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52645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设定应处理好四维关系石泉县城关中学 张志玉合理设定深浅适中、难易适宜、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对课堂的成败至关重要。只有按照学生最佳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实际预设目标,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的实现轻负高效、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效率。在预设教学目标过程中,我认为处理好四维关系十分重要。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两个概念,但二者一脉相承,密切关联。课程目标是涵盖一个学段或者一个学科所有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宏观目标。教学目标则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一个具体环节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节课要达成的一个微观具体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应是更具可操作、可观察性的有限目标。设定

2、教学目标要宏观把握好课程目标,兼顾教学目标提出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具体到每一节课,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在初中语文备课中曾遇到一个案例:文章枣核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学者萧乾访美将去拜访多年未见的、生活在美国的华裔老朋友。老朋友听说他要访美,请他带些中国的枣核去。这位学者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看到他家中陈设的都是一些国内的假山、池沼、树木,他的朋友说,他还要在院子里种一颗枣树这个离乡四十多年的老朋友,在繁华的美国都市心里一直牵挂的却是家乡的枣树。故事很简单,也很感人。这样的文本,面对七年级学生施教,如何设定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我们提出了三种意见:目标一:培养学生的爱国

3、主义情感。目标二:学生感受,朋友虽然改变了国籍,仍对国家仍有深深的依恋。目标三:学生感受,朋友虽然改变了国籍,即使处在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仍对祖国有深深的依恋之情。我们做一个分析,目标一其实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行为主体偏离。教育行为主体是教师,教学目标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不是教师要达到的目标。实施新课程从过去的大纲演变为课程标准就是方法的演变,应该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以学生学会为目标,大纲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课程目标的主体则是学生。二是表意不准。几十年旅居美国已经改变了国籍,显然再用爱国主义情感不合适。三是概念含糊。情感是长期积累的稳定量,非一节课教学所能培养形成的。因此,目标二比目标一在三个问

4、题都得到了有效的纠正。但目标三与目标二相比,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更加准确,这样的理解也更易于初中学生接受。于漪老师讲过一个案例,她听了一节初中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是十字军东征。听课讨论中教师提出意见集中是:丰富的历史内容,教学却这么简单,教、权问题这么深刻,学生学得却不到位。于漪老师认为,必须认识到教学目标是有限的。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理解能力有限、课堂学习时间也有限,如果这些问题都在初中全部解决了,高中、大学的世界史又学什么呢?由于教学目标的有限,所以每节课都应有重点。一节课语文课后,大家都在评议:应该加强朗读,朗读十分重要;应该加强写作方法分析,写作才能反映语文水平这些说法都忽视了一

5、个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有限性。每节语文课都应有每节课的重点,重点的确定依据的是课程标准、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要看学生他们更需要什么。文本价值取向与教学价值取向。文本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的价值取向紧密联系,教学价值取向来源于文本,但二者并不相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知识积累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人们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不同。在语文教学中,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常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今天再来看白毛女,有的学生会提问:“杨白劳明明欠了钱,他为什么不还?”“黄世仁太冤了”,“今天的杨白劳太多了”。作为教师如何处理这些话题?只有联系时代背景,从认识主流价值取向入手,才能解决

6、这些具体问题。同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形成奋发、健康、多元的价值取向。就是说在理解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必须与德育教育目的相结合,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到教学的价值取向上来。在教学愚公移山中,确定“愚公的精神是什么”为目标,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确定“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今天有什么意义”,则是文本的教学价值取向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我们应该依据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取向,正确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关系,以正面教育为主,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准确设定课堂的目标。三维目标与三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为教学三维目标

7、。一些学校、教师在设定三维目标中人为的分割开来,一块一块的写,一条一条的写,把三维目标搞成了三类目标。“三维目标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课堂教学中这三个维度应该是相互兼顾、同时生成的,而不是先完成一个维度的目标,再完成另一个维度的目标,因此,三个维度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的教师习惯于把三维目标分开来写,清楚明了。有的教师习惯于合并来写,统筹兼顾,这种情况十分正常。我们应考虑的是哪一种表达更便捷、更清楚、更利于教学。如一位物理教师在一节实验课教学设计中,确定了“能认真、正确的读准每一个数据”的目标,这就不仅是知识技能目

8、标,也包含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了。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是否顺利达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三维能否顺利达成,需要我们及时有效的进行评价。如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主要用文本来评价。过程与方法可以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观察并兼用文本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度很难用文本的量化指标来评价,主要需要教师的观察比较分析来进行评价。同时,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在三维目标完成后感受程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适切程度(包括目标适切、过程适切),课堂教学实践之后学生的认知程度。教师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目标,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