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52633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5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依据和目的12、组织机构及职能范围13、标准试验和材料试验检测规则14、工程材料方面14.1钢筋14.1.1技术指标14.1.2技术要求.14.1.3取样规则和方法.24.1.4主要指标试验方法.24.2天然砂、机制砂.34.2.1技术指标.34.2.2技术要求.34.2.3取样规则和试验方法.44.3 碎(卵)石.64.3.1 技术指标.64.3.2技术要求.64.3.3取样规则和试验方法.74.4 水泥.104.4.1 技术指标.104.4.2技术要求.104.4.3取样规则和试验方法.124.5石材154.5.1技术要求及检验规则.154.5.2主要技术的试验方法.154.6路基填料.

2、174.6.1技术指标.174.6.2技术要求.174.6.3取样规则和试验方法.194.6.4试验方法与步骤.194.7特殊材料取样频率和方法.255、标准试验.255.1标准击实试验之厶5.1.1取样规则与试验频率.255.1.2试验方法与步骤265.1.3标准击实试验成果的批准285.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285.2.1配合比试配需知285.2.2配合比试配试验325.2.3配合比设计提交与成果.355.3砂浆、孔道压浆配合比试验.355.3.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355.3.2预应力孔道压浆试验.365.3.3砂浆、净浆配合比批准.375.3.4混凝土标准试件强度试验.376、工艺试验.3

3、96.1填方试验路段.406.1.1 试验准备.406.1.2现场试验.406.1.3试验总结.406.2水下灌注桩.406.2.1泥浆指标试验.406.2.2钢导管灌注混凝土试验.416.3钢筋连接.426.3.1焊接接头.426.3.2机械接头.446.3.3预应力张拉设备检验457、路基施工现场检测.457.1压实度检测.457.1.1检测方法及频率.457.1.2压实度检测结果评定.467.2弯沉检测.467.2.1仪器和设备.467.2.2检测部位及频率.477.2.3弯沉结果评定.477.3路基地基承载力试验.477.3.1触探方法分类和依据.487.3.2技术标准及应用说明.48

4、7.3.3荷兰轻型动力触探测试.488、桥涵构造物施工现场控制.508.1基础承载力试验.508.1.1基桩轻型动力触探测试.508.1.2基桩完整性检测.518.1.3垂直静荷试验.528.2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528.2.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528.2.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548.2.3预制梁板荷载试验.558.3隧道检测558.3.1隧道锚杆拉拔试验及注意事项.558.3.2喷射混凝土厚度试验检测.569、不合格试验处理程序.5610、试验检测项目和频率.5811、试验记录、报告编号说明.5812、试验资料填写须知.5912.1.1试验原始记录及报告5912.1.2试验管理表格.6

5、013、检测计划及流程6013.1试验检测计划.6013.2试验资料报送及流程.6113.3试验月报资料报送.6114、交工验收检测.6514.1组织实施.6514.2检测内容、方法与抽检频率.6517、试验室内部管理、人员职责及操作规程.65附表1:试验项目抽检频率附表4:原始记录(注:此原始记录为装订成册,编号从00010050)(见目录)(手写版)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实施细则2015年06月1. 依据和目的依据本项目施工监理实施办法、和国家、交通部颁布的规程、规范及该项目招标文件中所制定的工程相关专用条款,结合此项目路线长、地质结构复杂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加强对项目工程的

6、试验管理,明确监理、施工单位试验检测任务。从而更好地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相关试验机构的试验检测人员、仪器设备、试验检测行为和工程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特制定本细则。2. 组织机构及职能范围该项目的试验管理为三级管理制,由代表处中心试验室、各监理驻地试验人员、及各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组成。代表处中心试验室负责对各监理驻地试验、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工作的检查、监督和业务指导,监理驻地试验人员负责对所管理的各承包人试验室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各承包人试验室负责完成本施工标段内试验检测工作任务。3. 标准试验和材料试验检测规则对标准试验(包括所用原材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测频率为100%对购进施工

7、现场的材料施工单位按要求的频率范围100%!检,第一次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监理中心试验室必检,施工正常后驻地监理按30%上抽检,如在材料发生变化时,驻地监理可随机加大频率抽检。代表处中心试验室按照10%上进行独立抽检。4. 工程材料方面4.1钢筋4.1.1技术指标:拉伸试验、冷弯试验4.1.2技术要求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钢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表1*-牌号简写钢筋类型及牌号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HRB335(“3”)*HRB400(“4”)H

8、RB500(“5”)HPB235HPB300直径(mr)625284062528406252840622622屈服强度Ri(MPa335400500235300抗拉强度Rn(MPa455540630370420断后伸长率A17161525251800冷弯芯直径3d4d4d5d6d7ddd标距5d10d4.1.3取样规则与方法钢筋进场后承包人试验室应核查供货方提供厂家的质量证明书,现场核对产品包装和标志,并按同牌号、同厂家、同一炉罐号、同规格、同批号和供应数量组成检验批次,60t(或以下)按一个批次,先对其表面质量、尺寸和重量偏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任选2捆(卷)钢筋,每捆(卷

9、)各抽取一根(段)钢筋,截去端头500mn后再截取样品4件,其中2件用于拉伸试验,2件用于弯曲试验,对超过一个批次(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如果有1件样品试验失败或不符合表1要求,另取双倍数样品再做试验,如果再有1件样品试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检验批不合格。取样应符合表2要求钢筋取样长度表2技术性能取样长度(mm取样数量(根)拉伸L10d+2002冷弯L5d+15024.1.4主要指标试验方法(1)室内拉伸试验钢筋拉伸试验按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要求进行,方法要点和步骤如下: 用钢筋标距仪对样品打点

10、标记,标点间距为5mm用刚直尺量测检查标点误差,在原始标距5d(钢筋直径)范围内误差不得大于土1% 开启万能试验机,升降上下钳口,确认正常后对读数进行调零; 夹持好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屈服前速度控制在660MPa/s,记录下屈服荷载,屈服后夹头分离速率不得超过0.008/s直至试样拉断,记录下最大荷载; 用分辨率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量测断后标距,精确至0.25mm 计算屈服强度Rl、抗拉强度新口伸长率A。强度值修约至5MPa伸长率修约至0.5%。(2) 弯曲试验钢筋弯曲试验按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要求进行,方法要点和步骤如下: 组装万能试验机工作平台上的支辊弯

11、曲装置,根据钢筋牌号和直径的大小选择弯芯冲头直径,调整支辊间距为(D+3c)土0.5d(D-冲头直径、d-钢筋直径);试样平放在支辊上,启动万能试验机油门,缓慢施加弯曲力,弯曲至试样两臂平行为止; 小心取下试样,仔细观察试样弯曲表面有无裂纹、裂缝或裂断现象; 记录下试验结果并作合格与否的判定。4.2天然砂4.2.1技术指标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机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4.2.2技术要求:混凝土用天然砂各项指标应符合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符合建筑用砂(

12、GB/T14684-2001)标准要求。细集料的技术指标细集料技术指标砂的分类砂级粗砂中砂细砂细度模数3.7-3.13.0-2.32.2-1.6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标准筛筛级配区标准筛筛级配区孔尺寸I区II区III区孔尺寸I区II区III区(mm)累计筛余(%)(mm)累计筛余(%)9.50000.638571704140164.751001001000.39580927085552.363552501500.151009010090100901.1865355010250注:1、表中除4.75mm和0.63mm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2、I区砂宜提高砂

13、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II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III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3、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细集料技术指标表4项目技术要求I类II类III类有害物质含量云母(按质量计,%)三1.0三2.0三2.0轻物质(按质量计,%三1.0三1.0三1.0有机物(比色法)合格P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Q质量计,%)三1.0三1.0三1.0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0.010.020.06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三2.0三3.0三5.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三0.5三1.0三2.0坚固性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三8三8三10表观密度(kg/m3)2500堆积密度(kg/m3)1350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注:1、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2、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