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52616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赤壁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赤壁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赤壁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赤壁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常识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能力目标】1.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炼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及其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作者的豁达精神。【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预设要点】1. 把握字词、疏通文意。2. “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

2、特点。【导语设计】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文本解读】 作家作品1. 关于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

3、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

4、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 写作背景。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

5、。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3.关于“赋”(幻灯片介绍)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

6、,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

7、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预习展示】1.学生通过自学,把握字词与文意;教师补充重难点。(幻灯片展示)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请学生自主提问。【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

8、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作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提交问题。第二学时【预设要点】 1“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2“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导语设计】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

9、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预习展示】 (1)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把握和理解。翻译下列句子:(幻灯片展示) (2)经过预习,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提问,问题如下:1在第一段诗人为何要大量进行环境描写?2第二段中的“喜”从何体现?“悲”从何体现? 3文中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有何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发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感叹?5文中通过写曹孟德之事,自己与客人的遭遇,从而体会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6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10、的? 7作者为什么前面说的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后面又说“而又何羡乎!”这样写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作者在第四段中是从哪两个角度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10第四段中为什么用“取之不禁”而不是“取之不尽”呢?11第四段最后一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含义? 12第四段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13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这段有什么寓意?14第五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15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6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17.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 作者的情感

11、是怎样发生变化的?19苏轼写这篇文章时是什么心情?【质疑探究】 (一)第一段:在第一段诗人为何要大量进行环境描写?明确:作用一是营造氛围,烘托气氛;二是为议论作铺垫;三是首尾呼应。(二)第二段:第二段中的“喜”从何体现?“悲”从何体现?明确: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己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12、”。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三)第三段重点讨论1.文中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有何作用?明确:客人由眼前的景物追述曹孟德在此建功立业又随史湮灭的往事,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并进一步证明了他那种虚无主义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客人此处用了对比手法,先写曹操百万大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这样一写,使客人的观点有了一些道理。2.

13、作者为什么要发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明确: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3.文中通过写曹孟德之事,自己与客人的遭遇,从而体会到了什么人生哲理?明确: 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4.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明确:第三段通过“客曰”,由

14、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本段写因悲生议。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 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 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总结: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

15、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四)第四段重点讨论1.作者为什么前面说的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后面又说“而又何羡乎!”这样写前后矛盾吗?为什么?明确:。不矛盾。“逝者”句用论语“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虚”二句用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所以用“盖将自其变者”两句轻轻一驳,便不再照应,却把重点放在后面两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再反问一句:“而又何羡乎!”不说“而又何哀”,反说“而又何羡”,针对上文“羡长江之无穷”而言,文笔总在不断变化。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