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252092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上;2.笔答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号处。必须在题号所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

2、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撑起心灵的绿荫。(2)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3)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

3、省。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提供借鉴。(4)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

4、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5)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

5、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宋子节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书院,传承到现在一直教书授业,中国书院已拥有丰厚的国学底蕴, 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B. 在当今社会,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也可以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做出贡献。C. 目前各地书院进行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成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D.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离不开传统书院,因为只有千年书院才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重要思想源泉。2.

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本文既写了传统书院,又写了现代书院,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B. 本文以时间为脉络,论述了中国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紧扣题目,以正面论证为主,逐层推进论述自己的观点。D. 文章以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传统书院的先贤之声仍然能解答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生活中,如果我们在接人待物上遇到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这正是书院给予我们的经千年锤炼的智慧。B. 中国书院一方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7、精神。C. 书院与其它文化生命体多进行交流互动,彼此相谐相生,可以让古老的书院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D. 如果我们用心呵护书院,守住书院根脉,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就可以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答案】1. D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D项,“只有千年书院才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最后一段指出“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8、此处并未特指“千年书院”。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与原文不符,原文重点论述了传统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未与“现代书院”作比较,而是强调如何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9、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更重要的是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错误,原文是说“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两者是并列关系。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

10、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落月

11、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摘编自半月谈 2019年1月3日)材料二: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

12、进程,才可能成功。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 2019年1月3日)材料三: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

13、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最初面临的质疑很多,近20年来没有其他国家提过探测月球,为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尤其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一个接一个地成功,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会是怎样。“开汽车有时都会遇到发动机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要出去就必须成功!”回忆往昔,欧阳自远仍然心情激动:“当卫星上轨道,我从来没那么激动过,抱着孙家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我们两个七老八十的人说不出话来,眼泪一直在往下流

14、。”(摘编自环球人物 2019年1月4日)材料四: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实现月表“越野”,令无数中国人激动不已,而 “嫦娥登月”背后的航天人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与过去不同,与国外不同,中国飞控中心坐着的几乎全是年轻人:一群80后、90后,筑就了这条长达38万公里的奔月路。航天队伍的年轻化,已然成为中国航天的独特优势。今天,中国航天15万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 “80后”,平均年龄为 3133岁。这样的年龄优势,让国外同行感到“恐怖”。美国宇航局研究员平均年龄是42岁,欧洲和日本科研人员年龄更大,俄罗斯还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更值得称赞的是,这群献身航天事业的年轻人的

15、意志品格丝毫不输老一辈。他们既有初生牛犊的闯劲,又有拓荒牛的冷静,还有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摘编自长安观察2019年1月5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月球背面能够屏蔽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而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落月后通过中继星“鹊桥”来中转月背和地而信号,实现了月背和地面间的稳定通信。B. 衡量登月探测器成功的关键是着陆,还要保证月球车不能翻车,前苏联进行过多次登月探测,但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车在探测中最终出现翻车。C. 对科学家欧阳自远来说,探月工程一直在诸多质疑中进行,尤其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发射成功,无法容忍出现失败。D. “嫦娥奔月”,背

16、后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航天人,这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巨大年龄优势, 其他航天强国研究人员大多年龄偏大,甚至青黄不接。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嫦娥四号登月之前,我国为登月成功已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发射绕月探测的卫星,甚至还包括携带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也登上了月球。B. 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表软着陆,其意义重大,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C. 在复杂的探月工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国人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苛责。而对于中国的探月工程科学家来说,国人的苛责也可以转化成必须成功的坚定信心。D. 技术上看,美国、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