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打印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5196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发展心理学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打印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真题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展、发展规律的科学 3.从广义角度理解,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 b.种系心理发展 c.种族心理发展 d.个体心理发展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 5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著作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6。根据文献记载,在(2500年)之前我国已经具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7.我国早期儿童心理学家,把欧美的儿童心理学介绍到中国,他们是(a.陈鹤琴 b.黄翼 c.肖考嵘 8、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处理学研究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趋势主要有(a.系统的观点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系统合法日益受到重视 b.揭示了“有本事的婴儿”的心理发展

2、能力 c.毕生发展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人的一生全程心理发展研究兴趣 d.儿童社会化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e.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9.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b.教育性原则 c.能动性原则 f.客观性原则 g.整体性与相互了解性原则10.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比较,以了解心理随年龄而产生的变化,这种设计方式叫d.横向比较研究 11.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合法叫做(.观察法 13.观察法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即(a.直接观察法b.间接观察法 12.采用观察法研究心理发展必须做好(a

3、.研究目的明确b.选择适合的研究对象e.制造周密计划f.做好记录)各项事宜14(.临床法)是由(皮亚杰)率先且卓有成效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谈话法和实验法的综合运用 1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登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18.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是()c.大致对应的关系 19.(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维度 21.(最近发展区)也被称为“人为的发展” 2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从遗传中所承袭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23.儿童身体发育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两个快速发展期,这两个快速发展期是(0岁 1、2岁和约11岁13岁(或13岁15岁)24.新生儿具有生存意义的基本的无条件

4、反射有(逆向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围抱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25.心理发生的标志是(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发射的出现37.新生儿婴儿记忆发生的标志是(条件反射的出现26.婴儿动作发展遵循如下规律(a从整体细分化发展 d.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的发展 e.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27.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是指其发展遵循(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28.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发展过程中发展的重点在于(a.五指分化 c.手眼协调 29.()是出现最早、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 c.感知觉 30.评定一个个体是否具有感知能力应解决两个问题:即(c.个体能否察觉当前存在的客体或刺激源d.

5、个体能否区别物理上的刺激源31.()均为习惯化范式 b.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32.优先刺激范式这种研究方法是以()为标准的b.注视的时间 33.()的听觉敏锐度已接近成人 a.小学儿童 34.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是指()c.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不再反应。如果再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加强 35.通过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所揭示的婴儿的感知能力对其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说明(b.婴儿早期就能辨别不同的刺激,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性反应,以利于适应环境36.吉布森(E J Gibson)等通过()发现6个月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 d.视觉悬崖装置实验38.()是感知觉发展最重要、最迅速的

6、时期,是感知觉训练的最佳时期 a.婴儿期 39.婴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的特点(b.具有直观性和行动性特点 c.缺乏对行动的计化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d.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和概括性e.思维活动的狭隘性 f.思维与语言开始了解40.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解释的基本理论派别有(a.后天学习理论 c.先天成熟理论e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41.(乔姆斯基)是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始人42.乔母斯基的言语获得理论主张(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自然成熟 43.全世界各国、各民族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3岁儿童掌握的词汇量约为(1000左右 45.()就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了 a.3岁儿童 46.托马斯、

7、切斯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其余为混合型。 d容易型 e.困难型 f.迟缓型47.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特殊情感联结阶段48.艾斯沃斯(M Ainsworth)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称为()三种类型 c.安全型依恋 d.回避型 e.反抗型依恋49.安全型依恋属于()d.积极依恋 50.回避和反抗型依恋属于()a.消极依恋 51.母亲的教养行为与婴儿的依恋是互动的,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良好的依恋,可以从(反应性、保护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 52.婴儿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从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变

8、为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这一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53.()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a.游戏 54.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中,在2岁左右喜欢(实物游戏55.幼儿期游戏的特点是以()为主 c.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 56.幼儿掌握的各类词汇中,以(名词)为最多,其次为(动词)57.儿童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叫做(.积极词汇58.对词汇有所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有时能说出词汇却不怎么理解,这被称为(.消极词汇 59.()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c.幼儿期 60幼儿期记忆的特点()a.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迅速发展起来c.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e.词的记忆发展迅速度超过

9、形象记忆61.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b.具体形象思维62.()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了解而展开的 d.具体形象思维63.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a.内化了的表象与表象之间的了解 (具体形象性) c.符号功能d.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f.不清晰性的易变性64.()获得概念是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 c.通过概念的典型事例 65.幼儿认知发展表现为如下几种趋向特点a.认知发展由片面到比较全面b.认知发展由绝对到相对c.认知发展由表及里 e.认知发展由近及远f.认知发展由浅入深 66.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如下趋势( )a.从依从成人

10、的评价发展到开始独立评价 b.从简单笼统评价发展为较为具体的评价 c.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部品质评价转化 d.从评价的主观情绪性向客观性转化 67.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a.前道德判断阶段 d.他律道德阶段e.自律道德阶段68.(.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69.第一反抗期的年龄一般在(3-4岁)时期70.童年期儿童记忆的主要特点是(有意识记忆占居主导地位d.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f.词的抽象记忆发展超过形象记忆71.儿童记忆策略中的“组织”一项主要指( c.归类 d.系列化 72.童年期儿童思维过程的特点为(b.不能摆脱具体形象的逻辑思

11、维 c.经过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e.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73.童年期儿童思维结构(认知结构)发展的特点主要有(a.掌握守恒 b.补偿关系认知d.思维的可逆性 7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叫(),其含义为:儿童掌握概念获得其本质特征,不会因为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这也是概念的稳定性 b.守恒 75.反映儿童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逻辑推理原则叫做(),也称关系群集 a.序列化76.童年期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有()、()、()、()a.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长 b.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提高e.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与深化 f.自我评价具有了稳定性

12、77.小学儿童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依次为(b.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c.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e.整合性集合关系期78.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指()c.与同龄伙伴交往 80.少年期又被称为“困难期”危险期”,其心理发展容易出现偏差与矛盾,这些心理发展中的矛盾现象主要表现为()b.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c.要求独立自主与尚需依赖父母之间的矛盾 e.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和交流的矛盾81.思维运算过程中,思维形式可以和思维内容分开,具有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时期的思维被皮亚杰称为( b.形式运算思想 82.反抗期(逆反期)指(子女与父母之间控制和要求

13、独立之间的纠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状态的延续阶段 83.第一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与父母控制之间的平衡将被打破,即将建立新体制之前的改革期c.儿童要求独立自主性84.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为()等 a.社会地位的自主要求得不到满足c.对加强给他们的思想观念的抵触 d.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 e.青春期烦躁85.反抗期(逆反期)儿童的主要反抗对象是() c.父母86.造成少年期儿童的反抗期的主要原因有()a.生理的加速成长和迅速成熟 c.心理方面的“心理断乳期” d.学校与社会对起要求的提高,责任感增强87.成熟的自我意识的

14、三个基本特征是()a.能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发展状况与身体特征 c.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内在心理活动e.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88.艾里克森的著名自我同一性理论认为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追求和确立89.小此沐语提出的青年期的同一性症候群的主要特点是(a.同一性意识过剩 c.处于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失却自我概念 d.与他人距离失调f.时间前景扩散,时间意识障碍g.勤奋感扩散h.否定的同一性选择90.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发现明显变化,心理出现明显改变的时期,称为()c.更年期 92.中年期的人格结构保持着()a.相对稳定性 93.按荣格的理论,中年期的自我

15、意识具有()的特点b.内倾性94.研究者对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不同观点,分别为() b.老年丧失期d.毕生发展观95.老年丧失期观点,主要指( )的丧失a.心身健康 d.经济基础f.社会角色g生活价值96.()在老年认知老化中起着促进作用 c.年龄 97.()在老年认知老化过程中发挥延缓老化的作用 c.教育 98.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稳定性,但有些老年人的人格特点会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等 a.不安全感 b.老年孤独感 d.适应性差 e.拘泥刻板性,趋于保守 g.回忆往事99.老年丧失期观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年龄是心理发展变化的依据,年龄与心理发展是因果关系 c.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的 e.把人作为生物机体看待,心理活动以成熟为依据100.心理发展是()的统一过程 c.连续性和阶段性1.皮亚杰以()为依据把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 d.认知结构102.弗洛伊德以()为依据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b.情欲说103.艾里克森以()为依据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d.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