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51624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萨蛮》辛弃疾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第十二单元第一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导学案制作人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 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 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 学习词的艺术手法。【预习导航】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题 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 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 壮”。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句。 作为宋词创作中

2、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 ;而他的词,也被评价为“龙 腾虎掷。”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 2000 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辗转任职时期 。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 。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 年。 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2、创作背景这首词为公元 1176 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 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经常巡回往复于

3、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 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3、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问题探究】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1 / 2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3、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是如何描写行人痛苦的?4、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何理解“无数山”的含义?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7、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两句的意思?8、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9、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的景象?【总结概括】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完成练习册作业。 3、预习下一课。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