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51257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年一月六日秘密长期 KC09030(DG09015)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总 经 理:陈宜言审 核:陈 鸿项目负责:刘保国技术负责:刘保国校 核:余海忠编 制:梁德超 刘保国 营业执照注册号:440301102800871工程勘测资质证书: 190119-kj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笋岗西路3007号市政设计大厦附楼电话:0755-83227733 http:/二一年一月六日目 录1、工程概况- 1 -1.1 工程的目的及要求- 1 -1.2 地球物理特征- 1 -1.

2、3 开、竣工日期- 2 -1.4 完成的工作量- 2 -2、作业技术依据- 3 -2.1技术依据- 3 -2.2坐标和高程基准- 3 -2.3 成图比例尺及成图规格- 3 -3、人员组织及设备安排- 3 -3.1 人员组织- 3 -3.2 设备安排- 4 -4、地下管线探查- 4 -4.1 仪器选择- 5 -4.2 明显管线点的调查- 6 -4.3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 6 -4.4 探测技术措施- 7 -4.5 探查中疑难问题的解决- 8 -5、地下管线测量- 9 -5.1仪器的校准和检定- 9 -5.2地下管线点测量- 9 -6、图件编绘和资料整理- 10 -7、质量保证措施- 10 -8、

3、物探质量评价- 11 -9、结论- 12 -10、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11、提交的成果资料- 13 - / / 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工程概况1.1 工程的目的及要求为了满足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受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委托,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具体要求为:查明滨海大道设计要求的范围线内的给水、排水(含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电力、电信、燃气等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走向、性质、材质、条数、规格和权属单位等;并采用数字化机助成图技术绘制1:500彩色综合地下管线图。1.2 地

4、球物理特征(1)金属管线:给水、燃气等金属管线,分布在主要道路及其它主要干道上,为水泥、沥青或土质所覆盖。金属管线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周围高阻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电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用电磁法探测金属地下管线的基础。(2)非金属管线:非金属管线多以坚硬均匀的物质构成,和周围松散、硬度不一的介质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介电性质和弹性等物性差异,具备了利用电磁波法(探地雷达)或弹性波法(如浅层地震)探测的前提条件。(3)对于用绝缘物(垫圈)隔开或锈蚀严重的金属管线,其在一定情况下表现出高阻现象,采用穿透性较好的高频电磁波法能取得较好探测效果。总之,测区内的地下管线和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具备用物探方法

5、施工的前提条件。1.3 开、竣工日期探测工作于2009年9月14日进场, 2009年11月20日完成外业工作。2009年11月21日-12月17日完成资料初步整理,2009年12月18日至20日进行了外业验收。2009年12月21日至31日进行资料整理、图件编绘、报告编写、成果审核等工作。2010年1月6日提交全部成果资料。1.4 完成的工作量经探查,测区内有电力、电信、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等五种地下管线。完成的工作量:探查管线点11540个,其中调查明显管线点为5535个,隐蔽管线点为6005个,管线总长度为259.613公里。详细工作量见表1:表1 管线探查工作量统计表管线种类明

6、显点(个)隐蔽点(个)管线长度(km)备注给水202141654.093雨水371876347.421污水74392.049燃气6541.44电力587186562.77电信948186891.84合 计55356005259.613二、作业技术依据2.1技术依据(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建设部CJJ61-2003) (以下简称规程);(2)城市测量规范 (建设部(CJJ8-99)(以下简称规范);(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建设部CJJ 7-2007);(4)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设计书;(5) 本工程项目合同书;(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建设部CJ

7、J 73-97);(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7929-1995)。2.2坐标和高程基准采用珠区平面坐标系统,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4;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2.3 成图比例尺及成图规格成图比例尺为1:500,成图规格为50cm50cm。三、人员组织及设备安排3.1 人员组织本测区设项目经理1名,专业技术负责3名,兼职安全员1名,物探组5个,测量组5个,内业组2个,质量检查组1个,共投入32人。3.2 设备安排投入管线仪器5套,全站仪5台,GPSRTK仪器1套,地质雷达1台,电子手簿4台,计算机14台,打印机2台,大型绘图仪1台

8、,汽车2部。四、地下管线探查本测区地下管线探查工作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首先调查排水,其次电力、通讯管线,再次对给水、燃气等管线探查。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探测效率,削减干扰,提高探测精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对明显管线点开盖、下井量测,记录下各种管线属性数据;对隐蔽管线点采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对特殊地段辅以开挖、钎探及雷达探测等其它技术手段。本次地下管线探测的标注项目和取舍标准按表2执行。表2 标注项目和取舍标准管类代号取舍标准主要管线点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给水J外径100mm弯头、三通、拐点阀门、消防栓管径管顶、地面排水P内径300mm窨井管径或规格管顶、井底、地面电力L高

9、压窨井、分支、拐点规格缆顶或沟底、地面电信D全测窨井、分支、拐点规格管块顶、地面燃气M全测窨井、分支、拐点管径管顶、地面4.1 仪器选择根据规程要求,管线探测仪的选择原则:一是功能全,一台仪器能提供综合探测技术,适合多种管线的探测;二是仪器工作频率多、能适合不同的管线及不同的地电条件下的探测;三是仪器性能稳定、分辨率高,即一致性好、精度高,能满足同时投入多台套仪器开展大面积地下管线普查作业;四是轻便、快速。本着以上原则,本次地下管线探查工作主要选用英国雷迪公司生产的RD4000管线探测仪。RD4000型管线探测仪就是利用内置的两只水平排列的线圈来测定电磁场的垂直分量,利用一只垂直排列的线圈测定

10、电磁场的水平分量,进行放大、运算等一系列处理而得到地下管线的位置和埋深等结果,通过操作仪器面板上的切换开关达到分别探测的目的。RD系列仪器除可以利用自身产生的主动源信号探测地下管线外,还可以利用地下管线中传导的P波(电力电缆自身携带的50Hz信号及邻近电缆、电力游散电场等在金属管线中感应的电流所产生的二次场)、R波(各种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场及周围分布的电缆产生的电磁场等在金属管线中感应的电流所产生的二次场)等被动源法在盲区内进行地下管线扫描探测,由此可见该仪器一台就可以实现多种方法探测。该仪器施加主动源信号的方式有直接法、夹钳法、感应法,有多种频率(512Hz、8kHz、33kHz、65kHz

11、等)可供选择。采用直接法时目标管线上方的电磁场信号强度高、传播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夹钳法是将仪器产生的电磁波电流通过外接夹钳(钳型电磁偶合装置)转换为电磁场束,较为集中的感应到被夹套的目标管线上,形成较强的感应电流,该方法主要用来探测线缆类管线,信号较强、传播距离远、抗干扰效果较好,同时也适用口径较小的给水、燃气管线等;感应法是利用发射机自身携带的发射线圈将产生的谐变电流转换为较为集中的电磁场,使目标管线处于电磁场场强最大处,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信号从而达到探测地下管线的目的,该方法各种情况都可以对金属管线施加信号,但是较容易感应到邻近管线,探测时保持接收机和发射机的距离大于最小收发距(主要是

12、避开一次场干扰);因此采用感应法探测时通过改变发射机的摆放方式消除或减弱邻近管线上的信号,突出目标管线的异常。总之,本区投入的仪器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效率和精度高、一致性好、轻便、易操作,既可用于电力、电信电缆探查,也可用于金属给水管道及煤气管道的探查,另外对于带钢筋网的非金属管道,对管线的平面定位也有一定的效果。满足了在本区开展地下管线探查工作的需要。4.2 明显管线点的调查明显管线点的调查是通过开井、下井量取进行的,打开井盖用经检验过的钢尺量取管径、管顶(底)深度及其它需要调查的管线属性等数据,记录在管线点调查表中,当管线中心和井盖中心距离大于0.2m时管线中心和井盖中心同时定点。对于

13、一井多盖则在管线进出井的位置设立管线点,一般在管线点附近作标注。为防止丢失,部分管线点还在其附近建(构)筑物上做栓点标记。4.3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在正式开展地下管线探查前,对投入本区工作的仪器在测区内进行了一致性校验、方法试验,验证了RD4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在本地区开展地下管线探查的有效性。探查过程中随时在已知点对平面位置、中心埋深进行验证,并将深度换算到管(块)顶埋深,记录在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外顶(或内底)埋深”栏中,并根据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内容填写完整其它需要调查的属性数据。每天作业前后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4.4 探测技术措施在本测区施工过程中,探测金属管道(管道内载体为易燃物

14、除外)时优先采用直接法,其次是感应法;探测线缆类管线时优先采用夹钳法、其次为感应法;依据实际探测目标,灵活采用发射频率和改变发射机施加信号的方式、使目标管线上有足够高的信噪比,提高探查精度。同一条管线直线段相邻管线点间距大于75m时,在管线中间加点,以便控制管线走向;管线弯曲时,在圆弧起讫点和中点上设置管线点,圆弧较大时,增加管线点密度,正确表达管线的弯曲特征;遇到弯头时,首先在管线延伸线上找出信号消失位置,然后在管线两侧追踪信号并确定其准确位置,用两个方向的相交点初步定为弯头点,经验证后准确定点。(1)水平定位探测时沿管线走向方向连续追踪,采用极大值法确定平面位置,正反向测定较差小于3cm时取其中心作为管线点的平面位置。两次测定较差大于3cm时重复观测,直到小于3cm为止,用夹钳法探测集束(如管块)线、缆时的改正量跟探测时所夹取的线、缆位置有关,一般要求夹取管块两边最上方的管线进行探测,取两边位置的中心作为管块的中心位置。同时辅以极小值法、开挖、钎探等机械法及雷达探测技术验证定位的准确性。(2)深度探测在确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后,在远离管线特征点三倍埋深处测定管线中心埋深,采用70法正、反向测定,取测定的平均值经修正后得到管线的中心埋深,两次测定较差大于3cm则重复观测,直到小于3cm为止,然后换算到管(块)顶深度并记录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