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50790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江苏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初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总体要求、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制定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推进方案。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趋势,根据国家坚强智能电网总体发展部署,结合我省产业特点、能源结构及“十二五”发展,以龙头企业和品牌为核心提升智能电网产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依托智能电网重大项目或示范工程建设带动装备产业发展,满足“十二五”电网消纳

2、能力、调峰能力、及新能源(含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需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2021年,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实现削减峰谷差1000万千瓦,满足风电600万千瓦、光伏200万千瓦、核电400万千瓦、区外来电2250万千瓦接纳的需要,促进全省能源总量的合理控制。二、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十二五”期间按照区外、省内电源并举,积极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原则,以“坚强”为基础,以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满足区外来电、新能源消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通过打造一个平台(调度中心)、四个环节(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实现江苏电网的智能化

3、。(一)一个平台推广应用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形成监控与预警、安全校核、调度计划及管理功能,实现电源、电网、用户等数据信息的集中、集成和实时交互,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灵活协调、优质高效运行。建立全省125MW以上发电机组的网厂协调信息管理系统、并入220kV不同类型风电机组和风场的计算分析模型。优化EMS主站和发电机组AGC的协调控制,提高火电机组AGC的调节速率、调节范围和控制精度。全面推广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运行控制技术,实现风电、光伏发电与电网协调运行。在现有调度支持系统平台(OPEN3000)上完成调度计划(OPS)、安全校核应用(SCS)功能的开发与实用化,开展省调智

4、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建设,形成实时监控与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调度管理四类应用功能,在完成试运行后,逐步推广应用范围。建立与需求侧管理相适应的电力通信系统,省市主干通信传输网升级为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形成能支撑大容量数据传输、可按业务进行管理、具备运行预警功能的高速坚强智能通信信息网络。在配电自动化及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施区域同步建设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光纤接入网,电力光纤到户24000公里。完善和建设一体化数据中心及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SG-ERP)。(二)四个环节发电环节。进一步推进电厂现场总线辅机控制系统,实现电厂各个分散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

5、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优化控制,提高电厂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及电厂运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电网侧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及风电优先的日计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风功率预测系统覆盖所有风电场。“十二五”期间,新增风力发电340万千瓦,光伏发电160万千瓦。输变电环节。进一步完善特高压和500kV网架,满足“北电南送、西电东送”最大输电及1亿千瓦负荷的供电需求。建成500kV北电南送“第五输电通道”,“北电南送”总能力超过1400万千瓦,苏南“西电东送”总能力达1000万千瓦。全省形成220kV供电片区约26片,220kV电网片区间设置备用联络线。“十二五”期间新建1000kV特高压线路939.5公里,5

6、00kV线路1220公里,220kV线路6171公里,智能变电站500kV12座,220kV85座,110kV239座,实现新建变电站智能化率100%。同时,推进枢纽及中心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全面建成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实现对所有220kV及以上重要架空及电缆线路的状态监测;建设完成覆盖全省的雷电、风区、污区、电磁环境等分布图,建设完成雷电、台风、飑线风、雾霾等电网自然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实现220kV及以上线路的智能故障诊断的辅助决策;建设完成输电线路通道的三维GIS系统,实现输电线路的台帐信息、实时运行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的三维全景显示;建成输电线路智能综合评估分析系统,实现线路输送能力、防

7、雷击性能、防污闪性能、防风偏性能等动态智能评估。配电环节。充分考虑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设备和网架结构水平、供电可靠性要求,新出10kV线路9275条,21353km;新出20kV线路611条,946km。分阶段、分区域规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建立功能实用、指标合格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配电网信息采集和控制功能。全省城市配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率达到60、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覆盖率达到46。用电环节。智能用电体系基本建成,双向互动服务在大部分城市得到应用。居民用户信息采集得到大规模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全省50kV A以上用户全部纳入用

8、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试点基础上,大规模推广应用智能电表等终端设备。推广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十二五”期间,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站136座,1430个交流是充电桩。三、提升智能电网技术水平充分把握聚焦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薄弱环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智能电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发电领域。切实提高新能源及分布式能源开发技术水平。开展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实时监测控制、功率预测和误差评估、调度运行控制和安全防御策略、系统设计集成和运行管理等关键技

9、术,突破机组低电压穿越、谐波抑制、电压频率控制、变浆控制等技术,建立相关标准规范体系,有效破解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的技术瓶颈,提高电网对风电、光伏发电消纳能力。开展大型火力发电厂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智能化仪表与执行机构、电气监控、设备管理等研究,实现电厂全数字化、智能化的一体化监控与管理,提高现代化电厂的管理运行水平。输变电领域。重点加强特高压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800kV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特高压同塔多回线路,1000kV大开断容量开关设备制造,大容量变压器、高阻抗变压器,特高压/高压交直流套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特高压直流工

10、程系统测试、大电网与电力控制保护、输变电设备及智能电网仿真、基于全景信息的新型广(站)域保护新技术等关键研发,建立研发平台。配电领域。开展基于内置传感器的设备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研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进高压大功率电子交换器(静态开关)、智能控制器、变频变压器等电力电子技术及微网自治运行技术的开发。开展城市分布式能源/储能接入与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完成低风速风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研究。就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接入的复杂智能配电网分析模型以及可视化展现技术;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协同控制、保护及微网并网接入技术;多样化电源互补配电网的能量优化调度技术;即插即用的微源并网控制和微源切换技术等关

11、键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工作,使江苏配电网具有接入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能力,并掌握微网的相关控制及应用技术。实现对各种电源的功率优化匹配;初步实现微网经济运行与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实现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下的大规模配电网经济调度。利用配电网的供蓄能力,实现与大电网的协同运行,在大电网事故情况下能有效利用配电网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备用能力,并形成有效的紧急控制策略。用电领域。加强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具备外置跳闸、预付费控制功能,为营销自动化抄表、预付费业务、有序用电、用电异常分析等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探索新能源分布式应用技术和模式,提高微网建设水平。加快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

12、及充放电站技术开发,完善电站监控系统,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保障。间歇式电源并网与储能领域。加强研发并掌握大规模间歇式电源的集中接入、送出关键技术,多能源互补发电系统规划、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加强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MW级超级电容器储能、MW级纳硫电池、液流电池、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磁悬浮飞轮储能等储能技术攻关。推进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储能技术研发平台(载体)的建设。通信领域。积极打造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开展基于下一代网络(NGN)的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技术、电力设施智能监测技术等研发。开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架构、通信组网、物联

13、网应用服务解决方案等基础技术,服务于智能电网全景协同监控的融合网络技术,基于电力光载宽带无线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网络技术和电力光纤到户及智能小区技术等电力物联网技术研究。以及开展电力无线应用系统模型、软件无线电平台技术、电力光载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电力宽带光载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实现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系统的融合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多体制宽带无线接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研究(实验)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持续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实验)中心等创新平台或在高校建立研发机构或通过投

14、资控股、参股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支持更多的企业承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争取新增XXX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同时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若干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为支撑的产业创新联盟,重点推进XXX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需求对接、专业对接、定期对接等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加强科技平台间沟通协作,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融合和集成,提高智能电网产品一体化水平,有效提升我省智能电网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创建XXX家

15、左右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专利新产品计划和智能电网产业标准化专项计划,争取智能电网产业领域更多检测中心、测试平台、标准委员会落户江苏。围绕常州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建设,组建江苏省智能电网检测服务中心,提供智能电网输变电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试验验证及失效分析检测、材料开发设计等技术服务,开展标准化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开发研究国际先进检测项目,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标准。四、加强智能电网示范城市建设建设苏州、南京、扬州等智能电网示范城市,开展一批智能县(区)、社区智能电网应用,实施一批示范应用项目或工程,探索智能电网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引领智能电网技术及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苏州

16、。主要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智能变电站建设方面进行试点。南京。采用充电设施运行管理一体化平台,对充电设施、配电设施及安防设施集中统一运行管理,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开展削峰填谷试点。扬州。选择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智能小区试点,实现电力光纤到户、用电信息采集、三网融合、智能家居服务等八项功能。同时,对部分楼宇,结合上述功能的建设,开展能效管理试点。积极开展清洁能源接入、智能变电站、智能小区/楼宇、配电自动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力光纤到户等试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建设130个智能小区,总用户达12万。推广应用智能插座、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用户智能用能服务等关键技术和设备。适度推进新建居民小区和新报装用户的光纤入户建设,适度完成从公用台变到楼宇、单元、居民户的光纤复合缆敷设。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现代化程度高、易于安装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设备、便于管理的居民小区开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