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50722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88分)1. (2分) 下列传统节日中,广州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 春节 B . 清明 C . 端午D . 中秋2. (2分) 平流层之所以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其理由是( )A .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而以平流运动为主B . 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C . 该层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D . 该层大气中的密度比较大3. (2分) 下图中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 . abcdB . dabcC . cdabD . bcda4. (2分)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 温室效应B . 热力环流C . 海陆热力差异D . 风的形成5. (6分) (2018高二下南昌期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 . 盛行西风受到地形抬升B . 受沿岸寒流影响C . 西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 . 东南信风带来丰沛水汽(2) 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 风力堆积B . 风力侵蚀C . 流水

3、侵蚀D . 流水堆积(3)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 . 机械化水平高B . 粗放经营,商品率低C . 生产规模大D .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6.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中)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 E处气温比H处高B . F处气压比G处低C . 气流自南向北运动D .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2)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 . 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 .

4、环节表示植物蒸腾作用D . 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3) 如果该图为中低纬洋流分布图,S线代表纬线,则( )A .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 . 洋流为西风漂流C .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 . 洋流表示北赤道暖流7. (4分) (2020高二上宁夏期末) 下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bcde。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若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受高压脊控制B . 甲地为阴雨天气C . 乙地受高压脊控制D . 乙地为晴朗天气(2) 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陆地,乙为海洋,PQ为海岸线,下列诗句与图示季节最吻合的是( ) A . 忽如

5、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8. (2分)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 . 地球自转偏向力B . 陆地形状的影响C . 盛行风D . 太阳辐射9. (6分) (2017高三下山东月考) 济南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以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强降雨时“城中看海”的问题,以“修大管子”为主的城镇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理念正在发生彻底转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题。(1)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 .

6、 地下水位上升B .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 . 蒸发量增加D .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 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A . 缓解城市缺水问题B . 使地下水量减少C . 延长径流领取时间D .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3) 济南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 . 退耕恢复湿地B . 铺设防渗路面C . 完善排水系统D . 增加绿地面积10. (2分) (2016高三下沈阳模拟) 下图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甲乙两地之间的地质构造是( ) A . 向斜B . 地垒C . 断层D . 断崖11. (4分) (2016高三上嘉兴月考) 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

7、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7月3日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同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完成下列问题。(1) “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A . 风力B . 流水C . 冰川D . 生物(2) “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地表不易积水地势低平降水丰富人烟稀少A . B . C . D . 12. (4分) (2018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读2010-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速、外出农民工增速以及本地农民工增速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2010年农民工总量和外出农民工总量相等B . 2014年外出农民工数量最少C . 2010-2014年外出农民工数量呈下降趋势D . 2010-2014年本地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2)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政策原因B . 文化习俗原因C . 交通原因D . 经济原因13. (4分)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 该图表示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土壤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A . B . C .

9、 D . (2)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秸秆还田加强交通建设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畜牧业A . B . C . D . 14. (6分) (2018高二下南昌期中)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 . 50mmB . 150mmC . 200mmD . 250mm(2)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引湖水灌溉海水淡化改进灌溉技术建水库调节径流A . B . C . D . (3)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

10、在于( ) A .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 .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 .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 .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15. (2分) 读右图,回答题下列关于图中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河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B . 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东部山地的冰雪融水C . 地下水盐度高,但可作牲畜饮水D .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当地降水下渗16. (2分) 太阳活动主要是指A . 太阳的东升西落B . 日食现象C . 太阳消耗质量释放能量D . 黑子和耀斑17. (2分) 下图表示“某海陆等温线图”,其中位于同一纬度,且位于海洋,位于陆地。图中的海陆位置可能分别位于( )A . 大西

11、洋、欧洲B . 亚洲、太平洋C . 地中海、亚洲D . 太平洋、北美洲18. (4分) (2019高二上大港期中) 下表为长春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读表中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大致相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2) 下列关于该日前后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海口、北京、长春能达到一年中昼长最长海口、北京、长春能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海口、北京、长春日出方向都为东北,日落方向都为西南海口、北京、长春三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19. (4分) 北京(1160

12、E)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时。据此回答问题。(1) 春分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北京时间为( )A . 6时B . 6时16分C . 5时44分D . 6时8分(2) 下列节日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 “五一”劳动节B . “七一”建党节C . “八一”建军节D . “十一”国庆节20. (4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A . B . C . D . (2) 海湾封冻会导致( ) A . 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 . 区域内降雪量增加C . 冰面风力显著减弱D . 冰下海水盐度升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