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50481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文广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广局公共文化效劳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目标,以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戏剧小品类比赛和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工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积极落实文化惠民实事,推动开展文化产业,全面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一、完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保障人民根本文化权益 (一)切实抓好文化惠民实事工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工建设;完善提升300个农村文化大院效劳功能,培训基层文化辅导员及文艺骨

2、干3400人,为农村和城市社区免费送戏500场次;提高“四馆一站免费开放水平,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扩大“图书馆流动效劳车运行范围,将有条件的农家书屋纳入全市图书馆集群网络效劳体系;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推进播送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 (二)认真做好“十艺节筹办工作。打磨提升“全省十艺节重点备选剧目大型吕剧乳娘、数来宝登陆上海滩、小品排练、小吕剧一个钱包、砖头记等作品,全力冲刺“群星奖;组织好美术作品创作,积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评选;总结提炼“市农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与效劳、“523歌咏会等工作,参加“群星奖工程类评选;全力以赴承办好“十艺节戏剧小品类复赛和决赛,适时成立赛事组委

3、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宣传工作发动会,编印宣传手册,举行倒计时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十艺节气氛,力争赛事承办与参赛双丰收。 (三)积极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效劳建设提升年活动。争取正在创立的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工程“市农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与效劳通过国家验收,积极申报省级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和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效劳建设;制定出台市基层文化辅导员管理方法、市农村文化大院效劳标准、市关于开展特色文化品牌创立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大院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中宣部、中组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假设干意见要求,推动落实乡镇文化站机构编制和保障经费,提

4、升基层文化效劳管理水平;做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和首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努力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效劳优秀创新奖。 (四)广泛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组织好“幸福、“乡村欢歌、“百姓课堂、“新农村乐百姓大家唱、“唱响文登、“消夏文化夜市、“523歌咏会、“瀚海情、“皇冠之夏等品牌文化活动的根底上,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推动建立“文化下乡和“文化进社区常态化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举办全国群众文化摄影大展和外乡艺术家作品系列展,吸引更多艺术家来威举办高水平艺术展览;探讨引进演出公司来威经营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带动演出市场,让广阔市民能经常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 二、加大引导扶持

5、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开展 (一)深入调研,搭建平台。根据新的国家统计分类标准,丰富完善文化产业信息数据库;开展文化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调查分析文化产业开展现状,了解企业开展需求,探索研究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参照省厅推动的政策支撑、公共效劳、投资融资、交易合作、人才培养“五大平台建设,探索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开展平台建设。 (二)加强调度,强化考核。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会同市考核办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考核细那么,明确文化产业工程认定范围,确定文化企业考核标准;每季度对各市区重点园区、基地、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实时掌握开展动态,进一步激发各市区加快文化产业开展的积极性。 (三)培育骨干,壮大龙头。

6、做大做强现有的文化产业工程,积极推进文登国际影音创意基地、荣成欢乐家园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创作你是我的眼、刘公岛之约等影视动漫作品;重点推动开展影视摄制效劳业、工艺美术业和演艺娱乐休闲业,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和出版印刷业;做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省级重点企业(工程)和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工程)评选推荐工作,争取我市更多的文化企业进入省级以上扶持名录。 三、提高效劳管理水平,优化文化开展环境 (一)推动文化市场标准有序开展。继续推进网吧连锁经营,力争2023年底网吧连锁率到达省厅规定标准;完善年审备案制度和信息沟通机制,指导各市区标准行政审批行为,严格准入标准和审批程序,做好各

7、类文化经营单位的初审备案工作;配合开展“十艺节文化市场保障年行动,为“十艺节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二)确保播送影视健康平安播出。加大播送电视广告监管力度,净化美化荧屏声频;继续强化播送电视平安播出管理,完善市县两级播送电视播出、传输机构应急预案;鼓励创作生产播送影视精品,做好“省播送影视大奖各个奖项的选荐工作。 (三)加大新闻出版行业监管力度。建立全市出版物印刷企业电子政务系统效劳平台,完善出版物审读工作机制,强化对市级报刊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内容监管;积极扶持民营书店开展,举办市图书展销活动;做好著作权合同登记备案和作品登记等版权效劳工作,牵头召开党政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推动

8、建立党政机关使用正版软件长效管理机制。 四、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做好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英式建筑等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加大文物保护资金争取力度;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强重点文物巡查保护,对存在平安隐患的田野文物加大技防投入,对内涵丰富的文物树立说明牌,方便市民游客参观;征集文物建筑测绘资料,完善文物建筑记录档案,加强对英式建筑维修的标准管理;做好基建工程的文物勘探和保护,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以市文物保护管理方法宣传贯彻为重点,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组织编写国宝;完成市博物馆新馆装修并对外开放;公布第四批市

9、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第二批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成立市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配合推动建立周韶华艺术馆。 (二)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开展第二批市级和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评选工作;举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启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继续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展演活动;推动“荣成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第二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五、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树立文化良好形象 (一)标准制度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持续开展好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会风。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和标准、高效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牵头组织专业文化干部开展课题研究,补充完善全市文化系统专家人才库;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搭建文化志愿者效劳平台,壮大基层文化队伍力量。 (三)抓好信息宣传,展示工作亮点。加大信息宣传力度,深入挖掘信息题材,及时反映文化工作动态;不断丰富局机关网站内容,把网站办成了解文化工作的窗口;加强与媒体合作宣传,积极展示文化强市建设的新举措、新成就。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