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502382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B量取液体C液体的取用D检查装置气密性2 .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中的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C类反应放出热量,类反应吸收热量D、两类反应均会发光3 . 下列关于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共同原因是因为三种物质当中都含有氧气B在不加入二氧化锰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氯酸钾都不能产生氧气C使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氧气更加节约能源,也几乎没有污染D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

2、氧气的方法发生了分解反应4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5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6 . 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D酸和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7 . 下列反应中,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3、A分解过氧化氢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加热高锰酸钾D加热水8 .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读出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移走蒸发皿9 .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雾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实验需要在集气瓶底放一层水10 . 对于催化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其质量增加B反应前后其质量减少C一定加快反应速率D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11 . 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

4、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跑步后的急促呼吸属于缓慢氧化D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易被察觉,不发光、会放热12 .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很多,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BCD实验 内容连接仪器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排水法收集氧气水的 作用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再连接,水起润滑作用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 装置是否漏气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 O2何时收集满AABBCCDD13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单质,后者属混合物的是A氮气、蒸馏水B氧化铁、自来水C氢气、过氧化氢溶液D二氧化碳、空气14 .

5、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医疗急救B熟石灰改良土壤C有机玻璃指示盘D指示剂测定酸碱度15 . 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 )A河水B空气CCO2DO216 .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17 . 瑞典化学家采里乌斯发现,铂金粉能加快“美酒变酸醋”的反应,且铂金粉自身的质量不变,又可重复使用,据此推断铂金粉在此反应中是( )A催化剂B反应物C生成物D供氧剂18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6、B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不属于分解反应19 .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20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5207反应后的质量/g1058待测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 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3:2021

7、 . 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给液体加热C向试管内加固体D用滴管滴加液体2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23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24 .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选项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8、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AABBCCDD二、实验题25 .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瓶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答点即可)。(2)B实验中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3)C实验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26 .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C由导管、_和_(填仪器的名称)

9、组成。(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 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制得的CO2中混有HCl和H2O,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质,你认为这种方法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或_。27 .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_,_(2)实验室用_(填装置编号)装置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反应原理为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气

10、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如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_。(4)C装置装满水后可以收集并储存氧气,需要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_(填“a”或“b”)端进入28 . (1)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_(填化学式)。钢是铁的合金,属于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两个实验。(白磷的着火

11、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若挤压左侧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若挤压右侧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29 . 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步骤.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步骤.向A瓶中加满80 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步骤.打开K1、K2,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

12、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1)对比步骤和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答一条即可)。三、简答题30 . 淘气包小亮学习了空气成分一节后,回到家就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本题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_(3)烧杯中导管内

13、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5)小明想拿暴露在空气中的硬脆饼干喂小白鼠,发现已变得酥软,非常纳闷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6)小明在观察小白鼠的同时,对自己家中的霓虹灯产生了兴趣,你了解关于霓虹灯的知识吗?空气中某种气体通电后放电才会让霓虹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空气中有_四、科学探究题31 . 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总结实验一取10mL 8%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_实验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