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50042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深圳分公司的税务处理 vc/pe的税务处理1 是缴纳25%的税,还是2023%的税,这里面大有学问。看似同一性质的基金到头来却有不同的缴纳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最近几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从而带动了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以下简称为vc/pe)产业的迅猛开展。在税收上,政府一直在制定针对不同组织形式的vc/pe适用的税收政策,最近出台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23159号),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体系下明确了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原那么,规定合伙企业应当以每一

2、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此规定防止了公司制vc/pe可能出现的重复征税问题。目前在中国进行投资的vc/pe主要采取四种组织形式:离岸基金、中国公司制vc/pe、中国非法人制(中外合作)vc/pe、中国有限合伙制vc/pe。下文将按上述四种组织形式,对vc/pe面临的中国税务问题进行探讨。 离岸基金的税务问题 根据202223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如果境外设立的离岸基金的实际管理控制地位于中国境内,那么该离岸基金属于中国居民企业,需就其全球所得缴纳2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如果离岸基金被认定为在中国境内设立了机构、场所(如委派人员到境内管理投资业务,到达税法所规定的机构、场所认定条件

3、),那么该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都需要缴纳2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离岸基金一般会通过境外中间持股公司间接投资于境内企业,那么在退出时可以转让中间持股公司的股权。由于该转让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外,导致中国资本利得税负担的可能性较小,但近期中国某些省市的税务机关开始关注上述境外股权转让行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境外母公司转让境外中间持股公司获得的资本利得也属于来源于中国的所得,需要缴纳中国预提所得税。假设离岸基金直接转让中国境内企业的股权,那么其资本利得需按照2023%的法定税率(或按照其所在国家或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税收协定或安排的规定)缴

4、纳中国预提所得税。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转让股权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发1997第22023号),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如果离岸基金将所持被投资企业的股份转让给集团内成员企业,可按股权本钱价转让,由于不产生股权转让收益或损失,不产生企业所得税负。但是新税法实施后,国税函发1997第22023号是否继续有效仍不确定,正在酝酿出台的企业重组与清算的所得税处理方法对涉及股权转让的企业重组区分了特殊重组和普通重组,规定境内特殊重组可以享受一定的所得税优惠,但跨境股权转让很可能需要以公允价值为根底计算股权转让收益,缴纳中国所得税。 需要指出的是,当被投资公司向离岸基金分配股

5、息时,离岸基金需要承担中国预提所得税税负。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境内公司向海外分配股息红利,应当按照2023%(或根据所在国家或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税收协定或安排所规定的预提税税率)缴纳中国预提所得税。 公司制vc/pe的税务问题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制创投企业,其中国税务居民企业的地位是毫无争议的,需就其全球所得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但是其从投资于中国境内企业取得的股息收入一般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同时,境内成立的公司制创投企业还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七条的规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可按该创投企业对中小高新

6、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当年缺乏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认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条件是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比较离岸基金和境内公司制创投企业而言,如果离岸基金直接从境外对中国企业进行投资,虽然无法享受投资额70%抵免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而且取得股息收入需要承担2023%(或者其所在国家或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税收协定或安排所规定的税率,例如香港是5%)的预提所得税,但在恰当的架构安排下,境外间接转让股权有可能不产生中国预提所得税影响。而境内公司制创投企业虽然股息收入可以免税,并且能够按投资额的

7、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但是所取得的股权转让收益在上述抵扣完之后的差额仍然需要缴纳25%所得税。 从“离岸基金与境内创投公司的税负比照表可以看出,除非预计未来股息收入远高于股权转让所得,否那么境内公司制创投企业的整体税负将高于离岸基金。 但是,由于上述投资抵免的税收优惠的存在,如果境内公司制创投企业的投资额足够大,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且境内公司制创投企业可以在境内利用免税的股息收入进行再投资,防止离岸基金从中国境内取得股息的预提税税负。因此,vc/pe需要根据未来的开展战略和盈利预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其组织形式和投资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

8、具备法人地位的创投企业有时会面临双重征税问题。创投企业需就其自身经营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从其所投资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除外),之后分配其外国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股息仍需交纳所得税。与此进一步相关的问题是,中国公司制创投企业的不同投资者就其从创投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面临不同的税收待遇。境外法人投资者须就其从境内创投企业收取的股息分配缴纳2023%中国预提所得税(境内法人投资者从创投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可豁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自然人投资者那么可能需就其从创投企业取得的股息缴纳20%个人所得税。可见目前税法的规定并不利于境外法人投资者和自然人投资者直接投资于中国公司制创投企业。非法人制vc/pe的税务问

9、题 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境内创投企业可以采用非法人制形式。从理论上看,非法人制企业包括非法人形式的中外合作企业以及有限合伙企业,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中国外资有限合伙立法滞后,中外方经常采用非法人形式的中外合作企业在境内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根据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2261号)规定,非法人的外资创投企业,可由投资各方分别申报缴纳企业 所得税,也可以由该创投企业统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分别纳税模式,国税发202261号规定如下: 非法人创投企业投资各方采取分别申报缴纳

10、企业所得税的,对外方投资者应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公司,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果外国投资者将经营权授予其他创投企业,那么其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管理、咨询等业务,对此类创投企业的外方,可按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即按照2023%或税收协定或安排规定的税率缴纳预提所得税。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外国投资方是否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是按25%所得税税率还是2023%预提税税率纳税,取决于其是否将其日常投资经营权授予一家创业投资管理企业或另一家创投企业进行管理运作。 由于国税发202261号在旧税法体系下出台,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此并未作出规定,因而还存在某种程

11、度上的不确定性。但根据笔者与国家税务总局的讨论,上述政策很有可能会延续下去。因此境外机构在中国设立中外合作创投企业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架构和经营模式的安排,尽可能在降低税负的同时,防止相应的税务风险。 在纳税申报和税收优惠上,统一纳税的中外合作创投企业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按照居民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与境内公司制创投企业的所得税处理相似,但是,投资总额70%抵免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能否适用,仍然尚未明确,需要与当地税务机关确认。而分别纳税的非法人制(中外合作)创投企业那么通常难以适用上述投资抵免的优惠政策。 有限合伙制vc/pe的税务问题 根据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所产

12、生的收益,应当由其自然人投资方和法人投资方按照各自所分得的收益,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最近出台的财税 202223159号通知那么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体系下明确了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原那么,规定合伙企业应当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此规定防止了公司制vc/pe可能出现的重复征税问题。 其实,在财税202223159号通知出台以前,局部省市的税务机关对有限合伙制vc/pe的税务问题已经按照合伙企业“先分后税的原那么出台了一些地方性规定。比方,XX省和XX省均规定,以有限合伙形式设

13、立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当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这些地方性规定与财税202223159号通知的规定根本上一致。 由此可见,已出台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地方性规定对合伙企业“透明纳税实体待遇确实认以及对合伙企业所得“先分后税的处理原那么已接近大多数成熟市场国家的合伙企业税务处理规定。尽管如此,仍有许多问题在财税202223159号通知中未作具体的规定,例如:有限合伙制的创投企业或其有限合伙人能否及如何享受投资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抵免税收优惠政策。 合伙人来源于合伙企业的所得的性质。尽管合伙企业实行“先分后税的原那么,确认了合伙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管道作用,然而,

14、合伙人从合伙企业分回的所得是否能视同直接从被投资企业获取的权益性收益而不会改变其所得性质尚未得到确认。如:从被投资企业分回到合伙企业的是股息,当该股息从合伙企业再分配给各合伙人时是否仍为股息收入;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股权转让所得为资本利得还是经营所得,以及普通合伙人(自然人)分得的提成费(carriedinterest)是股息还是个人的劳务报酬或工资所得。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 对于有限合伙制vc/pe取得的股息或资本利得,各合伙人应如何计算缴纳所得税。按照一般的理解,假设法人合伙人是中国居民企业,那么应根据其应享有的收益(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合伙人的所得和合伙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按

15、照适用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股息收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然而,由于合伙企业自身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因此,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股息收益经由合伙企业分配给境内法人合伙人是否可免税需要进一步明确。值得注意的是,京金融办2022235号文明确合伙制股权基金取得的股息等投资性收益,属于已纳企业所得税的税后收益,似乎可以理解为该收益在分配给法人合伙人时根据规定享受上述免税待遇。 合伙企业的亏损如何弥补。虽然财税202223159号通知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实际上这条规定将合伙企业的盈亏与其法人和其他组织合伙人的其他利润区分开来,合伙企业的亏损不能抵减其合伙人从其他来源取得的利润。然而,该文对合伙企业的亏损如何弥补及弥补年限等都未作具体规定。 关于合伙企业个人投资者的所得税,按照财税202291号、财税20222365号以及财税 202223159号文规定,自然人合伙人可就其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所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税目(适用税率为5%-35%)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某些省市税务机关(如上海、天津等)对自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