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49788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课复习要点+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 空 题1国内行业原则JTGB01公路工程技术原则规定: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 二级公路 、 三级公路 、 四级公路 五个级别。2现代交通运送方式有 铁路运送 、 道路运送 、 水路运送 、航空及管道等。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多种汽车折合成 小客车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5000辆 。 二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指多种车辆折合成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500015000辆 6.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四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根据实际状况合适

2、调节。8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分向 、 分车道 行驶并 所有控制 出入的干线公路。9公路平面线形是由_直线_、_圆曲线_和_缓和曲线_三要素构成10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_平曲线半径_,_设计车辆_和_轴距_等因素有关。11平面线形中,转向相似的两相邻曲线称为_同向_曲线,而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称为_反向_曲线。12在两相邻同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不不小于_6V_13在两相邻反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不不小于_2V_14技术原则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_极限最小半径_,_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_和_一般最小半径_三种15当圆曲线半径_不不小于等于250m_时要进行加宽。四级公

3、路和山岭、重丘区当设计速度不不小于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_1_类加宽值;其他各级公路采用第_3_类加宽值;对于不常常通行集装箱和运送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_2_类加宽值。16平面线形组合共有基本型、_S形_、_卵形_、_凸形_、_复合形_和C型等形式。17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性,还增长了_燃油_消耗和_轮胎_磨损。18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_1.2m_,物高_0.1m_。19技术原则规定,缓和曲线采用_回旋线_,其方程体现式为_。20行车视距分为_停车视距_、_会车视距_、_超车视距_、三种。21设计规范按计算行车速度的_6

4、s_行程规定了平曲线最小长度。22停车视距应涉及_反映时间_、_制动性能_和_安全距离_三部分距离。23根据测定,在转角不不小于_7_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既曲线长将被当作比实际的_短_,公路产生急转弯。24技术原则规定:当公路平曲线半径不不小于_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_时,应设缓和曲线。但_四_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25平曲线上的视距检查有两种措施,一是_视距曲线法_;另一是_横净距计算法_。26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重要的线:一条是_设计线_;另一条是_地面线_。27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_直线_和_竖曲线_构成的。28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_高差_和_里程

5、_之比的百分数来量度的,即i=h/l()。2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要受到_滚动_阻力、_空气_阻力、_坡度_阻力_惯性_ 阻力等四种行车阻力的作用。30惯性阻力涉及汽车整体质量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所产生的_惯性力_惯性阻力和由汽车各转动部件减、加速度所产生的_惯性力矩_惯性阻力。31汽车行驶的坡度阻力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要克服的_自重_在路面纵坡方向上的分力,计算公式为_。32动力因数标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状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的能力。33最小坡长一般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_9-15s_的行程来作规定。34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重要根据_停车视距_来拟定35凹形竖曲线

6、的最小长度和半径重要根据_夜间行车安全和跨线桥行车视距_来拟定36当路面为海平面处(f=002),解放牌汽车用档,以30kmh不减速行驶(D=0083)时,可爬升的最大纵坡为 。37在拟定竖曲线半径大小时,规范规定当条件受限制时,方可采用 一般 最小值,特殊困难不得巳时,才容许采用 极限 最小值。38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小半径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曲线的 拐点 。39原则规定:各级公路当纵坡的设计坡长达到限制坡长时,应在不不小于规定长度处设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度不不小于 3% ,且坡长不得 不不小于 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40.各级公路均应采用不不不小于

7、0.5% 的合成纵坡。41公路用地范畴内,不得修建 非路用建筑 ,开挖 渠道 ,埋设管道、电缆、电杆等。42若平均运距 不不小于 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43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 挖方 体积重心到 填方 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44中间带由 中央分隔带 及两条左侧 路缘带 构成。45选线一般要通过的三个环节是 拟定走向 、 拟定具体路线 、 定线设计 。46. 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下线位)47越岭线展线方式重要有 自然呈现 、 回头展线 、 螺旋展线 。48.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选择 垭口 ,拟定 越岭标高 和 垭口两侧展线 。49公路定线有 纸上 定线、 实地 定线

8、和 自动化 定线。二、选 择 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构成是( A )。 A专供汽车行驶; B专供小客车行驶; C混合交通行驶2技术原则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日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型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B )。 A。1500030000辆; B5000 15000辆如下; C。5000-10000辆5、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 B ).A 回旋线 B 抛物线 C 圆曲线 D 螺旋线6、新

9、建公路及以路肩边沿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立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B 。A 绕路肩内边沿旋转 B 绕路面内边沿旋转C 绕路基内边沿旋转 D 绕路面中线旋转7、越岭线中,过岭标高越低( A )A 路线越短 B 路线越长C 平均坡度越小 D 填方通过垭口8、纸上定线是指在大比例尺(一般为 C )地形图上拟定公路中线。A 1:1000 B 1:5000C 1:5001: D 1:50001:100009.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B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10.某断链桩(K2+100)旧=(K2+150)新,则路线( A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

10、C.长链25米D.短链25米 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006,超高横坡度采用004,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B )。A1417m; B280m; C380m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 B ) 与旋转轴间的相对纵坡度。 A外侧路肩边沿; B外侧路面边沿(行车道外边沿); C路面中心 1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iy=7%,f= 015,b2h =08,则( A )。 A.倾覆先于滑移; B滑移先于倾覆; C滑移与倾覆同步发生14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应为( B )。A.u=0; B.u0; C.u0; C.u016.公路弯道

11、加宽一般在( B )进行。A。外侧; B内侧; C两侧1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 B )视距的规定。A超车; B停车; C二倍的停车 18.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19.一定级别的公路,其Rmin决定于( B )。Amax和V; Bimax和V; Cmax和imax2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A3; B2; C5; D非定值2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限度的指标是( DA离心力; B横向力; 巳垂向力; D横向力系数2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与圆曲线与回旋线的长

12、度之比宜为( A )A1:1:1 B1:2:1 C1:2:3; D3:2:123.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转角,缓和曲线,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B )。A.10mB.100mC.250mD.300m24.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D )。A二次抛物线; B高次抛物线; C双纽线; D回旋曲线25.技术原则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 D )。A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保证冰雪路面的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26.超高缓和段的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不不小于( D )。A1100; B1150; C1200; D133027.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60m,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