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49530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建设中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职业教育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与有效转移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保障,同时也是我国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则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从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论述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与稳定作用,力求探索出一条发展职业教育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之路。【关键词】职业教育;城镇化;农村劳动力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

2、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7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4.9%,比1982年21.1%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23.8个百分点。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却存在着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能力不足并且呈现出“两栖化”的特点等问题,这不但造成了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现状,也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与稳定推进,并且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改善的重要“瓶颈”因素。因此,能否改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是决定我国城镇

3、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而发挥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就成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现状的重要途径。一、职业教育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城镇化则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迁移以及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

4、专业技能人才,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前提和保障之一就是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就成为提高他们劳动素质、赋予他们专业技能、使其满足职业与岗位需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巨大推动力量,由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会导致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再加上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共同作用,就必然会引起人口由农村向第二、第三产业比较集中的城镇流动和聚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为农村人口的迁移创造了前提,迁移使这部分农村劳动力转

5、换了生产部门,从而引发他们职业的改变,从事的职业发生变化要求这部分转移劳动力在进入新的生产部门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才能更好地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并最终实现他们稳定而有效的转移。由于职业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职业教育相比普通中、高等教育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有着更加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满足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会为城镇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对职业教育

6、的规模与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变化和发展。因此,它们二者之间是一种积极的良性互动关系。二、职业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前提城镇化过程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由乡村向城镇的转移,而作为城镇化主要特征之一的人口转移又会受到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影响。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农村劳动力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策取决于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而不是城乡实际的收入差异。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也就越高,因此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样有其他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倾向

7、与其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越长,程度越高,对职业身份意识和职业选择的非农化倾向就越强烈,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加明显,进入城镇以后的“回流率”也更低。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是一种因为农村经济收益远低于城镇经济收益而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的主动迁移行为,这与欧洲一些国家早期城镇化过程中依靠农民破产而进入城镇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我国惠农政策陆续出台以及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将逐步提高,这时农村对剩余劳动力所起的推动力必将逐渐减弱,而教育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也将越发突出。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

8、质量不高,很多农民对教育问题仍然不够重视,这都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很多进城农民除了一身力气之外根本不具备在城镇长期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劳动素质与专业技能,因此他们的迁移行为是一种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的“两栖式”迁移,一旦遇到经济衰退,就会有大量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发生,这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与稳定推进必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由于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多样性与可变性等特点,使得其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覆盖面广,能够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获得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增强技能的机会。并且,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

9、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原来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等外部“瓶颈”也将被逐渐打破,这就为农村人口的顺利迁移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有效增加广大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进而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提升他们的择业、就业与创业能力,就是破除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部“瓶颈”,实现他们快速有效转移的必要前提,同时更是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善就业状况、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除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赋予他们一定的劳动技能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功能,那就是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

10、间,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那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职业教育就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存储器,通过吸收和培养农村适龄劳动力的方式,部分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经济的复苏提前储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虽然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农民工大量“回流”的问题,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我国政府对农民工进行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另外,职业教育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有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表述,我们

11、可以得知,由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弹性差异和投资报酬差异,使得一国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即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并且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一种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之后再由第二产业转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特点。而与第一产业不同的是,第二、三产业大多都属于现代经济部门,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普遍较高。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79年、9.44年和10.8年,其中第三产业的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19年。从以上

12、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受教育年限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因此,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是满足二、三产业对劳动力能力素质的要求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缓解教育供需矛盾、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不管是农村滞留人口还是已进入城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他们大都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而使得其收入水平得以提高,而收入的增长必定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特别是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来说,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以及更稳定的城镇生活,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会逐渐加强,随着他们个人教育支

13、付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将逐步提高,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而言,普通中、高等教育的总供给历来就十分短缺,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问题就使得我国这种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因此,我国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向农民工子女征收赞助费等价格手段来抑制他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从而缓解城镇之中的教育供需矛盾。但不管是从维护教育公平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这种做法都不可取。有学者曾经指出:在我国,大部分个人和团体对教育的需求都是出于投资目的,是他们对教育的预期收益与其他投资利益作比较后而产生的投资需求行为。而职业教育

14、作为一种专业性突出、目的性明确的教育形式,比普通教育更能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种明确的教育预期,又因为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总年限通常比普通中、高等教育要短,因而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教育成本也相应降低。当人们对收益无法明确衡量之时,可以预见的成本就会成为一个决定性的考虑因素,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就更是如此。因此,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的合理分流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特别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教育的需求,进而缓解紧张的教育供需矛盾;又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职业教育是维护城镇社会稳定的得力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

15、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增加,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冲突就来自于转移农民与市民之间由于社会资源分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悬殊所形成的矛盾。而在当代社会,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日益成为影响其收入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张泓骏、施晓霞在对1999 年农业部在河北、陕西、安徽、湖南、四川和浙江6个省农村地区进行的住户调查数据做出分析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农民工多一年小学毕业后的教育,其收入会增加约8.13%,可见初中及以上程度的教育对农村转移人口的个人收入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而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强其教育的支付能力,降低家庭经济收入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就很好地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国

16、情条件下,大力发展作为普通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力补充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对扩大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维护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一)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城镇化的过程通常包括数量的提高与质量的提升这两方面的内容。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是衡量城镇化建设好坏的两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如果说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量的提高方面,那么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则更突出的反映在其质的提升上面。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对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经验结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将逐渐上升;当经济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第三产业中劳动力的比重相对于第二产业也将趋于上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渐次升级。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密集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