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49298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助理农艺师自我鉴定 我1994年毕业于张市农机学校机电专业,同年毕业分配到XX县区农业局工作。先后在XX县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能源工作办公室,良种服务中心工作。1999年10月聘为助理农艺师。几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20032005年参加了XX县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项目。20042006年参加了XX县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20052006年完成全县优质玉米良种补贴项目10万亩,多次受到了市、县局的表彰,并在2006年河北农业上发表了怎样识别化肥专业性文章。现将几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

2、培训教育事业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XX县区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在 科技兴农 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培训中心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12003年冬春农民素质大培训4万人次,以集中办班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办班80多期,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科技下乡320人次,科技赶集120多场,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百余次,编印技术资料2万多份

3、。发放明白纸4万多张,使农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在两年多的培训过程中,我中心通过实施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方案,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发放录音、光盘资料千余盘,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和产业化服务提供了保障.由于工作踏实,成绩突出,组织上给予我很高荣誉,受到领导好评,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99年以来我重点抓了春谷包衣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

4、及工作。99年全县推广春谷包衣技术面积5万亩,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采取了集中包衣,统一供种,现场指导,分户播种指导措施,通过播前包衣一次用药,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将白发病控制在1以下.实现全县谷子平均亩产达250公斤以上,较常规谷子亩增产50公斤.同年还在全县东万口、茨营子、龙门所、样田、赤城镇、龙关、刁鄂、镇宁堡8个乡镇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及增产技术4万亩。平均亩产达610公斤,实现总产玉米1640万公斤.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上,主要是在201x年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1000亩,选用优质良种 9409 3138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坑田种植栽培技术,玉米平均

5、亩产达76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0公斤。增产幅度达12。8。二是水稻施用锌肥技术示范200亩。重点是在水稻抛秧后34天,每亩稻田施入硫酸锌2公斤,该项目技术要领简单,效果明显,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以上,比对照亩增产3540公斤.三是杂交谷子新品种示范200亩。品种为 张杂一号 。该品种从长势看较当地普通品种粗壮,根系发达,抗病虫,抗倒伏,抗旱能力强。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品种亩增产达50公斤. 2、认真做好全县种植结构调查工作。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县是一个农业县,生产条件较为

6、落后,为了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大力度调整种植业经济结构,是顺应市场经济、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进入2002年,我县开始对全县种植业结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调整。我在主抓农民培训同时,肩负着全县种植调整的规划和落实工作,在全县各级领导对种植结构调整的高度重视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了省、市农业结构调整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按照 适当压缩粮播面积,稳定油料面积,扩大蔬菜种植. 这一主导思想,认真规划设计了2002年度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方案,全县安排农作物总播面积72.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97万亩,经济作物20。25万亩。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8:22调整为73:27。在粮食作物中重点发

7、展了玉米、马铃薯、优质谷子、豆类等作物。在经济作物中着重发展了蔬菜,并把其列为种植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来抓,特别是在蔬菜产业的品种结构上加大了力度,全县安排蔬菜基地面积11。5万亩,其中名优特菜达2.2万亩,细菜达2.2万亩;在其它经济作物中发展了油料,蓖麻和药材种植。一年来,在各级涉农部门的配合下,切实保障了全县实现结构调整计划的顺利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全县实现了产量5915万公斤。较去年产4320万公斤增加1595万公斤,油料产量269万公斤。较去年166万公斤增加103万公斤。蔬菜总产2。18亿公斤,较去年1。48亿公斤增加7000万公斤。为了能让各级领导对全县

8、结构调整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我通过深入农村,得到大量一手资料,深刻撰写了我县种植业经济结构怎样调整长篇报告。县领导并对农业局的种植结构调整中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 3、积极参加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2004年2005年,在XX县区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按照 高效绿色农业 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我积极参加了园区各项工作建设,建立主培室200平方米,大棚100个,并配有滴灌设备100套,主要栽培西红柿、彩椒等名优特菜以及珍稀食用菌,建沼气池60个,养羊500只,以日光温室为基础,利用园区养殖场的粪肥,通过沼气池发酵,利用沼气升温,沼液施肥,应用最新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使园区生产纳入绿色、高效轨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不仅能建设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园区,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化投资方向,强化科技意识,逐步走上科技兴农之路。 4、主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户为依托,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上联生态养殖业下带绿色种植业,使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