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48587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 一 历 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败众多对手,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2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耜耕(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耕耙耱技术3古代民间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农业产值高 B、封建社会以农为本C、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D、封建社会商业兴盛4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B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C

2、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 D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5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6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中,最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B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C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D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7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产生于A关中地区B中原地区C江南地区D东北地区8设想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业,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业中,你最有可能投资于( )A采矿业 B冶金业 C机器

3、制造业 D棉纺织业9反对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持此观点的应是( )A洋务人士 B顽固势力C维新人士 D革命党人10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张謇C李大钊 D鲁迅11右边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A政治观念的影响B审美情趣的变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12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时代特有的风貌。20世纪30年代

4、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手持报纸的报童在大街上叫卖D人们用移动电话问候1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14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 新航路开辟15“三角贸易”是16-19世纪西方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A棉纺织品B香料和布匹C黑人奴隶D黄金和白银

5、16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地争夺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方向相同 B争夺工业原料的需要C资本积累的需要 D扩大市场的需要17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发出了“羊吃人”的控诉,作者的这一控诉是针对( )A.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掠夺C. 圈地运动 D. 奴隶贸易18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 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理形势相同 B.文化传统相同C.关系世代友好 D.殖民活动的结果1917世纪(严格说是

6、15801670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期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金融贸易和造船业称雄20英国工业革命首先是从什么部门开始的(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动力 D交通运输业21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建筑材料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22.19世纪上半期,随着火车的出现,贵族男女同下层百姓同挤一

7、列车。这种情景,使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23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24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来说,这已是最好的差事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 B新

8、政开展,以工代赈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25受基督教道德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贫穷是穷人自己的过错,失业是由于人们不愿意工作”,因此“失业的人自觉羞愧”。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为此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劳资关系 B.以工代赈C.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直接救济26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C.使美国社会趋于稳定D.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提高27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为此,罗斯福推行

9、( )A.计划经济 B.统制经济 C.国家干预经济 D.混合所有制28为了复兴工业,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著名的“蓝鹰行动”,凡遵守法律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这一运动A. 增强了民众对银行和金融业的信心B. 有效地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C. 用公有制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29导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有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的商路使欧洲出现了“商业危机”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A BC D30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

10、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3%9%,平均为5%。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夺,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美洲的白银首先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流向欧洲其他地区。由于白银供给数量的增加,西欧货币充足,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投机活跃。价格革命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地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却大发横财,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

11、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刘英涛对中国融入世界几次机遇的思考1)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8分)2)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12分)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 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材料二 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

12、,即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进行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订防范夷商规条,规定“防夷五事”,即永行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必须冬住者只准在澳门居住;外商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请汉人役使;严禁外商雇人传递消息;于外国商船停泊处拨营员弹压稽查。“防夷五事”将对外贸易严加管理使闭关政策形成为制度。嘉庆十四年(1809年),清政府又颁布民夷交易章程;道光十一年(1831年),先后制订了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这些章程,除重申“防夷五事”的规定外,又规定外国兵船只许外洋停

13、泊,禁外国商人携带妇人以及在省城乘坐肩舆,等等。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及条件。(8分)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试着评价清政府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政策。(12分)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 一 历 史1-30DABBC CCDBB ADDDC CCDDA CBDCB BCBDA311)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8分)2) 1.导致“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特权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扩张的进程,导致市场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引起了“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的涌入,有利于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崛起;3.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4.冲击了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打击了神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