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复习》.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475178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无机化学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无机化学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无机化学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无机化学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复习》.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话错误的是( B ) A角量数l决定原子轨道图的形状;B角量数l决定原子轨道图在空间的伸展方向;C磁量数m决定原子轨道图在空间的伸展方向;D2l+1等于原子轨道的形状的数目。2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BC ) A反应速率常数的数值即为反应速率的数值;B由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知反应的级数;C基元反应级数可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前的计量系数来确定;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3H2(g) + N2 (g)= 2NH3(g) 达到平衡。在相同温度下若令体积缩小1/2,则标准压力商为原标准平衡常数K的 ( A ) A1/4; B2倍; C16倍; D不

2、变。6同一原子中,可能存在下列量子数的两个电子为:( C ) A1,1,0,+1/2和1,0,0,-1/2; B 2,0,1,+1/2和2,0,0,-1/2; C3,2,0,-1/2和3,2,1,-1/2; D 1,0,0,-1/2和1,0,0,-1/2。7下列化合物偶极矩不为零的是哪一个?( B ) ACS2 ; BH2 S ; C Cl2 ; D CO2 。8在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C ) A金属键 ; B共价键 ; C 大键 ; D 离子键 。9反应2A(g)+ B(g)= 2C(g)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的浓度增加,平衡常数增大 ; B增加压力,平衡右移

3、 ; C 升高温度,平衡右移; D 加入催化剂,平衡右移 。10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而变化;B rGm =0;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D 如果寻找到该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11在一定温度的标准状态下,已知下列反应及标准摩尔反应焓: (1)A=2B;rHm,1 (2)2A=C;rHm,2求,未知反应C=4B;rHm,3=( 盖斯定理 )A2rHm,1 + rHm,2 B. rHm,1 - 2rHm,2CrHm,1 +rHm,2 D. 2rHm,1 - rHm,212在等温等压,非体积功为零时,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4、 )AG0 C. G =0 D. H 013. 下列分子中具有三角锥结构的是:. CO直线型. . 平面三角形. 2O角型14. 若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D )A,1,-,+1/2; B , -1/2; C,2,+1/2; D 1,0,-1/2。15. 下列函数中不是状态函数的是:C. 焓;. 内能;. 热;. 熵。16. 已知反应NO(g) +CO(g) 1 / 22(g) + CO(g)的rHm(298K) 373.2 KJ. mol-1,要有利于取得有毒气体和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C). 低温低压;. 高温高压;. 低温高压;. 高温低压。17. 下列

5、条件改变时,能影响平衡常数的是:(C). 总压力;. 浓度;. 温度;. 分压。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液固. 标态下mol液态水的熵小于固体水的熵;. 反应的熵变对反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大;. 熵是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的量度;. O= O是熵增过程。(减)19. 从(g)(g)+(g)反应的rHm(298K) KJ. mol-1 Sm(298K) 21.49J.K-1 mol-1可以推断此反应:( ). 处于标准状态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永远为非自发反应;. 在高温为自发反应,而低温为非自发反应;. 处于标准状态时,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进行。20. 元反应2N

6、O(g)+ O2(g)=2NO2(g)在一定温度下进行,P(O2)不变,P(NO)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则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 B )(A)2倍 (B)4倍 (C)9倍 (D)不变21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 B )(A)增加了分子总数 (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比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升高了反应活化能。22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rH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与动力学无关(B) rGm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反应方向(C)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慢23反应N2(g)+ 3H2(g)= 2NH3(g), N2浓度

7、开始为5 moldm3, H2为5 moldm3,10秒后, N2的浓度变为4 moldm3,则该的反应速率为:( A )(A)0.1 moldm3S1 (B)18 moldm3min1 (C)0.2moldm3S1 (D)16moldm3min124反应4NO(g)+ 5O2(g)=2N2O5(g),则对NO而言,反应的级数是( D )(A)4 (B)2 (C)1 (D)不确定25某温度时,反应NO(g)+ CO(g)=1/2N2(g)+ CO2(g)的Kc=410-2,则反应1/2NO(g)+ 1/2CO(g)=1/4N2(g)+ 1/2CO2(g)的Kc为( )(A)5 (B)1/5 (

8、C)25 (D)1/25 28.系统从环境吸热600KJ,对环境作功450KJ,则内能的改变量为:( ) A1050KJ; B. 150KJ; C. -150KJ; D. -1050KJ。31现有六组描述原子轨道的量子数:( )(1)n=3,l=1,m=1; (2)n=3,l=0,m=0;(3)n=2,l=2,m= -1; (4)n=2,l=1,m=0;(5)n=2,l=0,m= -1; (6)n=2,l=3,m=2;其中正确的是:A,(1)、(3)、(5); B. (1)、(2)、(4)C(2)、(4)、(6) D. (1)、(2)、(3)33. 在下列电池反应中Ni(s)+Cu2+(aq)

9、+Ni2+(1.0 moldm-3)+Cu(s)当该原的电动势零时,Cu2+浓度为多少?A5.0510-27 moldm-3B5.7110-21 moldm-3C7.1010-14 moldm-3D7.510-11 moldm-334. 某一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力为15KJmol-1,其逆反应的活化能是( D )A15KJmol-1B15 KJmol-1C15 KJmol-1D无法确定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C自发反应一定是吉斯最小自由能减小的反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8已知下列反应在298K时的平衡常数:( )2SO2+O2=2SO

10、3K10则反应SO3=SO2+O2在298K时的平衡常数,K2q为( )A K1qB(K2q)1/2C(K1q)-1/2D(K1q)239下列化合物中,电偶极矩不零的是( )ACH4BBF3CH2ODCO240下列函数不全是状态函数的是( )A熵,焓,热力学能B吉斯函数,温度,体积C质量,物质的量,密度D热,功,摩尔分数41关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加入高效的催化剂,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正逆反应的速度常数相等C此时的DrG=0D此时的DrGq=042下列各热化学方程的热效应DrHmq,符合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变DfHmq定义的是( )。A2S(s)+3O2(g)=2S

11、O3(g) DrHqm,ABH2(g)+I2(g)=HI(g) DrHqm,BCC(金刚石)+O2(g)=CO2(g)DrHqm,CDC(石墨)+O2=CO2(g)DrHqm,D43对于化学平衡方程式:2CO+O2 = 2CO2,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向容器中每加入1 mol O2只能加入2 mol CO。B无论向容器中加入多少CO和O2,则只有1 mol O2和2 mol CO参与反应。C反应时CO与O2的物质量比为21。D当容器中有1 mol O2和2 mol CO时,则会有2 mol的CO2生成。45如果反应(3)=反应(1)+反应(2),则反应(3)的平衡常数K3q与反应(2)

12、的平衡常数K2q和反应(1)的平衡常数K1q的关系为:( )AK3q= K2q+ K1qBK3q= K2q K1qCK3q= K2qK1qDK3q= K2q/ K1q( )2. N2(g) + 3H2(g)= 2NH3(g) 中N2、H2、NH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1, 3, 2 B.-1, -3, 2 C.1, 3, -2 D. -1, -3, -2( )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哪几个原则: A能量最低、洪特规则、钻穿效应 B能量守恒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C能级交错、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4. 某化学反应A(g) + 2B(s) = 2C(g)的rHm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 )5. 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焓变等于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ACO(g) + C(s) = CO2(g) rHm,1BCO(g) + 1/2O2(g) = CO2(g) rHm,2CO2(g) + C(s) = CO2(g) rHm,3D2O2(g) + 2C(s) = 2CO2(g) rHm,4( )6. 根据量子力学,一个原子轨道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