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46565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9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9基础巩固1(易错题)(2019北京海淀检测)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离开活细胞的酶可以有催化能力C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D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解析: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适宜条件下,酶可在细胞外或体外催化反应,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这与其空间结构有关,C正确;酶本身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答案:D2(2019上海静安区质检)下图是酶催化特性的“酶底复合反应”模型,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相关物质。

2、则下列各选项对此图意的解释正确的是()AX是酶,过程表示缩合反应BY可表示酶,过程体现酶的多样性C复合物Z是酶发挥高效性的关键D、可以表示葡萄糖水解过程解析:据题图分析,X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说明X是酶;Y在酶的作用下生成F和G,说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Y不是反应物,过程体现了酶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图中的复合物Z是酶与反应物的结合体,是酶发挥高效性的关键,C正确;葡萄糖是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D错误。答案:C3(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

3、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A错误;本题的温度是自变量,不是无关变量,B错误;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C正确;加热能使过氧化氢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反应的活跃状态,不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答案:C4(2019吉林大学附中模拟)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B若在B点增

4、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解析:由于该图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改变温度会使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A错误;B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反应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可能受酶浓度的限制,因此当在B点及以后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变化,B、C错误;从曲线图可知,A点后B点前,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说明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正确。答案:D5(2019泉州质检)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固定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

5、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用碘液冲浸该琼脂块,可见其上面呈现蓝色的斑块个数是()A1B2C3 D4解析:和斑块处的唾液淀粉酶失活,处无唾液淀粉酶,因此、处均不能使淀粉水解,加碘后均变蓝色。答案:C6(2019徐州模拟)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不能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解析: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其变构位点与活性位点均取决于酶的空间结构;酶

6、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不能说明酶没有专一性;从图中可知,酶1的活性与产物B的浓度有关,当产物B浓度高时,酶1无活性,因此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能防止细胞内产生过多的产物A。答案:B能力创新7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

7、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答案:C8(易错题)右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解析:酶的催化作用在低于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曲线酶的活性在其中最强,但不一定温度高于其他曲线;pH影响酶的活性和温度类似,不一定存在选项中的关系;a反应物的量降低迅速,因此该酶的

8、量为三者中最高,其次为b,再次为c。答案:C9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解析: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E2是酶促反应;酶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故曲线C是酶促反应。答案:D10(2019云阳联考)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代替酸分解淀粉,如下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先将各

9、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B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解析:由于酸能催化淀粉水解,所以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不相同。答案:B11(2019西安八十三中模拟)图甲表示人和植物的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图乙表示a、b、c三种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相同时,pH也可以相同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c酶的最适温度应等于或大于40A BC D解析: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

10、相同时,pH也可以相同,如两曲线交点处,对;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不会升高,而是降低,错;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可能影响相同,如30左右活性相同,但是对b酶而言已经是高温了,空间结构有改变,对a酶空间结构则无影响,错;c酶的活性最高值不确定,所以最适温度应等于或大于40,对。答案:B12(2019广州模拟)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的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如下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PO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B温度及其他条件相同时,pH为7.8的环境下酶促反应产物比pH为8.4时的

11、少C在制备麦芽的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为80 、pH为8.4D高于90 ,若PPO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解析:PPO为多酚氧化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推知PPO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根据题图所示,在相同温度下,pH为8.4的条件下PPO活性最高,故pH为7.8的环境下酶促反应产物比pH为8.4时的少。由于麦芽中PPO的催化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故制备麦芽的过程中,PPO活性越低越好,温度为80 、pH为8.4时PPO的活性较高,啤酒品质会降低。高于90 ,若PPO发生热变性,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PPO变性越来越快。答案:C13(经典题)将一个土豆(含有

12、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甲图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绘制出乙图曲线1,则乙图曲线2是指改变甲图中何种条件后气体量的变化()A BC D和解析:降低底物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变慢,且产物产生的量减少;增加土豆片的数量相当于增加过氧化氢酶的数量,酶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改变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A正确。答案:A14(易错题)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在a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

13、b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在c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解析:题图可以反映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但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不仅包括温度和pH,还有酶浓度等。在反应底物充足的条件下,增大酶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所以A、C项正确,B项错误。题图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2左右,因此这种酶可能是胃蛋白酶,而不会是唾液淀粉酶,D项正确。答案:B15(2019济南质检)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酶活性是指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以_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14、2)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_(填“对照”“对比”或“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_和_的作用下分解的。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原因是_。(3)在常温、常压下,与盐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判断依据是_。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酶活性与pH的关系,故自变量是pH。由题图可知,因变量检测指标是反应1 h后淀粉的剩余量。(2)题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由于盐酸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因此在酸性条件下,淀粉可能是在淀粉酶和盐酸的共同作用下水解的。pH为3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与pH为9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基本相同,但在pH为3的条件下,淀粉的分解是盐酸和淀粉酶共同催化实现的,故此时的酶活性小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3)pH为1时,淀粉酶的活性受抑制,淀粉的分解是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