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4481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息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息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管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信息安全管理1、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 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当 今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其中必然存在系统设计、实现、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弱点。如果不采 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安全威胁,信息资产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 到国家安全。2、系统列举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和鉴权;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容灾与数据备份.3、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信息安全管理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结合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2、,引入适当的技 术控制措施和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4、什么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5、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如何?它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1. 为人们从事在信息安全方面从事各种活动提供规范性指导;2。能够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3. 保障信息安全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人们追求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手段。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1、什么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由哪些基本步骤组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 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

3、评价的过程。风险评估可分为四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第四阶段 为风险处理。2、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可以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人员、服务。例如:软件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源 程序、数据库等。服务有办公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3、威胁源有哪些?其常见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威腳源常见表现形式N然威胁摊丧、飓凰二火山、供水、隆啸、視77遐、星冈J_、胃崩亠 雷电、sti环境威胁火灾、战予、重大疫怙、魁怕主义、頂电故障、粧水故障、M他公共设施中断、危险物质泄漏、重大事故(如交通工具at撞 等) 污垫、温度或湿度.苴他

4、系统威删网络故聲换件故暉-软件故障、恶总代码、存棒介质的老化、!2mr网络窃听、拒绝师务攻击、用户身份仿冒、系统入侵、盗窃、物珊外部人员破坏、信息暮改、泄密、抵赖、其他.内部人员术经授权佶息发布、朮经授权的佶息读写、抵頼、电子攻击(曲利 统慵洞穩孫噸厂期理赢抹係统或存橘弃质騷丽 丨盗窃、越权或滥用、洗操那4、资产、威胁、脆弱点、风险、影响 资产:资产是指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东西,资产包括:物理资产、信息/数据 、软件、提供 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人员、无形资产。威胁:威胁是可能对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潜在原因.威胁有潜力导致不期望发生的事件 发生,该事件可能对系统或组织及其资产造成损害。脆弱点:脆弱点

5、是一个或一组资产所具有的,可能被威胁利用对资产造成损害的薄弱环节 风险:风险是指威胁利用利用一个或一组资产的脆弱点导致组织受损的潜在,并以威胁 利用脆弱点造成的一系列不期望发生的事件(或称为安全事件)来体现.影响:影响是威胁利用资产的脆弱点导致不期望发生事件的后果。5、风险评估方法分为哪几种?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分为:基本风险评估、详细风险评估、综合风险评估。基本风险评估:优点:(1)风险分析和每个防护措施的实施管理只需要最少数量的资源,并且在选择防护措施时花费更少 的时间和努力; (2)如果组织的大量系统都在普通环境下运行并且如果安全需要类似 ,那么很多系统都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基线防护措施

6、而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缺点:(1)基线水 平难以设置,(2)风险评估不全面、不透彻,且不易处理变更。详细风险评估:优点: (1)有 可能为所有系统识别出适当的安全措施; (2) 详细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安全变更管理。缺点: 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专业知识.6、请写出风险计算公式,并解释其中各项所代表的含义。风险可形式化的表示为R=(A,T,V)其中R表示风险、A表示资产、T表示威胁、V表示脆弱点。 相应的风险值由A、T、V的取值决定,是它们的函数。可以表示为:VR=R (A,T, V)=R(L(A,T,V),F (A, T,V)。其中,L(A,T,V) F (A,T, V)分别表示对应安全事件发生

7、的可能性及影响,它们 也都是资产、威胁、脆弱点的函数,但其表达式很难给出而风险则可表示为可能性L和影响 F的函数,简单的处理就是将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与安全事件的影响F相乘得到风险值,实 际就是平均损失,即VR=L (A,T,V)X F (A,T,V)7、风险评估文件由哪些主要文档组成?包括:(1)风险评估计划; (2)风险评估程序;(3)资产识别清单; (4)重要资产清单;(5) 威胁列表; (6)脆弱点列表;(7)已有安全措施确认表; (8)风险评估报告;(9)风险处理计 划;(10)风险评估记录。8、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试进行比较。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功效评分法、TO

8、PSIS法、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 法、聚类分析法等。综合指数法通过计算各评价对象对每个指标折算指数值来实现不同指标 值的无量纲化,并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综合指数值。功效评分法通过功效系数来实现不同 指标的无量纲化,然后在利用其他方法来确定功效权值,如均权法、层次分析法、离差权法 等。TOPSIS法根据计算与最优对象越近,相应评价对象越优。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的 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于多指标的复杂评价系统,由于指标多,数据处理 相当复杂,由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适当简化.聚类分析法是解

9、决“物以类聚”, 解决事务分类的一种数学方法.它是在没有或不用样品所述类别信息的情况下,依据对样品 采集的数据的内在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在样品间相似性度量的基础上,对样品进行分类 的一种方法。9、常用的定性与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典型的定性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有风险矩阵测量、威胁分级法、风险综合评价等。定量 方法主要有基于期望损失的风险评估方法与基于期望损失效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等。定量的方 法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的区分“高损失、低可能性”及“低损失、高可能性”两种不同安全 事件的风险。定性方法一般基于一定的定量方法,在定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裁剪和简化.三、无四、物理安全1、为了保证

10、信息系统安全,应当从哪些方面来保证环境条件 防盗、防毁、防电磁泄漏、从温度和湿度、空气含尘度、噪声、电磁干扰、供电等方面来保证环境条件。2、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交叉使用;内部介质非法带出使用,造成数据外泄;无介质操作行为记录;单位对涉密的USB 存储介质无管理台帐,底数不清;没有对介质的全部流通过程(购买、使用、销毁)进 行监控和管理;交叉感染。3、电磁泄漏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 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传导发射抑制计算机中信息泄

11、露的技术途径有两种:一是电子隐蔽技术,二是物理抑制技术.电子隐 蔽技术主要是用干扰、调频等技术来掩饰计算机的工作状态和保护信息;物理抑制技术则是 抑制一切有用信息的外泄.4、信息系统的记录按其重要性和机密程度可以分为哪几类? 一类记录关键性记录;二类记录 -重要记录;三类记录-有用记录;四类记录-不重要记录。5、简述计算机机房安全等级的划分。A 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该类机房放置需 要最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系统和设备。B 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它的安全性 介于A类和C类之间。C 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

12、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该类机房存放只 需要最低限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般性系统.6、信息安全人员的审查应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检查每位人员所拥有的访问权水平;检查对最小特权原则的符合程度;所有账户是否处 于活动状态;管理授权是否处于更新状态;是否完成所需的培训。7、人员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多人负责原则,即每一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2 人或多人在场。2、任期有限原则,任何人最好不要长期担任与安全有关的职务,以保持该职务具有竞争 性和流动性。3、职责分离原则,处于对安全的考虑,科技开发、生产运行和业务操作都应当职责分离。8、职员授权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职员定岗;用户管理

13、;承包人管理;公众访问管理;相关费用.五、信息系统安全审计1、什么是信息安全审计,它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功能?信息安全审计是对信息系统的各种事件及行为实行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并针对特定事 件及行为采取相应响应动作。信息安全审计的有多方面的作用与功能,包括取证、威慑、发 现系统漏洞、发现系统运行异常等。2、CC在安全审计方面有哪些要求?我国国标GB17859又有什么要求?CC 标准基于安全功能与安全保证措施相独立的观念,在组织上分为基本概念、安全功能 需求和安全保证需求三大部分。CC中,安全需求都以类、族、组件的层次结构形式进行定 义。我国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

14、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定义了五个安全等级,从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开始有了对审计的要求,它规定计算机 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TCB)可以记录以下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 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 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它与系统安全相关的事件。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在第二级 的基础上,要求对于客体的增加和删除这类事件要在审计记录中增加对客体安全标记的记录. 另外,TCB也要审计对可读输出记号(如输出文件的安全标记)的更改这类事件。第四级“结 构化保护级”的审计功能要求与第三级相比,增加了对可能利用存储型隐蔽通道的事件进

15、行 审计的要求。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在第四级的基础上,要求 TCB 能够监控可审计安全 事件的发生与积累,当(这类事件的发生或积累)超过预定阈值时,TCB能够立即向安全管理 员发出警报.并且,如果这些事件继续发生,系统应以最小的代价终止它们。3、试比较集中式安全审计与分布式安全审计两种结构。安全审计可分为集中式安全审计和分布式安全审计。集中式体系结构采用集中的方法, 收集并分析数据源(网络各主机的原始审计记录),所有的数据都要交给中央处理机进行审计 处理。分布式安全审计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分布式网络的安全审计,其二是采用分布式计 算的方法,对数据源进行安全审计.集中式的审计体系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其缺陷,主要表现 在:(1 )由于事件信息的分析全部由中央处理机承担,势必造成CPU、I/O以及网络通信的负 担,而且中心计算机往往容易发生单点故障(如针对中心分析系统的攻击) .另外,对现有 的系统进行用户的增容(如网络的扩展,通信数据量的加大)是很困难的。(2)由于数据的 集中存储,在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中,有可能因为单个点的失败造成整个审计数据的不可用。 (3)集中式的体系结构,自适应能力差,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自动更改配置。通常,配置的改 变和增加是通过编辑配置文件来实现的,往往需要重新启动系统以使配置生效。因此,集中 式的体系结构已不能适应高度分布的网络环境。相对于集中式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