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实施.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44533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专利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专利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专利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专利实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专利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专利实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专利实施2009-6-12 摘 要 企业专利实施是企业专利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但目前我国专利实施情况仍然不够理想。为此,需要重视促进我国专利实施的对策。这些对策如:将专利实施纳入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产学研技术开发与转移模式;大力开展专利技术许可证贸易,完善技术市场制度等。 关键词 企业,专利实施,生产力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要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选择若干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

2、权和技术标准。还指出:要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缩短产业化周期。这些内容无不反映了企业促进知识产权应用的重要性。实际上,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的目标决定了知识产权应用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和落脚点。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本质就在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和功能,以市场为导向,谋取最佳的市场地位,获取竞争优势。离开了知识产权的有效应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将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知识产权应用战略应确保知识产权的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由此可见,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专利实施作为知识产权应用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3、义。本文即从我国企业专利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促进企业专利实施的对策。 一、企业专利实施内涵、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专利实施是将依法保护的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一环,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捷径。专利实施是一个系统过程,不仅包含专利产品的试制过程,而且包含将专利产品产业化、商业化以及相应的产品销售、市场服务、获得商业利益等内容。对方法专利而言,则是将专利方法运用于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并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曾指出:发明是伟大的,但将发明变成商品却是更重要的事情。该公司成功的关键是先于他人将发明创造成果变成商品。如录像机技术发明人是美国人金斯佰格,索尼公司首先将该专利技术

4、转化为商品,取得了巨大的效益。美国为促进新技术应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创新措施,保障了产学研之间技术的及时移转与商业化,大大提高了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率。其重要理念是以一定方式将技术尽快转移给公众并加以推广应用,而这些方式本身需要具有较高的效率。 美、日等发达国家专利战略的成功,与提高专利实施率的措施也是分不开的。我国企业的专利实施率却较低,这一直是我国专利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资料统计,专利法实施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受理专利申请已突破300万件,但真正实施的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大量的专利技术被“闲置”。企业专利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造成专利实施不佳的原因很多,以下列举的

5、几项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企业领导层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专利经营观念不强,缺乏对专利实施的积极性;因专利申请与专利实施在短期内可能见不到效益,一些企业领导短期行为思想严重,不愿在任期内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一些专利技术本身还不大成熟或者技术水平较低,或者技术过于超前、现实中缺乏配套的工艺和材料;我国技术市场整体上还不够完善,在享有专利的企业和可以实施专利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与沟通渠道;专利技术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等。此外,专利权人缺乏实施专利的资金,或者专利权人在专利许可证或者转让事宜谈判时出价过高也会影响到专利的实施。 上述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专利技术的供应与需求两方面的原因。供

6、应方面的问题是专利技术的市场信息不充分,或者是专利产品的生产不适应企业对专利产品的需求,或者是专利技术的市场定位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专利技术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需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实施专利的积极性不高,专利技术实施本身通常具有的高投入、高风险性质也降低了企业对之的需求。 二、促进我国专利实施的对策 企业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多种办法提高企业的专利实施率。关于提高我国企业专利实施率的对策,以下几点应给予特别重视。 1.将专利实施纳入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体系 专利实施的成效与企业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从技术开发的角度看,专利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企业在制定研究开发计划时就应注意技术

7、的先进适用与符合技术创新的要求。当然,对于部分专利主要用于竞争战略而非实施来说,另当别论。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来说,在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应有专利的位置,树立“专利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重视开发专利的应用价值,加强对专利的实施。 2.制定有关专利实施的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吸收专利技术的能力。 政策是行为的导向。企业为促进专利实施,有必要制定有关专利实施的优惠政策,为企业专利实施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从我国一些省市实施专利优惠政策的情况看,政策导向确实起到了促进专利实施的作用。这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 3.制定专利实施战略,促进专利实施。 为促进专利实施,有必要制定专利实施战略,包括企

8、业专利实施的激励机制。以激励机制为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涉及专利的绩效评估体系,将企业科研机构、研发人员的专利实施业绩与个人绩效挂钩,让发明创造者切实得到实惠,促进企业研发成果的产权化和市场化。特别是就国有企业而言,应制定全面的考核办法,将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和质量、专利运用情况和管理水平等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除了兑现“一奖两酬”外,可以通过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落实对发明创造的激励。企业通过上述形式,可以积极推进技术、专利与标准的结合,促进技术创新目标实现。 4.加强对专利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和中间试验 专利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是保障专利实施成功的必要步骤和程序,也是预防和避免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9、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基本途径。一般地说,专利实施的可行性研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三点:一是从技术本身看,该专利是否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具有工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可能性。二是从法律上看,需要对拟实施专利的法律状况有通盘的了解,如本专利是否可能存在基本专利、从属专利、改进专利对抗,实施是否可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特别是在专利产品出口时更应注意。如果是引进他人专利而实施,更应注意专利的法律属性。从法律上评估主要是为了避免法律风险,避免使专利的实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三是从经济上看,需要运用一些经济指标分析专利实施的经济效益,如通过分析专利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容量、替代品的可能、成本、利润、投资

10、回报周期、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预测专利实施项目的经济效益。另外,中间试验也是需要考虑的。通过中间试验,可以在现有专利技术基础之上加以改进。 5.将专利实施纳入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体系建立产学研技术开发与转移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美日企业专利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经验,但在我国总体上还比较缺乏。不过,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相关饲料企业建立的“71”技术转移模式就值得一提。根据该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罗法洪先生在企业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研讨会上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创办了产业公司,逐渐发展为饲料研究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载体。研究所与若干高科技饲料企业建立了技术转移联合体,联合体内

11、部成员形成了联合开发、成果转化、联合培训等机制,所有联合体成员都在联合体平台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据统计,联合体成员企业自2003年2005年,每年以20%速度增长。该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实行市场拉动型的技术转移模式。联合体运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饲料所研制的饲料技术成果优先转让给联合体内的成员应用与推广实现产业化;二是饲料所研制的核心技术,通过其与联合体成员共同进行二次开发和中试,形成产品后向全国各地推广,联合体成员有优先购买权,产权归饲料所所有。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其他企业和科研院所借鉴。 6.建立专利实施基金,调动专利实施的积极性 专利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建立专利实施基金,不仅可以为专利

12、实施提供财力保障,而且可以调动实施专利的积极性,因此也是应当重视的。当然,为促进企业专利实施,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和行业,提供一定的专利实施基金也是必要的。 7.大力开展专利技术许可证贸易,完善技术市场制度 专利许可证贸易是技术商品市场的主要形式,也是促进专利实施的主要平台。这方面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市场。 在当代,企业研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产品除了自己实施、生产外,还可以通过有偿许可使用的方式,获取更大的利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利许可证贸易。它甚至成为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重要形式。2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可能存在相当多的专利。对于这些专利,企业不可能都由自己实施,于是就可以在符合企业经营宗旨的前提下

13、,以专利技术的转让或出售专利技术使用许可证的形式收回技术研究开发成本,并从中获取利润。当前我国需要大力加强技术市场建设。这也是2008年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所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的技术市场制度,可以搭建专利技术需求方和提供方之间的信息平台,为促进专利的及时、有效转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8.促进专利权资本化,充分挖掘专利技术的经济技术和市场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入股、合资经营或者组建集团公司等形式实施一些具有战略性的重要专利,以获得更好的辐射效应。企业专利权资本化可以通过专利权转让与专利权使用许可两种形式。企业专利权资本化是企业的专利权在专利法律保护下进行资本运营的过程,

14、也就是作为专利权人的企业将其专利权作为资本进行投资。这一资本化过程是与投入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本投资方共同投资入股的过程。专利权作为企业经营的生产要素之一,与实物、货币等有形资本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注 释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战略重点”之二(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战略措施”之一(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由此可以看出,专利实施是和企业技术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是通过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的。 不过应注意,通常所说的专利权转让、使用许可与专利权资本化范畴的转让、使用许可不同。在专利权转让方式出资的情况下,出资方不像普通专利权转让那样获得专利转让费,而是获得投资企业的股权。而且,并未完全丧失对该专利的权利,因为出资方仍可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财产的分享。 参考文献 1冯晓青。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在企业中的实施 J.甘肃理论学刊,2007(3):100. 2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5):51.作者:冯晓青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责任编辑:俞江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