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44445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谈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逐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文就此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的一些做法。一、情境交流法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特定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例如,教学“文明礼貌”口语交际时,教师可以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让学生把自己的文具拿出来当货物。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一部

2、分学生担任“售货员”,一部分学生担任“顾客”,让“顾客”与“售货员”进行面对面的购物交际,并要求他们在“购物”过程中使用“请、谢谢、欢迎、再见”等礼貌用语。这种情境创设,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演讲表演法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了让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兴讲话和主题演讲,还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说服力的要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让他们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例如,在三八妇女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假如我是妈妈”的主题演讲活动,鼓励学生上台各抒己见。三、辩论竞争法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学会文明地

3、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积极参加讨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为了达到此项训练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经正确引导,让双方进行辩论。例如,教学落花生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辩论赛。师:假如落花生、苹果和石榴只能择其一,你想做什么?生:苹果、石榴不仅长得好看,也很实用生:如果像花生那样,大家都瞧不起你;我们应该让大家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会被重用。 师:好,辩论到此为止。同学们,经过这次辩论,面对21世纪,你们应该做怎样的人? 生:做人既要像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又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推销自己。生:不能过于埋没自己,也不要过于炫耀自己。这样才能在

4、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四、问题讨论法 “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新课标对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提出的又一要求。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儿童读物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教材,然后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材料中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迅速提取信息、组织语言应答的能力。例如,教学完狐狸和乌鸦,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并组织学生讨论。有个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可不会上你的当了。于是,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这时,有个“

5、小精灵”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不就又掉下去了?”经过提醒,这个学生恍然大悟,改口说:“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语言积累法“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无处无教育,无时无教育。在我们阅读的文本中就包含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流传着许多蕴含深刻哲理的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具有鲜活教育意义的语言教育内容。如果教师能鼓励并帮助学生将这些内容积累起来,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让学生的口语交际更具有生动性、趣味性,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