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44177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浙美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走进新天地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结识有关的工具材料。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小朋友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多种有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爱好,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惜和对的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本。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爱好。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对的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课前准备: (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画纸(教师)一只装有

2、优秀小朋友美术代表作品和多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有关美术资料图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教学学时:1学时 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激发爱好。(1)出示国内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2)启发谈话: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朴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步进行简朴的评价。让小朋友互相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3)教师出示“百宝箱”,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导入新课。2.欣赏、感

3、受多种作品,理解学习内容和有关材料。教师从“百宝箱”中逐个展示小朋友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观看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讲授小学段的美术课学习内容,也可通过有关作品欣赏,重点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1)出示多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结合课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教师可进行有关制作演示,让学生结识手工造型作品及有关材料。(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结合课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步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

4、工具的发明等。(3)出示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协助学生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爱好。3.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1)结合课本和小朋友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多种用笔措施,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4.大胆尝试、体现。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同样进行想象,同步给画取个题目。5.展示、评价、交流。(1)让学生分组张贴

5、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如何对的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6.总结、拓展。(1)出示思考题:你懂得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教师可出示以往学生的画册或成长袋,可布置拓展性的作业:准备一本绘画本,让学生回家继续尝试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的用法,画画自己爱慕的东西。(3)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第二课 有形的世界教学目的: 1.本课重要让学生通过观测生活中的多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结识多种常用的基本形,初步结识多种形状,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多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6、。2.继续学习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涂色、画线的措施,学画多种基本形及简朴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尝试用撕纸的措施,借助基本形及组合体现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测力,提高学生对多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3.激发学生用多种基本形去观测、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爱好,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或撕贴身边的物品或景象。难点:用基本形去观测、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教学学时: 2学时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收集某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教师)多种生活中的具有基本形

7、的物体及其图片、基本形模具一套、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种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2)拿出这三个常用的基本形物体,让学生猜猜写在上面的谜语,谜底是某些基本形明显的常用物体。(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用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2.结合生活,进一步观测,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性。(1)让学生按小组观测实物的多种基本形,进一步感受多种基本形及特性。(2)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模具中找出与实物相相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性。(3)结合“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说说有关基本形

8、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性。3.抓住特性,探究体现措施,激发撕画爱好。(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测到的多种基本形,通过度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性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3)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措施撕出基本形,探讨如何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多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对的的用纸措施。4.撕撕、画画爱慕的多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

9、本形进行添画练习。5.趣味展示、评价。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游戏展示: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窗参与比赛,教师与同窗共同评价其作品。6.拓展学习。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第二学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七巧板(教师)基本形组合图片及实物、彩色纸、七巧板、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结识的多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窗说、画、撕得又多又好。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多种有趣的物体。(2)教师导入新课: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多种基本形

10、组合起来的。3.观测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1)初步感受: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测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构成。(2)进一步感受、探究: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多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教师运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某些生活中学生感爱好的物体,通过观测分析,得出结论。(3)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教师给出多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多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足想象。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1)欣赏小朋友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多种基本形。(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运用基本形进行创作体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5.小组合

11、伙,撕拼画练习。(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多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伙,把它添画完整。(3)一方面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体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伙,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6.展示、自评。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有形的世界。(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3)布置回家作业: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措施观测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同步

12、规定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第三课 色彩魔方教学目的: 1.初步结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朴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她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3.运用小组合伙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伙与交流,逐渐提高她们对自然界的观测力,激发对艺术学习的爱好,从而培养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热爱和探求。重点、难点。 重点:结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作简朴的练习。难点:协助学生可以顺畅地讲述色彩的故事,并能精确地运用色彩体现自己的情感。教学学时:2学时 第一学时: (学生

13、)预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体现所结识到的色彩;寻找有关色彩的照片和图片。工具:彩色水笔、油画棒和水彩等作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录像多彩的世界、原则色标、10只彩色小球等教学过程: 1.结识色彩,结识世界。(1)出示课件:播放录像多彩的世界。指名要学生说说看到的色彩,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2)揭示课题:色彩魔方。(3)出示课件:欣赏课本中的作品(色彩魔方、生活中的色彩、学生和画家的作品等)和教师提供的色彩作品。(4)提供欣赏的建议:注意作品的整体性;分析色彩的构成;感受作品的美感。2.玩玩游戏,猜猜颜色。(1)教师出示准备的10只气球:教师放飞气球,学生抢答气球的颜色,谁先回答出奖一只气球

14、。(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对生活中的色彩的感受。3.交流体会,画画色彩。(1)把收集的色彩和课本中的色彩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别。(2)小组讨论差别的因素,教师小结(正是由于有这些色彩,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3)尝试练习:把记住的色彩用彩色水笔等作画工具画出来,并交流记住色彩的多种好措施。4.创作作品,体现色彩。(1)作业主题:画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组合,如教材中的七色花,尚有生活中的平常用品、动物、人物等都可以。(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建议:画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物品及其她东西,并融入自己的情感;画的线条要自然流畅,有一定的体现力;作品要有个性,各具特色;学生作品完毕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作简朴的评

15、价。5.拓展主题,寻找色彩。(1)小结:生活中有诸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摸索,本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2)提供拓展性的主题:结合四个季节,寻找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二学时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工具、上节课拓展的作业(教师)课件,春、夏、秋、冬的录像及10张有色彩的卡片等教学过程:1.述说故事,发现色彩。指名要学生讲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结合各个季节也可以),并分组讨论故事中浮现了几种颜色,然后讨论感受故事中色彩的美与丑及其因素2.引申故事,体现色彩。(1)教师根据同窗讲的故事,选择其中一种,运用色彩来体现。(2)学生分组讲故事,分组表演(表演的学生在胸前挂上画有色彩的小卡片)。(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讨论故事及表演的长处与缺陷;进一步探讨色彩在体现情感变化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3.升华主题,发明色彩。(1)提供创作主题:我心目中的四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种季节,也可以把四季的景色都画出来)。(2)学生创作,教师指引。4.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