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43948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二、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到达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到达消毒。四、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静脉输用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原那么是现配现用,特殊情况,按使用说明执行。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及容器每周更换2次。置于容器中

2、的灭菌物品一经翻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六、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废物处置间、医疗废物暂存间、门诊注射室、产房、人流室等,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1-2次。七、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体外表、空气、消毒剂、消毒用品每季度一次生物监测,有记录。八、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九、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巾,保持病床干净整洁;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十、不明原因传染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衣被及特殊传染性衣物均应与其他衣

3、物分开,单独用双层口袋密封,且注明疾病名称,运到指定地点放置并与洗涤公司交接清楚。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换下的带有脓血、体液的被服、床单放入污物袋中,标识清楚,运到指定地点放置。十一、化验报告单实行远端打印方式或消毒后定点放置。十二、疑似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按传染病管理要求处理。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二、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一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二不

4、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三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根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原那么上需到达灭菌水平的器械禁止采用化学灭菌剂浸泡消毒灭菌。四选择外表消毒方法,应考虑外表性质,光滑外表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外表可采用喷雾消毒法。三、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考前须知、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

5、、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根本技术,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六、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一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二中度危险物性品,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如胃肠镜、纤支镜、等必须到达高水平消毒,体温表口表、肛表等应采用中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体温表腋表采用中或低水平消毒法消毒。三低度危险物性品如床单、被套、墙壁、地面、家具等,一般用清洁或中低水平消毒方法处理,但在特殊情况下,作特殊的消毒处理。如在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七、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

6、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一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三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四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一、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识;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二、病原微生

7、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平安柜、高压灭菌设备;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平安柜中进行,生物平安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与试验无关人员进入。三、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超净台的紫外线消毒灯应每3-6月监测有效强度1次,并按要求记录。四、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外表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湿式清扫,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防止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

8、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五、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一次性检验用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如过氧乙酸、含氯制剂等每日监测;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七、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按规定处理燃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玻片;报告单实行远端微机打印或经消毒处理后定点放置。九、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灭菌物品包外贴指示标签,并标明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姓名及无菌包名称等。十、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