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425268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0杨氏之子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会写“梁、惠、诣、乃、曰、禽”6个生字,会认“惠、曰、禽”3个生字。 2学会朗读文言文的方法,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预习导航】一、根据停顿的提示,把文章读正确。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看注释是学懂古文的好方法!二、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三、根据注释或查字典,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2、,乃呼儿出。 诣:_ 乃: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 曰: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闻:_ 四、填空。本文选自 朝 的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 至 士族阶层 的小说。本文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五、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背诵课文。【课堂探究】一、按原文填空,并说出所填的词指代的是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父,父不在,乃呼( )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指以示( )曰:“此是( )家果。”上面填的字分别指代的是: 。二、这些句子你理解了吗?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

3、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

4、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三、联系课文,完成练习。用原文中的词句来回答。杨氏之子待人很热情,是从 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 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 看出来的。【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写匀称。lin hu 国杨氏子九岁,甚聪 。 y ni孔君平 其父,父不在, 呼儿出

5、。 yn qn儿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二、先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 3孔指以示儿曰。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仿照下面句子,以四季的水果作内容写两个句子。春天的杨梅吮吸着甘露,在雨水中欢笑。夏天的西瓜_ _ 秋天的橘子_ _ 四、熟读课文,再填空。梁国杨氏之子 ,甚 。孔君平 其父,父不在, 。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句。2.给下面的字注音。惠( ) 曰( ) 禽( )3.解释下面的词语。乃: 设: 未: 4.从“为设果,果有杨梅”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联系下面

6、的词语,说说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孔指以示儿 杨梅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 孔雀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下面的句子可用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你来试试。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1) 。(2) 。 七、美文品读。 隋朝重臣杨素家里有个口吃但很聪明的人,杨素没事时,常拿他开心。一年腊月,杨素问口吃的人:“现在家里有人被蛇咬了,你懂得多,想想办法吧。”口吃的人答道:“用五月五日南墙下的雪,涂涂抹抹就好了。”杨素说:“五月五日哪儿去找雪呀?”口吃的人答道:“如果五月没有雪,腊月哪儿有蛇咬人的事呢?”1.故事中画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请你把它换种说法,写下来。 2.为什么腊月没有蛇咬人的事? 3

7、.口吃人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自评: 师评: 日期: 11晏子使楚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预习导航】一、小资料。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始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堪称“三朝元老”。他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生产,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

8、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大夫(d di)侮辱(r r)为难(nn nn)枳实(z zh)敝国(b b)囚犯(qi qu)临淄(z zh)淮南(hui zhn)三、把下面的解释和对应的成语连起来。大伙儿吧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摩肩接踵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联袂成云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挥汗如雨四、按课文内容填空。晏子使楚写的是 (填人名)去访问 (填国名),楚王仗着 ,想乘机 晏子。晏子凭着自己的 和 ,对楚王的行为一一进行了反驳,从此

9、后,楚王 晏子。【课堂探究】边读书边思考很重要!一、你觉得文中哪些字难写难记,把这些字写下来,提醒一下大家吧! 二、合作交流。这篇课文用什么方法读比较好?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看一看楚王几次侮辱晏子。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及晏子是如何反驳的。1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这句话说明了楚国想凭强盛而欺侮弱小的国家,点明了楚王存心侮辱晏子、侮辱齐国的用心。话中也预示了晏子这次访问楚国的艰难处境。2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叫人关起城门,让晏子从洞口钻进去,这是对晏子人格的侮辱。而晏子用这句话来回答楚王,意思是你楚王让我

10、钻狗洞,就得首先承认楚国是狗国,楚王是狗国的国王。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楚王讽刺齐国无能人,晏子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话意是:按照我们齐国的规矩,什么等级的人才去访问什么等级的国家。我是齐国最不中用的人,因此只能到你们最不中用的楚国来访问。晏子用先贬低自己的方法,达到贬低对方的目的,使楚王再次感到没趣。学生朗读,思考: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三、佳句赏析。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场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晏子说的这句话,形容齐国的人很多。句中连用两个“大伙儿都就能够”的并列句式,起着增强语气的作用。此外,衣袖能“连成一片云”、甩汗能“下一场阵雨”都是夸张的说法,既说明了齐国人多,又表现了晏子很有口才。【达标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w r u ju s hun xio x x( ) ( ) ( ) ( ) n j qu fn d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