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414159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为了应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数学课堂上只讲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结论,不讲数学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应用方法,“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仍然存在。加强数学应用,不是简单地增加几个应用题,也不是追求实际问题解决的工具价值,它事实上体现了数学更加本质的东西。数学应用是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形成正确数学观的过程,这一过程以数学课程作载体,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获得和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学会数学的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数学的精神并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关

2、键词】有效策略 应用价值 应用意识新课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应用,二是数学在数学内部的应用,这两方面都很重要。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在以上两方面能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即遇到相关问题时,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一、重视数学知识的“源”与“流”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数学的每个知识点有它固有的起源与应用价值。“源”就是知识的源头,这个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发展来的,现在处在什么位置,将来要“流”向哪里,站在这样的高度理解教材,组织教学,将所有教学的知识完全融入动态的数学知识结构之中,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双重建构。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实际应用价值。 1.联系生活实际情境,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社会生活与生产中蕴藏着许多学生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活”的教材,数学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

4、价值。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时,设置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师:丁丁和芳芳来到了公园郊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秋游准备了什么物品。(指名说出)(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板书:42=2(个)(2)把2瓶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板书:22=1(瓶)(3)现在只有一个蛋糕,你们能把它平均分给2个人吗?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一半师:“一半”能用像(指向2、1)这样的整数来表示吗?那我们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是的。这个蛋糕的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板书:也就是它的二分之

5、一)“1/2”是一个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上面的生活情境轻松的就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2.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问题情境不一定都得来自生活实际,也可以直接来于数学只是内部。可以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用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去探索新知,解决相关问题。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师:加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猜想一下,还有哪些运算中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生:乘法中。师:减法和除法中肯定没有吗?如何证明减法和除法中肯定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而乘法中一定有交

6、换律和结合律?学生举例证明。师: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用?生:能使计算简便。师: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也能使计算简便?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学生举例说明。上面的数学问题情境直接根据数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而生成,不仅能给学生指明数学思考的方向,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相关数学知识的作用。二、变 “演练”为“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息。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7、、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1、给学生提供实践应用数学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现行教材中所呈现的数学习题较多的仍是生活原型的提炼概括,题目中所需的条件都是现成的,问题比较封闭,答案唯一,解法单一。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数学问题还原与生活,让学生学会在众多条件中选在自己所需要的条件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在生活中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感受数学的魅力。如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在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那些物体的面是圆的,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有的学生观察后还写了观察小论文,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了车轮做成圆形的奇处,杯口做成圆形的好处。学生对这些常见不为人所注意的生活现象进行思考、探究后,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说:“原来如此!”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和巩固了所学的相关数学知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数学的无穷奥妙。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