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普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40170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构造普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质构造普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质构造普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质构造普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质构造普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普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构造普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地质构造普查(一)井田地层孙家岔井田一半为掩盖区,井田除在乌兰木伦河、庙沟、车尔盖沟及燕家沟沟谷两岸有部分直罗组和延安组地层出露外,其余地段均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井田内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 三叠系中上统延长组(丁2_艮)为一内陆河流相沉积,是本区含煤地层延安组沉积基底。由于古风化剥蚀,顶界面起伏不平,井田内最大揭露厚度88.86m。区域厚度88200m。该组地层岩性单一,为一套巨厚层状灰绿色细一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一般可依据其灰绿色中粒砂岩的出现作为标志,并以此与延安组区分。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y)2假整合于延长组之上,为本井田含煤地层,全区分布,在井田东部乌兰木伦河沿岸及沟

2、谷处,因受后期剥蚀,缺失上部地层,残存最小厚度仅64.89m;在井田西南部,保留完全,厚度最小212.71m,最大244.9m,一般228m左右。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z)2假整合于延安组之上,为一套内陆河流湖泊相沉积建造。该组地层因受后期剥蚀,仅在井田西南残存其下部地层,出露于庙沟、车尔盖沟、燕家沟等上游地段。其残存厚度最大77.7m,岩性以绿灰色、兰灰色、浅黄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有中、细粒砂岩。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j)2不整合于侏罗系之上,零星分布于井田西部,出露于燕家沟、车尔盖沟、市政沟等沟谷上游,厚度小而变化大,西厚东薄,实测19.00m。下部为紫红色、棕红色块状粘土、亚粘土、亚沙

3、土,具白色钙质网脉,含数层似层状钙质结核,弱固结。中上部为微显红色的亚粘土,具小型交错层理。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L)2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主要分布于井田西部的塬峁丘地,出露于井田冲沟沟头两侧,呈块状展现,实测厚度6.1m。岩性以浅灰黄色、淡红色黄土为主,夹不等厚浅红色砂质粘土,底部为亚沙土或细沙层。垂向节理发育,其中夹许多沿层面分布的钙质结核。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s)3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全区零星分布。多出露于大沟的沟脑,沟帮和沟间塬上,实测厚度8.5m。岩性为土黄、褐灰、黑灰色细粉沙土、亚沙土的河湖相堆积物,底部有0.20m厚的浅黄色粉沙,具水平层理和微细交错层理,含较多有机

4、质,为当地主要耕作层之一。第四系全新统现代冲洪积层及风积层(Q)4现代冲洪积层(QP1)呈带状分布于河谷底部及大支沟内。风积层(Qeol)主要44呈席状分布于梁塬坡上,覆于其它地层之上。该地层厚度060.00m,般6m左右。洪积层由大小不等的角砾、泥砂、煤砾及有机质组成。风积层由浅黄色、灰黄色中、细粒沙、粉沙及亚沙土组成,呈固定、半固定及活动沙丘。现阶段矿井主要开采一水平,开采1-2煤、2-2上煤、2-2煤、3-1煤层,前期回采及掘进过程中并未揭露地质构造现象,因此矿井地质构造类型为简单型。(二)地质构造孙家岔井田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神木北部矿区中部。井田总趋势为一向西倾斜的缓单斜构造,地层走向

5、NNENEE,局部有偏转,倾角15,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坡降率一般1015%。,局部可达3040%。,具有一些十分宽缓的波状起伏和短轴褶曲。在尚家伙盘一带有一个短轴向斜构造,轴向NNE,长约3000m,宽约1500m,最大起伏约20m,东翼较陡,坡降率可达60%,西翼较缓,坡降率约12%o。井田内无岩浆活动,岩石裂隙除火烧区外不发育,断裂构造稀少。据地质填图和钻孔控制,仅在区内东北部发现两条落差不大于20m的正断层F和F,发12育状况见表1。表1龙华井田断层发育一览表断层性质位置走向倾向倾角F1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105南西76F2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105北东7576F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是朱

6、盖塔井田F正断层在本区的延展。由杨场圪16台进入井田,经园子渠、陈家湾以北8号小窑向东延伸,过乌兰木伦河而出井田。该断层为一走向105,倾向南西,倾角76,NE盘上升,SW盘下降的正断层,地表落差1015m,向深部逐渐减小。F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由12号小窑北起,经10号探槽向东延伸,过乌2兰木伦河进入补连沟,与补连沟正断层相接。为一走向105,倾向北东,倾角7576,南升北降的正断层,落差1015m,井田内延伸约7000m。该断层与F断层在井田东北形成一个地堑构造,破坏了附近煤层的连续性。1以上两条断层均整合至井田范围外,加至断距不大,对矿井影响较小。现阶段矿井主要开采一水平,开采1-2煤

7、、2-2上煤、2-2煤、3-1煤层,分为101、201、301三个盘区,现分别布置10102工作面、20101工作面、30111工作面进行回采。1、10102工作面北临原杨昌湾煤矿采空区,南部为10101工作面采空区,该综采工作面现回采至402米。2、20101工作面位于2-2上煤201盘区北部,为201盘区首采工作面,北临原杨昌湾煤矿、马不如湾煤矿、三卜树煤矿,南临20102工作面,东部为部分实体煤与三岔镇煤矿井田边界相邻,西临停采线距井田大巷保护煤柱420m。该综采工作面现推采至825米。3、30111工作面位于301盘区,30111工作面位于301盘区中部,北临原庙梁煤矿采空区(已停产)

8、,西临30110工作面采空区(已回采),东临30108工作面采空区(已回采),南临副平硐,现已推采至498米。矿井在前期回采及掘进过程中并未揭露地质构造现象,也未发现有规模较大的、影响较为严重的地质构造不良带,加之地质精查报告分析得该矿井地层平缓,地质构造类型为简单。二.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普查(一)含(导)水体普查情况3- 本井田煤系地层含煤层数多,层间距较小,含水层相变较大,但各含水层渗透性差,富水性弱极弱,烧变岩区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储水空间,但补给不足,易通过下降泉排泄,其富水性较弱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结合邻区情况和井田开拓方案,将含(隔)水层段划分:第三、四系松散层含(

9、隔)水层段,直罗组底部砂岩一2-2煤含(隔)水层段(包括煤层,以下同),2-23-1煤含水层段,14-3煤含(隔)水层段,4-35-2煤含水层段,5-2煤以下50m含(隔)水层段。(一)、第三、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含(隔)水层段第三、四系松散层分布于井田的西部,东部有零星分布。依据成因及富水性可分为:1、河床冲积洪积沙、风成沙含水层段。第四系河床冲积洪积沙,分布于乌兰木伦河河床、河滩及阶地中,一般厚12m左右,岩性为黄褐色、淡红色中细沙、粉砂及亚沙土,底部含砂岩碎块砾石,磨园及分选差。据大柳塔S孔抽水资料:水位埋深3.24m,单位涌水量0.21L/50sm,渗透系数2.30m/d,渗透性好、富水

10、性中等。第四系风成沙主要堆积于中、西部梁峁区宽缓地段,呈半固定或流动的沙丘,厚度变化极大,渗透性虽好,因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地段不含水,仅在低洼处含少量潜水,并于冲沟头或地形陡崖处渗出。2、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冲积、湖积沙含水层段。萨拉乌苏组零星分布于中、西部梁峁地段,厚度变化大,区内实测残留厚度8.50m,般厚05m。岩性主要为青灰、褐灰色细粒沙、粉沙及亚沙土、夹褐灰色淤泥条带,底部为红黄色、灰绿色中细粒沙,含小砾石,分选较好,渗透性好。该层基本不含水,仅在低洼处接受大气降水和上覆风成沙潜水的少量补给,于沟谷边缘仅有两个泉水出露,泉水最大流量0.1006L/S。3、第三系上新统三趾马组

11、隔水层三趾马红土分布于井田的西部,厚019m,中、东部被剥蚀,岩性为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夹似层状钙质结核,致密、可塑性强。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但在雨季,于钙质结核富集处,偶见间歇泉水渗出,最大流量0.2565L/S。(二)、基岩裂隙水1、直罗组底部砂岩一一2-2煤含(隔、水层段潜水本含水层段半裸露于井田的中西部,上覆第四系风成沙或三趾马土层。本含水层段主要为灰绿、灰色、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含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本段厚30.1797.80m;平均厚59.58m,其中砂岩厚(大于1m以上者并包括煤层)14.0580.86m,平均厚40.04m。本段含水层主要为直罗组底部砂岩和2-2

12、上煤层顶板砂岩。直罗组底部砂岩厚129.87m,平均厚11m,裂隙发育,底部有38个泉水出露,最大流量0.4765l/s,水位标高1157.351179.83m。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04260.00164l/sm,渗透系数0.000960.00576m/d(306、水9-8孔),为潜水。2-2上煤层顶板砂岩厚038.27m,平均厚13.3m,裂隙较发育。在井田的西部及西南部砂岩较为稳定。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216l/sm,渗透系数0.00577m/d,水位标高1178.48m(水7-6),为潜水,本含水层段富水性弱,渗透性较差。根据目前开采情况来看,仅在构造破碎带附近淋水增

13、大,但对矿井开采无灾害性威胁。1-2煤与2-2上煤顶板砂岩间有030.42m,平均厚度9.24m的粉砂岩、泥岩隔水层。其厚薄交化似与2-2上煤层顶板砂岩厚薄成反比关系,故其隔水性能在局部地段较差。2、2-23-1煤含水层段承压水本含水层分布于井田的中、西部地段,上覆延安组第五段地层及第四系沙、亚沙土。含水层段主要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厚27.0741.93m,平均厚34.54m,砂岩厚2.8028.37m,平均厚16.91m。其主要含水层为3-1煤层顶板砂岩,岩性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为粗粒),泥质胶结、裂隙不发育,砂岩厚028.37m,平均厚11.94m。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

14、00109l/sm(水7-6),渗透系数0.0096m/d,水位标高1127.73m,具承压性。根据前期开采情况来看,井田西部范围内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中等,采掘前应提前对顶板含水层水进行疏放。但对矿井开采无灾害性威胁。3、3-14-3煤含(隔)水层段承压水该含水层段分布于庙沟口和燕家沟口连线以西地区,厚54.9973.32m,平均厚65.17m,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深灰色砂岩、泥岩和4-2、4-3煤。含水层段内砂岩厚9.8662.63m,平均厚39.26m。据水9-4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001631/Sm,渗透系数0.000278m/d,水位标高1097.57m,为承压水。其渗透性极

15、差,富水性极弱。3-1煤与4-2上煤层顶板砂岩间普遍发育有较厚的粉砂岩、泥岩,厚7.3333.68m,平均厚20.87m。由图知仅在310孔厚度0m,但其岩性为粉砂岩与细粒砂岩互层,仍能起到一定的隔水作用;又如水7-6孔附近粉砂岩较薄(6.83m),但仍隔水。总的来看,本段中隔水层分布广泛、隔水性能较好。4、4-35-2煤含水层段承压水4- 35-2煤含水层段分布于全井田,且无出露。含水层段厚44.1673.22m,平均58.87m。岩性为浅灰、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砂岩泥质胶结,裂隙极不发育,含5-1、5-2煤层。含水层段内砂岩厚17.1551.31m,平均厚30.27m。燕家沟南砂岩较薄,其它地段均较厚。本含水层段内主要含水层为5-1煤顶板砂岩和5-2煤顶板砂岩。据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000651(水7-2)0.0000551(水9-4)L/sm,渗透系数0.000007350.000120m/d,水位标高1043.941056.33m,为承压水。渗透性极差,富水性极弱。5、5-2煤下50m含(隔)水层段承压水延安组第一段地层与三迭统永坪组呈假整合接角,使部分地段两者砂岩直接接触,而划为一个含水层段。本含水层段在井田内无出露,据钻孔揭露5-2煤下的岩性为浅灰、灰白色中粗粒、细粒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及泥岩;永坪组顶部为浅绿灰色中细粒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