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章习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401288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必修一第一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必修一第一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章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章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选择答案写在题号前)1公元前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2西周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实质上是A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需要 B. 西周的地方政权机构 C. 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单位 D. 拱卫中央的藩属国3. 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其中宗法制的核心是A礼乐制度 B. 大宗与小宗体系 C. 嫡长子继

2、承制 D. “世卿世禄”制度5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C单一的血缘关系 D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6.“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7西周宗法制维系的纽带是A. 土地 B. 义务 C. 血缘 D. 权力8. 西周贵族的等级秩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D. 士卿、大夫诸侯周王9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

3、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第二课 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 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 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 列国内乱,诸侯兼并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3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颁布

4、秦律,严刑峻法4.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5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

5、的作用2.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唐朝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 4历代封建王朝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A辅佐中央管制地方 B分割地方权力,使其相互制约 C加强对地方的监控 D便于中央各部对地方的管理 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

6、决策,尚书省执行6.元朝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六部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C.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有效地笼络了人才D.是为了打击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第四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2. 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7、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3.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夺取诸侯的爵位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4.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从中可以得出的教训是A.改革过程中要善于用人 B.改革中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C.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冲破阻力 D.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5.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6.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

8、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7汉武帝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不包括 A派兵平叛 B建立中朝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 8宋朝时期,相互牵制的中央机构是 宰相 枢密院 三衙 三司 知州 通判 A B C D 9.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问答题:1. 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 隋唐至明清时期,专制皇权是如何逐步加强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