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40116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湖区胡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按照关于滨湖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工作建议有关精神,为推动胡埭镇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全力达成产业高端发展的“工业重镇”和城乡一体发展的“魅力城镇”建设目标,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时期主要发展情况“十三五”时期,胡埭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三大提升”总体要求,突出高质量导向,聚力多领域创新,加快建设产业高端发展的工业重镇和城乡一体发展的魅力城镇,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1.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胡埭各项经

2、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镇工商两业纳税销售3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5年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230家,总产值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预计到2020年底,区域上市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9家。全镇居民就业持续稳定,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019年,胡埭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产业经济体系清晰,实体企业发展强劲。“十三五”期间,胡埭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全面实施两机专项、汽车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7大产业规划,细分领域中一批 “小巨人”企业异军突起。现代服务业极大发展,永昌汽车城汇聚宾利、奔驰等8家高端服

3、务商,宝马、红旗等品牌相继入驻,预计到2020年,汽车城销售将突破25亿元。与杭州赛石集团合作,深度开发九龙湾花彩小镇,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得到创新融合发展。3.城乡建管高效并进,承载功能日益增进。“十三五”期间,胡埭紧抓高质量规划引领,累计编制各类规划70余项,城乡建设投入达15亿元,商业、住宅、金融等各项配套高起点刷新。中海、北控、新力等实力企业进驻开发,雁栖湖、花卉主题酒店等一批高端配套陆续建设,与万科集团形成城镇规划提升战略合作。精细化城市管理、市场化物业服务、村庄环境提升、农房翻建试点等系统实施。4.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品质提优。“十三五”期间,胡埭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

4、障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和专项资金有序到位,新胡埭中学、新卫生中心、新文体服务中心相继落成启用,打造了“卓越教育联盟”“城乡医疗联合体”“福村宝村民医疗互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一系列创新品牌。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5.生态文明加快建设,优质环境底色亮丽。“十三五”期间,胡埭紧扣“两山”理念,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投入2.9亿元。三类水以上河道大幅增加,全力完成“无化区”目标,完成餐厨垃圾处理、生活垃圾转运及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农村点源处理全覆盖,污水厂预计2020年完成提标改造一期工程,市级并购加速推进。2018年成功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6.体

5、制机制深入完善,开放共享特色鲜明。“十三五”期间,胡埭充分发挥无锡经济开发区平台优势,加快自主改革和机制创新,形成了各类要素极大汇聚的开放环境。同时在回归乡镇建制基础上,进一步调优园区管理体制,企业移交、税收分成、成本共担及生态环境、安全监管、标房管理、综合治理七大类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二、“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发展形势多变,呈现的特点突出,省市区各级发展导向明确,胡埭发展面临更多机遇,但也面对诸多挑战。1.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未来5年,可预见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仍将深度演变,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碰撞也将趋于激烈化。多方贸易争端带来的风险挑战较为

6、不利,宏观环境不容乐观,将给较多地区带来深刻影响。国内消费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带来的阵痛尚未消除,部分行业下行带来的惯性影响,给全镇产业结构的再次调整带来巨大压力,且当前面临的产出强度、项目引领、资源空间、发展效率等瓶颈异常客观。胡埭脱离开发区平台后,背景资质等信用等级优势已然不再,急需通过壮大自身提高发展吸引力。2.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未来5年,从外部环境看,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城市群等战略加快实施,无锡全市“一体两翼、拥江抱湖”战略效应加速体现,蠡湖新城迎来新一轮开发,外围锡宜协同发展区建设将实质推进。对胡埭而言,苏锡常南部高速加快推进,随着轨道交通“8线+1支”、高浪路西延穿太湖与西环线相连、

7、钱胡路刘闾路快速化接宜马快通、金城西路延伸钱荣路快速路等规划实施,胡埭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承接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的溢出要素。从内部产业看,区域先进制造业进入转型见效期,随着国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揽子利好政策的实施,胡埭集聚的7大细分产业和占全区60%的规上工业企业群,必将为产业发展创造更为庞大的驱动力。从自身体制看,胡埭回归乡镇体制后将有更多机会参与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园区管理体制调整后,自主更新发展的空间更加多元化。这些都预示着胡埭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机遇。3.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未来5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未变,欧美等国转移国内危机的手段层出不穷,且难以预计。国内经济转

8、型和城市化进程能否加快达到预期,中国制造2025能否加快实现,制约未来信息化产业革命的技术壁垒能否快速打破,金融改革创新能否推动足额资金流向实体,民间投资信心和渠道能否持续增强和畅通,结构性产能过剩、制造业高端环节占有、去杠杆防风险、人口老龄化、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能否快速有效解决等等,需要深入把脉判断和积极应对,更需要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中抓取有利的“变”的元素因时乘势和为己所用。三、“十四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按照“强富美高”要求,持续遵循区委“三大提升”路径,协同推进全

9、镇经济和社会更高质量建设,完整实现“工业重镇”和“魅力城镇”建设目标,建成锡城外围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城镇。2.发展思路:以“创新驱动、深度转型;高端集聚、增强实力;智慧发展、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开放共享”为原则,重点突出“12345”发展思路。紧盯“一个目标”:围绕“千亿强镇”目标,至2025年,全面完成在地企业移交和属地口径,胡埭地区总收入目标达超1000亿元,人口规模达15万,建成全市较有影响力的高端制造中心,建成全市最具代表性的产城高度融合的区域中心。实施“两个创新”:根据胡埭独有区位和产业定位,重点聚焦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以高起点、高标准为追求,提升二次转型理念,提

10、优经济社会纵深更高质量的机制环境。推动“三大变革”:核心是提高质量效益。以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为重点,升级优质存量资源、扩大高端环节供给,提高核心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推动质量变革。找出各种低效洼地,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精准招商、有效投资,降低空间占有率、提高亩均产出率,推动效率变革。聚焦技术产品升级、增值服务升级、资本市场升级,重点推动军民融合、央地融合,推动动力变革。实现“四个升级”:核心是打造新增长极。对接无锡市综合交通规划(2016-2035)和“锡宜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建设,带动金融、物流、营销等形成区域性枢纽,实现枢纽型经济升级。将胡埭独有的企业、商业、汽车、物流等

11、关键资源有机串联、整合激活,让人流、车流、物流和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充分跑起来,实现流量型消费升级。做强花彩小镇和美丽乡村,用好与锡城知名5A景点“等距联动”效应,创新开发休闲、健康等多样化产品,形成汇聚锡西人气的胡埭新门户,实现门户型城镇升级。将状元遗风、尚书文化等历史人文,与古迹遗址等进一步结合,注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和群众性公共文化元素,打造青山绿水和富足礼仪的胜地,实现人文型社会升级。建设“五个胡埭”:“创新、实力、开放、智慧、幸福”新胡埭。3.发展目标:高质量打造“工业重镇”“魅力城镇”是重点。在“2019年实现两镇建设突破、2020年实现两镇建设提升”基础上,将“十四五”开局2021

12、年作为深化年,并通过5年进一步努力,将胡埭打造成为“凝聚天地灵气的山水如画、人文荟萃之地;广聚四方财气的产业强盛、富足安康之地;汇聚充沛人气的创新创造、活力蓬勃之地”,全面增强“状元故里、千年富安”的胡埭影响力,真正成为锡城外围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城镇。其中:(1)实体产业投资目标:“十四五”期间,累积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年均增速8%,其中民营投资占比不少于90%。围绕两机专项、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7个重点领域,及汽车城、花彩小镇项目,重点推进10个估算总投资超1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2)自主创新能力目标:“十四五”期间,对照中国制造2025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13、要求,力争到2025年,全镇实体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比重达到3%左右;发明专利申请400件/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全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50%。力争培育排名国内行业前三的“小巨人”式企业10家,上市企业5家。(3)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新兴产业7大领域的广泛布局,重点推进以军民融合领域的高端装备、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人、信息通讯领域的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的循环利用制造等体系建设。(4)两化融合推进目标:“十四五”期间,推动区域龙头型企业实施全面的价值链管理,提倡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发系统。力争到2025年,企业数字

14、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25%以上,培育20家左右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高效持续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工业资源绩效利用。2020年完成区镇两级标房的整体提效方案设计,至2025年完成25万平方米标房的整理和3-4个小型高效特色产业园建设,实现标房每平方税收每年递增10%。完成龙延地块整理开发,试点实施并推广“工业上楼”模式。(6)城乡扩容提质目标:“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万科城镇规划方案,调整商业住宅用地指标200300亩,开发高端楼盘2-3个,新建安置房28万平方米,预留6.7万平方米。新建职工生活区2-3个,增设高端人才配套住宅3万平方米。规划发展村农房翻建指标全面完成,村

15、庄环境提升全面完成。镇区和园区商业及公共功能平台布点进一步完善。(7)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企业排放监管全覆盖,排污许可普及率达100%,全面取缔工业窑炉、燃煤锅炉的使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实现工业企业全行业全要素达标排放。全面实施污染土壤修复,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及处置,确保空气污染天数明显下降,水质优良率达70%,全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8)人文社会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完成老旧校舍重建和第三幼儿园、第三小学高品质新建。完成城市会客厅、滨水人文带等公共空间建设。加大古迹旧址的保护修缮,加强历史人文的挖掘开发,传承状元遗风、尚书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深

16、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良好氛围全面形成。(9)机制改革深化目标:“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承接“强镇扩权”和“赋权增能”任务,落地综合服务中心和信息化管理中心建设,完成“1+4”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改革,全面达成园区体制管理调整目标,充分发挥园管中心作用,打造全区乃至全市亮点。(10)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十四五”期间,实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实现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专栏1:“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预计值“十四五”规划2025年年均增速(%)全口径工商两业纳税销售亿元3505008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18028010一般公共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