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239859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埃博拉病毒为何难“破”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引起全球关注。但其实,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过去了,科学家为何仍未研发出针对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破解埃博拉到底难在哪里?首先要从埃博拉病毒说起。这种病毒很难对付,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相关实验必须在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验室中才能进行,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有限。其次,埃博拉虽然是一种致命病毒,但客观地看这种病毒其实很少见,它的传播范

2、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所言,“由于史上埃博拉病例出现不多,此前医学界并未像研发艾滋病疫苗一样存在迫切压力。”而且埃博拉疫情的暴发时间不规律,不像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特定的季节性,因此也就无法预知和防范。这就导致研究人员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此次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暴发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截至目前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总计1000多例,这与常见的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相比,规模要小得多。而此前许多年,埃博拉在西非地区基本上只是零星感染。此外,缺乏经济效益也是针对埃博拉的特效药物或疫苗迟迟无法研制出来的原因

3、之一。埃博拉药物或疫苗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其销量却很有限,肯定没有私人企业愿意投资。英国雷丁大学病毒学家本诺伊曼就说,“做埃博拉这种研发,对于任何一家医药公司来说,从经济角度看都是不可行的,因为企业要考虑到经济利益”。目前,主要是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资助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而发达国家政府资助相关研究并非因为这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其成果也很难扩散到企业。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研发一直进展很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就曾表示,至少一年内不会出现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有效疗法和疫苗。直到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相关的研发才开始加速

4、前进。盘点全球,目前正在研发的少数几种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但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据媒体报道,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一种埃博拉药物已经在猴子身上显示出理想效果。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传染病专家弗雷德海登谨慎评价说:“这种药物应该能行,因为动物模型(显示有效),但是,除非在人体中进行临床试验,否则谁也不知道。”至于疫苗,美国政府资助研发的一种疫苗虽然已经在灵长类动物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人体注射后效果如何、安全剂量是多少尚不可知。加拿大一家公司与美国政府签署了14亿美元的合同研发埃博拉疫苗。但早前,他们在健康人身上进行接种试验时,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叫停,理由是还需提供更多疫苗安全信息

5、。眼下,医务人员面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能做的就是:减轻高热、呕吐、腹泻等各种症状,保证患者不脱水。埃博拉病毒虽然致死率高,但如果感觉不适时及时寻求医疗救治,有些患者仍有机会康复。那么这些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的药物或疫苗,在当前西非疫情大暴发之际能先行使用吗?对此科学家分歧严重。病毒发现者之一,现供职于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彼得皮奥特认为,鉴于这次西非疫情史无前例,应该认真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也有很多专家表示,使用任何尚未经过大规模人体临床测试证实安全性的疗法或疫苗,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而且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世卫组织发言人哈特尔也说,目前阶段,世卫暂无计划要推动在西非疫

6、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节选自科技日报2014年8月5日)(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埃博拉病毒难“破”原因的一项是( ) A . 埃博拉病毒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但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这样条件的实验室明显不足。B . 埃博拉病毒传播范围基本上就集中在西非地区,很多人以前甚至没听过这个病名,更不用说研究了。C . 埃博拉不是季节性暴发病毒,研究者无法准确预知和防范,导致测试新疗法的机会也相应减少。D . 正在研发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主要集中在美国,且只有有限的几种,还尚无一种完成严格的临床试验。(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与常见的疟疾、登革

7、热等传染病相比,虽然西非三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总计已经1000多例,但规模仍然显得小得多。B . 这次西非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使得相关有效疗法和疫苗研发开始加速,这使得一年内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可能。C . 由美国陆军资助研发的埃博拉药物虽然在猴子身上实验效果理想,但在人体之中临床试验效果如何仍有待验证。D . 虽然彼得皮奥特提议应考虑是否采用试验性药物或疫苗,但很多专家认为,盲目使用,不仅不符合伦理道德还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经济利益考虑,任何一家私人医药公司要研发需要巨额资金而销量有限的埃博拉药物或疫苗都是不可行的。B . 美国

8、等少数发达国家资助埃博拉病毒研究的初衷并非是要治愈这种传染病,往往是出于防范生化袭击的考虑。C . 研究发现,虽然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但患者只要被及时救治,就一定有机会康复,重显生机和活力。D . 虽然西非埃博拉疫情严重,但世卫组织仍没有将在此疫区投放任何试验性药物或协助开展任何临床试验列入计划。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14分) (2017高二下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 , 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

9、其上有鸟,黑如鸲鹆 , 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 , 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注释】幢(chung):古代原指支撑帐

10、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沮洳(r):低湿之地。蚖:一种蝮蛇。鸲(q)鹆(y):即八哥。蹊:小路。篁(hung)筱(xio):泛指密密的竹林。摩戛(ji):摩擦相击。离立:并立。 (1)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有僧布袍蹑履来迎_A放轻脚步走 B穿 C踩、踏 D跟踪、追踪如适在人上_A舒适B女子出嫁C到,往D刚好、正好(2) 下列划线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锵然而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 . 乃闻鸡声如蜗鼠缭绕乃得出C . 曲折依崖壁为栏楯为华胥报充里正役D . 不知身之在何境也蚓无爪牙之利(3) 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作用。(4) 本文写了

11、山行及夜宿时森然恐怖的气氛,苏轼的石钟山记中也写了夜游绝壁时环境的恐怖。二者的写作意图有何异同?3. (8分) (2017上饶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四言诗,完成下列各题。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裂帛:指写家信。(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

12、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倾向。B . “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C . 首联上句的“满”字与下句的“暖”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D . 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 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E . 颈联中诗人用“四时”、“三年”强调了自己离开家乡和故国的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不易,为尾联抒情蓄势。(2) 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

13、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4. (5分) (2017高三下银川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两句是:“_,_”。(2) 在离骚中,表现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对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3)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_,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既流露出对故友的怀念,又生发出心中的恍然隔世之叹。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8分)5. (8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各题。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我是一个不善于讲

14、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里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 “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

15、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