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38820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体会 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心得 体会 日前,.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和新提法,其中更首次提及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一重要概念。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客观来看,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助长了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中断风险。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时提出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意味着宏观政策推进应超越传统经济周期的分析框架,要结合更长

2、远的情况来加以考量。 实际上,我国宏观调控向着跨周期调节演进,是对逆周期调节的完善和升级。此前,逆周期调节常常是宏观政策的关键词。其目的在于熨平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被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所采用。而今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把两种调节方式充分结合起来,在兼顾解决短期经济周期性问题的同时,侧重于积极应对中长期的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不断强化前瞻性、全局性和整体性布局,而非亦步亦趋、见招拆招、被动应对。 所以,宏观调控需要长短结合。也就是说,宏观政策推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关注短期波动,又要重视经济长期增长和内生性增长。除了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宏观调控体系须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

3、略导向作用,注重采用结构性工具,协同配置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各领域政策,不断提升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和新动能。同时,要正视调控的成本,厘清政策的边界,强化市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 从总体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既受到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对冲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要从需求侧入手,推行财政与货币政策;破除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则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大力推行改革。二者其实相辅相成,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所以,宏观调控始终与改革高度相关。唯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能为宏观调控不断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从供给侧出发,才能建立起持续扩

4、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时至今日,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经济运行出现异常,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能够促使经济迅速回归正轨,但也会造成较长时期的后遗症,或掩盖本该暴露的症结,甚至延迟改革时机。一旦改革拖延,不但后续改革成本高企,而且难度也会加大。放眼 长远,宏观调控无法替代改革;对待发展问题,治本之策仍是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转换思维和理念,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完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匹配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中国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