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课后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38787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姻与家庭课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与家庭课后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婚姻与家庭课后感婚姻与家庭课后感婚姻与家庭课后感 石油工程10级02班 喻杰 2010440070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门课程,最初我选课时,看到婚姻与家庭这门课程,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门教学生怎样谈恋爱、何时步入婚姻的殿堂、一个家庭怎样生活得有滋有味的课程。而我至今还没谈过恋爱,抱着一种学习如何谈恋爱、如何能让自己受到女生欢迎的态度选择了这门课程。通过一学

2、期的学习,我最初的梦想破灭了,这门课程与我的观点相差太大,那只是因为我的观点太肤浅。在学习过程中我发觉自己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门课程,因为老师你那幽默的讲课艺术,用一些时髦的流行语把理论研究的结论融合到生活实际例子中,谈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以及常把中国人对婚姻与家庭的观点与西方人比较。学习后,现在让我认识的婚姻与家庭不仅仅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还融合了心理学、如何搞好人际交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老师把这门课程分成三个章节,第一章:关于恋爱;第二章:关于爱情;第三章:关于婚姻与家庭。现在就让我来谈谈上过这门课之后的感受。第一章:关于恋爱恋爱就是人们日常说说的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

3、互交往活动。有人恋爱成功,却有人恋爱失败,成功的原因有这么几条:1.相互欣赏,郎才女貌很搭配。 2.志同道合,价值观、目标大致相同。 3.有责任心理智对待恋爱。恋爱中也往往暴露双方很多问题,这都需要两个人去处理。我总结了一些判断一个人是否坠入爱河的依据,爱情最初往往是一种感觉,并没有理由,对对方随意说过的话记得很清楚,接纳其朋友和家人就像接纳其本人一样,对对方的早期经历充满兴趣,遇上麻烦和困难时首先想到他或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果以上的多数话有你符合的,很可能你已经喜欢上了某个人。爱情是一件特美丽的事,与其说是两个人的相处形式,不如说是我们心里面的一种感觉,相恋也好,单恋、失恋也罢 !虽然说

4、结果迥异,但都体会了爱的滋味,甜蜜、忧伤、痛苦,哪种是我们享受爱情的形式?干嘛因为满足不了 ,就把爱情弄得那么不呢 ?那不是爱,是占有,大部分人的爱都停留在占有阶段很初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纠缠、怨恨,甚至是相互伤害,当爱的目的不再是占有,爱情就不再跟爱的那人有关 ,哪种形式你都可以享受爱情 ,这就是传说中的我的爱与你无关。人们常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所以正在恋爱的人不妨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以免后悔一辈子!不能把恋爱当游戏,一旦你把恋爱当游戏,最后终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当然恋爱做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首先尊重人格平等。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如果把对方当做自己的附属,

5、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的曲解。恋爱双方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情感或者对对方以束缚或强迫,这叫感情泛滥。爱情的本质是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无论对方出在顺境还是逆境,是富贵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伤病,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要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任。责任的担当不是单纯的“我的心中只有你”的反复吟唱,而是见诸行动的自觉。责任常常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爱情是风雨中共同撑起的一把伞,是暮色里急切盼归的一种情,是寒夜灯影下温暖的一杯茶 文明恋爱。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而绝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纵。恋人独处,也要讲文明,讲道德。我们

6、大学生的恋爱观。大学时代是人生美好的时光,对爱情的艳丽花朵,要精心照料才能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要妥善对待大学时代恋爱问题,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美好。处理好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大学校园中也不乏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地位,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因整天卿卿我我而耽误学习、虚掷光阴的例子在大学校园中并不鲜见。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与爱情在大学时代相逢,那就应用心呵护,倍加珍惜。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是对爱情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祝福,更是对未来人生的祝福。第二章

7、:关于爱情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看到过他人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甚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爱情在心理学上的分法:在现在生活中,纯粹的爱情就像纯金一样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不管是涉世不深的学生,还是已入不惑之年的人,心中还是总有对理想爱情的幻想与向往。 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 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

8、,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浪漫式:爱情,只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伴侣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只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只不过是空头支票。 完美式:爱情,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下面来讲一下爱情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爱之初恋,这个阶段是对异性的选择,这是一种动物本能,在产生择偶观念后,人开始了选择配偶来繁衍后代,选择异性中包括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其实这时的

9、选择是一种潜在意识,你会把你选择的异性一一对照你想象中的配偶来进行对比,从外貌和气质上更多的去选,如果哪一个符合或接近你的标准,就会去关注他,这时候就是爱之初恋。 第二阶段:爱之迷恋,当你在气质和外貌上选择一些异性后,会开始关注他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好感或者试探对方是否也同样对自己有好感,这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如果对方没有关注到你,你会试着展示自己,让对方发现自己,如果对方对你也同样关注,这时就会出现爱之迷恋,在这个阶段是一个互相展示的原始动力。当双方都有好感时就会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爱之热恋,热恋阶段中恋爱双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对所有与恋爱有关的事物有种美好的向往。这一阶段,爱情的化合

10、反应达到白热化,恋爱双方对爱情的表达更多通过肢体语言,如拥抱、拉手、接吻等等。此时希望两人时时刻刻在一起。 第四阶段:爱之依恋,双方的日常生活习惯了对方的陪护和存在,离开一阵子都会觉得不顺心、有一种心不安的感觉。这一阶段相对热恋少了些狂热化表现。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依赖。爱的越深越忘我。老师认为爱是艺术:爱不是任何人能达到的境界,爱是一种艺术。艺术不是天然而成的,是经过人为的加工、雕琢、修饰形成。爱情要认识世界(找到自我、找到社会),认识人(从各方面深入了解别人),爱情需要时间。爱情是有独立性的,两个人过日子犹如两棵树,你总不能一课时参天大树,另一棵是小树苗吧!两个人要均衡发展。爱情中分给予型也就

11、是主动爱和被爱型。给予型要克服自身弱点、克服依赖性、自恋和支配欲等。然而被爱的人要有一种满足心理,懂得别人的爱。老师在课上教了我们一个情绪ABC理论:A.XX事B.对XX事的看法C.XX事后的情绪和反应。每当我们遇到什么事、问题,都可以运用这一个理论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活不应该有绝对化、概括化、把灾难扩大化。我们应该对人生、社会持积极的态度。有人定义爱情:指的是“在保留自身完整性和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有人还提出过依恋理论定义爱情,其实爱是有原则的,爱需要学习,需要追求,需要规定,尊重、忠于、成全、宽恕所爱者,爱情是没有定义,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去创造,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仰望爱

12、的星空,在爱的路上,风雨兼程!第三章:关于婚姻与家庭恋爱是缔结婚姻、组成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婚姻和家庭则是恋爱的结果。婚姻和家庭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具体表现为两性的差别和人类固有的本能,从而构成男女结合的生理基础和家庭成员关系在生物学上的特征。人类的婚姻和家庭不是亘古不变的,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的婚姻和家庭的形式、内容和价值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进步和婚姻家庭的进步在总的趋势向上是一致的。我们要大力提倡以尊老爱

13、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婚姻延续了人类对财产的保障,现在生育可以不通过两性发生关系的方式生育后代,比如代孕、试管婴儿等方法。婚姻很好解决了财产问题。中国以美德为本,西方以权为本,还有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地方的人,对婚姻和家庭是相当谨慎的,他们可以和你谈一辈子的恋爱,结婚这件事是要在上帝面前发誓的,他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是不会结婚的。也有人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叫耍流氓,其实这句话挺正确的。 对于婚姻的正当性的追问,因为不同社会时期对婚姻要求和立论的角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以今天的观点看来,诸种学说却有其需要修正的地方。第一,就家族利益理论而言,从文艺复

14、兴时期开始,个人主义思潮已将个体的人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家族利益中独立出来,婚姻自由逐渐成为一项公认的基本人权。当今社会,男女缔结婚姻仍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也许存在特例,就普遍性而言,家族利益已不可能成为婚姻正当性的基础,家族利益论不可能具有主流话语权。换句话说,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权利社会,不可能接受家族利益作为婚姻存在的根由。第二,就神学理论而言,婚姻并不能有效保障男女双方之间的忠实义务,法治社会再也不能允许夫妻中任何一方采取极端的私力救济手段来解决通奸的问题。当今法律对“包二奶”、“养小蜜”、“通奸”、“姘居”以及“婚外恋”等问题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可以说是对婚姻忠实义务之违背的事后补救措施

15、,反观之,婚姻为两性关系提供了合法形式却不能成为忠实义务的约束机制。第三,就契约理论而言,其存在诸多合理性因素。表现为:1、契约理论以自由为基础,强调婚姻的自由性和自主性。2、契约理论以平衡为核心,强调男女双方地位平等。3、契约理论以自愿为构成要件,男女双方都愿意和对方结为夫妻。4、契约理论使婚姻的缔结与解除具有了可操作,结婚登记和离婚手续相当于一种要式契约,如果一方违约(如家庭暴力)要承担违约责任。5、婚姻契约解决了婚姻财产公证的正当性,同时也保证了婚后财产约定制度的合理性,有利于解决婚姻财产问题。但婚姻契约理论有一个终极问题:民法理念能否允许人们用契约的形式对人身权利加以处分。这也是许多国家不接受婚姻契约理论的原因。第四,就爱情论而言,如果婚姻把爱情作为正当性的判断标准,就意味着婚姻仅仅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爱即是感觉,即是在一切方面都允许存在偶然性,这使得婚姻缔结或解除程序都变得异常复杂、难以把握,也使得草率离婚具有合理性。婚姻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生产单位,如果一个国家“肌体”允许她的每个“细胞”都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这个国家想要保持和谐稳定是不可能的。第五,就经济分析理论而言,婚姻涉及到伦理,涉及到感情,这些事物都无法用货币来确定价值。正如有学者指出:经济学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进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