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238762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鹿泉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选项。)1.提出“恭而无礼则老,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孔子认为无论“恭”“慎”“勇”“直”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体现出孔子“礼”的思想。故答案为A项。老子的思想是“无为”,墨子的思想有“尚贤”“非攻”,韩非子的思想主要是法治,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2.“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

2、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 论语B. 道德经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说是顺其自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符;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故B项正确;论语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韩非子是法家著作,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3.“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B.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材料大意是君主以权威来征服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这与法家主张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的主张相符。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出自韩非子五蠹,不期望完全遵循过去,也不效法那些陈规,要研究现在的事情,从而做出相应的准备。属于法家思想,故B项正确。A项,“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出自道德经,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治国如何才能做到无为?只有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并有一位统治众人之王,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方式治国,国家才能安定。属于道家思想,故A项错误。C项,“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4、,出自荀子子道,遵从道义而不盲目听从君主的命令,遵从道义不盲目遵从长辈的命令,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行。属于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D项,“有力者疾以助人,有才者勉以分人”,出自墨子尚贤下,有力气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努力分人,大家各尽所能地帮助他人。属于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4.“说一说来道一道,成由勤俭败由奢,紧紧手年年有,一粥一饭精细算,旧物易主贵如宝,不摆谱来不比阔,勤俭兴家福绵长。”这是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宣传词。下列哪一位先贤的主张与之吻合A. 老子B. 庄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D【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精细算”“不摆谱来不比阔”“勤俭兴家”,可知是勤俭节约思想。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

5、侈浪费,故D正确。5.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A. 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B. 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影响四季万物;老子用道解释万事万物,道是客观规律,天也就是自然规律;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三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尊崇,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其表述的是对天地的敬畏,并非蔑视,故A项错误;世界万物有其运行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

6、志为转移的,B 错误;C只反映了三人思想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排除。6.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答案】D【解析】陆贾、叔孙通融合阴阳家的思想,贾谊引用老子的理论,这为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西汉初期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儒学并未成为汉代正统

7、思想,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内容也不全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这是儒家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的开始时期,故D错误。故选B。7.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A.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B. 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C. 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D.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项的表述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在“意识上”的表现,B、D两项的表述均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与设问要求“不属于”不符

8、,故排除;C项体现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题目中的信息“天人合一思想”不符,故本题应选C项。8.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仁义恭俭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仁义恭俭强调的是仁义,与君主专制无关,故错误;“君权神授”是宣扬皇帝的权力是由上天赋予的,体现了为君主专制服务,故正确;“天人感应”强调天子如果违背了天意,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故错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纲常伦理

9、内容,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故正确,故选C。9.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从表格来看,明显儒家思想的支派比其他派别的支派多,作品篇数也比其他派别多,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选A;“百家争鸣”在秦朝时已经结束,秦朝“焚书坑儒”,实行思想

10、专制,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故C项错误;科举制出现于隋朝,故D项错误。10. 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A. 王阳明B. 程颢C. 朱熹D. 董仲舒【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穷理致知,传二程”结合所学可知,朱熹继承与以展了二程的思想,是理学的集大成者,C项正确;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程颢是二程之一,董仲舒是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项。11.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

11、急转直下的时代”。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A. 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 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C. 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 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儒学发展理学阶段,宋明理学主张遵循儒家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严重束缚妇女,使妇女的社会地位急转直下,故C项正确;ABD三项对女性地位下降影响不大,排除。12.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

12、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是对理的认识,C项是理学的消极影响。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作用1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

13、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答案】A【解析】朱熹的思想吧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角度,实现儒学的世俗化,材料“朱熹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故A正确;政治化、哲学化和宗教化均不是材料反映主旨,排除。14.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A. 程颢B. 朱熹C. 王阳明D. 李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

14、自足,不假外求。”,从中可以得出该先贤主张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结合所学知识,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究天理,故排除A、B选项;陆王心学主张理就在自己的心中,只要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就可体验天理的存在,不必外寻,故选C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5.明神宗实录记载:“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中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A【解析】【详解

15、】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神宗实录可知为明朝,材料中藏书焚书及赞扬卓文君善择佳偶等信息可判断为李贽;张问达弹劾的人是李贽,李贽否认孔孟学说为万世之至论,抨击理学家,主张个性自由发展,A项正确。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但与材料不符,排除C。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16.顾炎武在郡县论中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顾炎武意在强调A. 人民自治的合理性B. 强化集权的重要性C. 三代之治的可行性D. 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答案】A【解析】据材料“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为”指人民自治,故材料说明顾炎武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