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精练)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38682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精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精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精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精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精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一、我能选择1(2016上海中考)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D )A都含有原子团B都含有金属元素C都不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2(2016广州中考)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C )A食醋 B烧碱C草木灰 D生石灰3(2016北京中考)海水提镁的反应之一:MgCl2Ca(OH)2=CaCl2Mg(OH)2,该反应属于( B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4(2016株洲中考)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D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B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5(2016巴中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C )A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B在稀盐酸中:Ba2、CO、Zn2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6(2016陕西中考)下列各组物质用稀H2SO4不能完分区分开的是( B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D铝片、铁片、银片7(2016益阳中考)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C )ACuSO4BaCl2H2S

3、O4BNa2CO3 Ca(NO3)2 HClCNa2SO4 KNO3 HClDFeCl3 NaOH KMnO48(2016广东中考)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B )ANH4HCO3 BKNO3CCa(H2PO4)2 D(NH4)3PO49(2016泰安中考)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C )ACuCuCl2Cu(OH)2BH2OO2MgOCCaCO3CaOCa(OH)2NaOH溶液DMgCl2Mg(OH)2Mg10(2016济南中考)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

4、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B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11(2016大连中考)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D )A硫酸钾(K2SO4)B尿素CO(NH2)2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磷酸氢二铵(NH4)2HPO4二、我会填空12(2016北京中考)去除粗盐中的泥沙。(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溶解_、过滤、_蒸发_、_结晶_。(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_自来水净化

5、中的过滤池就是使用了过滤原理(合理即可)_。13(2016湘潭中考)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思考与交流】(1)上述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_BaSO4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的是_CuSO4_。(均填化学式)【活动与探究】(2)取上述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由于取用固体较多,在溶解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烧杯_和_玻璃棒_。(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Na2CO3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a2CO32HCl=2N

6、aClH2OCO2_。(4)经过以上探究,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NaCl_(填化学式)。三、我能实验探究14(2016兰州中考)粗盐中常含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硼酸溶液_;(2)步骤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完全除去CaCl2_;(3)操作a的名称是_过滤_;(4)步骤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防止液体受热不均,使液体飞溅_。15(2016济宁中考)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 以

7、上迅速分解,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回答:(1)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石灰水变浑浊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小苏打易分解,苏打不易分解_。(2)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NaHCO3Na2CO3H2OCO2_。(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对比这两种物质是否能够分解_。(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装置气密性要好_。16(2016呼和浩特中考)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实验用品】pH试纸、

8、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实验方案ABCD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无气泡产生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_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_猜想二不正确_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反思评价】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_方案B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_;_方案D中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硫酸存在_。【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