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参考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378180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开课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开课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开课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开课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参考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设计日期:2012-04-06来源:丰台七小 作者:张浩字体:大 中 小 教学设计: 跪 跳 起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自始至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前提,力求在运动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运动能力得以提高,为今后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以跪跳起为教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逐步小幅度地增加练习难度,关注个体差异,当下一个目标有困难时学生可以选择退回到前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1)

2、教材内容:跪跳起(2)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3)年级:四年级2、教材分析 跪跳起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出现的技巧教材,是技巧项目中运动负荷较大的一个项目,三年级技巧内容(前后滚翻,仰卧推起成桥)相对来说动作简单、负荷较小,而跪跳起,对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所以跪跳起对发展学生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灵敏、平衡能力都有显著作用,还能培养勇敢、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跪跳起教学是以后学习支撑跳跃体操跳上成跪撑跪跳下以及一些组合项目(如:前、后滚翻接跪跳起)的重要基础。本次课确定摆臂制动,小腿压垫为教学重点,摆臂与小腿压垫协调配合为教学难点。3、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四(2)班,32人。男1

3、8人,女14人。学生身心特点:肌肉力量相对增强,协调灵敏性也较强,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有一定的难度的运动项目有很强的挑战欲望,但对于单调的练习兴趣与注意力不易持久。本班学生的状况:这个班的学生之间关系很融洽,有着良好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优势,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本班学生整体来讲,身体的综合素质不错,但有两名男生偏肥胖,教学中应特别对待,除此其他同学都具备完成动作技术的能力。教学对策: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习兴趣,逐步加大练习难度让学生从容掌握动作。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间的互助精神,互相学习观摩。3、关注个体差异

4、,在难度上设计了可进可退的练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单元课次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习跪跳起的方法,掌握摆臂制动及小腿压垫的动作,发展腰腹力量。教学重点:摆臂制动,小腿压垫教学难点:摆臂与小腿压垫协调配合2进一步学习跪跳起的方法,掌握身体向上腾起的动作,发展灵敏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伸膝展髋,提腰有力教学难点:摆臂与髋关节屈伸协调配合3进一步改进跪跳起的方法,掌握动作的连贯、协调、收腿快的方法,独立完成跪跳起动作,发展腰腹力量,体验成功感。教学重点:提膝迅速,收腿快教学难点:双脚平稳落地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跪跳起的动作顺序和技术要领。2、能在不同条件

5、下做出挥摆臂、提腰膝、脚面小腿压垫的动作,提高平衡能力。3、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相互帮助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摆臂制动,脚面和小腿压垫有力。教学难点:摆臂与小腿压垫协调配合。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跪跳起课时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张浩 授课班级:四(2)班 课次:第1课次教学内容1、跪跳起 2、游戏:蹦蹦跳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跪跳起的动作顺序和要领,全体学生都能做出挥臂制动、脚面和小腿压垫动作,60%以上的学生能将摆臂与小腿压垫协调的配合起来。2、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腰腹肌的力量,提高灵敏性和协调性。3、形成善于观察、思考、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果敢、顽强进取的精神以及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结

6、构教学内容时间次数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组织要求与场地开始部分一常规队列1体委整队2师生问好3队列练习:A.三面转法B.队型变换2分钟1次2次教师亲切地与学生问候教师下达口令。【设计意图】培养集体观念及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上课队形:准备部分结构一、图形跑二、徒手操 专项准备活动1、提踵练习2.游戏:压道机教学内容1分30秒4分钟1分30秒时间1次1次2次次数教师提示几个图形为学生打开思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加趣味教师示范,准确到位【设计意图】活动学生身体避免伤害。【设计意图】1、活动专门部位.2、激发兴起为顺利过渡到后面练习做准备教学过程学生以排为单位,大排头带队跑学生

7、认真做操,动作有力。学生在教师提示下认真做学生互相比谁跳的高、远学习过程学生图形跑示意图:组织要求与场地基本部分结构基本部分一、学习跪跳起1.两人一组跪跳高2.四人一组跪跳远3.上肢挥摆练习4.利用跳台练习收腿跪跳起动作方法:跪立,两臂斜上举、经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至斜上举部位制动,同时展髋、提腰,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使身体向前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起立。要点:摆臂制动与脚面、小腿压垫、提腰动作要连贯、协调,收腿快。单层小垫子教学内容重叠小垫子三层小垫子两块小垫子5.优秀生示范,组内评价二、游戏:长虫跳动作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后面同学将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组成

8、一支长虫,边喊口令边前进,行走期间队伍无断裂,动作整齐、平安抵达目的地的“长虫”为成功。20分钟时间8分钟23次23次3次35次次数34次34次34次1次教师引导学生做练习,学生散点站位练习。【设计意图】体会用脚面和小腿压垫、离垫的动作。【设计意图】体会用力压小腿和脚面的动作。教师领做,边做边提示口诀:“摆-压-提”。【设计意图】掌握挥摆臂和制动要领教师展示跪跳起挂图跪跳起技术图解:1、讲解示范动作。3、巡回指导,提示学生适时增加练习难度。要求:练习过程中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注意安全,彼此提醒。教师在四组不同厚度垫子的练习中,提示引导学生,适时给予评价。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在难度逐渐增强情况下,

9、体会完整跪跳起动作,不断挑战自己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请动作优秀学生给大家展示【设计意图】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体会自豪感,激发学生上进心。1、教师以情境法导入游戏:以“长虫去旅行”为主题,走着去,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回来时因为心情好,所以是蹦跳着回来的。2、讲解游戏规则。要求:1.中间断开了,要马上接上,否则算犯规。2.注意安全,防跌倒。【设计意图】体会游戏的乐趣,感受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平等竞争,培养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学生做练习,用心体会动作。学生做练习,与同伴交流感受。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并模仿学生练习,体会动作。学生练习,体会动作。学习过程学生练习,自评、互评。学生练习,不断体会改进动作,

10、互相欣赏。学生练习,挑战自我。优秀生展示,其他学生欣赏。学生认真听讲,积极融入情境中。学生发扬协作精神,步调一致。场地器材分布图:学生散点练习图如下:跳台收腿练习示意图如下:组织要求与场地长虫跳组织队形图:结束部分一、放松:手语操二、小结3分钟1次教师指导,与学生一起做放松活动。【设计意图】身心放松,培养审美情趣。学生放松、投入地做手语操,彼此欣赏学生散点做放松场地器材小体操垫:20块小方凳:18个录音机:一台CD盘:一张练习密度预计:35-40% 生理负荷预计课后反思五、教学效果评价设计(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评、组内互评,辅以教师评价。教师多用激励性语言,

11、对优秀生多给以展示机会,增强其自豪感,激发其他同学上进、比拼的劲头,对困难生要特别给予关照和鼓励。在跪跳高、跪跳远练习中,脚面是否放平、双脚双腿是否并拢、跳得高跳得远;从跳台上向下做跪跳起练习时,小腿和脚面是否压垫有力,两臂是否前挥摆是否有制动。2、评价标准你真棒成功了再加油手臂挥摆挥摆有力,制动平稳挥摆有力,制动较平稳挥摆幅度小,无制动脚面、小腿压垫小腿和脚面有压垫动作且有力,腾空高。小腿和脚面有向下的压垫动作,有腾空。小腿和脚面压垫无力,无腾空。(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1、你认为这节课在突破重难点方面的教学效果如何?很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了吗

12、?关注了( ) 没关注( )六、教学特色1、准备部分的热身跑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决定跑步线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了主人翁的感觉,跟以往的热身相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本课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语言激励,引导学生在组内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3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的方法。跪跳起教材传统上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让学生跪立,帮助者站在身前向上提拉其双臂,经过我的反复实践和思考,我认为这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反倒破坏了学生自身的“发力”本领,两臂挥摆的环节被生硬的破坏掉。这样会延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时间。经过实践,我总结出:“摆(摆臂)压(压垫)提(提膝)”的动作要点,即:两臂向前上方挥摆并制动脚面压垫屈髋提膝。非常易于学生记忆。4、在设计学生的练习时,逐渐增加练习难度,易于学生接受,在平稳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所以也易于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当下一个目标要求高于自己的能力时,可以选择退回到前一个目标,这种梯度的设计尊重了个体间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非常好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非常圆满地完成了本课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0 顶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