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2371724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模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B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C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多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D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

2、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呐喊等。2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做出批示:例行节约、反对浪费B我市低保条件为: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230元的居民,不论其年龄、职业、单位性质,都可以申请纳入低保范围C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王者荣耀”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3 .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

3、是中国画的特点。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BCD二、基础知识综合请你参加寻找“最美对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下列小题。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其形式短小,文辞精lin,需具备以下特点:一要上下两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4、。对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林则徐少年自题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种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呢。4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瑰宝文辞精lin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乐美,表意凝练。B“传统文化”、“读五车书”、“龙舟竞渡”、“对仗工整”都是同一短语类型。C“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与端午节有关。D“这种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呢”中的“呢”是语

5、气助词。6 . “孝”的甲骨文如图所示(上半部分是“老”的省略,代表“长发长者”;下半部分代表“子,后代”),意思是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造字本义:动词,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下列对联中能体现“孝道”的一联是( )A羔羊跪乳兽知义,黄香温席孩体情。B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C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D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7 . 班级评选出下面两则“最美对联”,你认为哪一则更美?说说理由。(1)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自题联)三、现代文阅读回家的花朵李雪峰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

6、绽开了,在春天湿漉漉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当漫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

7、的马路沿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城市的喧嚣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

8、着一层乡间水气的湿漉漉的蒲公英。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经历秋霜变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的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竹筛里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根叶间分外耀眼,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色的光泽。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

9、,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苍凉,不管脚步多么遥远,不管回家的

10、路多么漫长,不管生命多么沉浮,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一粒熟悉温热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有删改)8 . 本文标题“回家的花朵”有什么含义和作用?9 . 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或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赏析第段画线句子。(1)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2)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10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与内容上分别概括。11 . 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不管生命多么沉浮,它们都是一

11、定要飞回去的,回到一粒熟悉温热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_,_。12 . 第段中“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你认为哪些人的灵魂是不会流落的?请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

12、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释)任:推荐。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仕:指做官。13 .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14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敦

13、顾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6 . 用“/”给下面句子的断句(限断2处)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五、句子默写17 . 下列古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苍苍,白露未霜。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六、诗歌鉴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8 . 下列关于朗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体现节

14、奏美,一、二句朗读停顿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B“僵卧孤村”,失意之愁,家国之忧,在诗人心中蔓延,此处要读得沉痛、低缓。C诗人“不自哀”,不以个人处境为怀,但以同一国家为念,此处语调应该要扬起。D“戍轮台”的“戍”字应重读,用来强调诗人渴望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19 . 请赏析“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的表达效果。七、名著阅读20 .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1)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埃德加斯洛1936年6月至10月深入延安,深入,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2)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

15、更好的前行。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说说对你未来人生之路的启示。八、综合性学习21 . 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新华网郑州8月31日电 2016年8月31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自2016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按照坚持政府主导、梯次有序推进、分类分级实施、强化兴趣引导、严格质量把关等基本原则,采取戏曲演出、戏曲教育、戏曲实践等形式,分“三步走”逐步推开,力争三年内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校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目标。据悉,郑州市已将“戏曲进校园”活动纳入学生美育提升工程,并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