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36233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容药剂学期末论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选题(2道):1使用化妆品的主要目的有哪些?(1)因为爱美而化妆,女为悦己者容;(2)遮住影响美丽的瑕疵;(3)因为工作的需要。2紫外线有哪三个区段?分别有什么危害?常用的防晒剂有哪些?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种适合海边游泳用防晒油和防晒霜。(1)紫外线可分为三个区段:UVA(波长380315奈米)、UVB(波长315280奈米)、UVC(波长少于280奈米)(2)危害:UVA可以深入皮肤,刺激黑色素的增加,使我们的肤色变成古铜色;UVB对肌肤的伤害性比较严重,可以灼伤皮肤;UVC含有最高的能量,对身体也会造成直接的伤害。(3)常用防晒剂有如下几种:物理防晒剂-紫外线散射剂TiO2或ZnO直径约

2、为150nm或更小,可反射和散射紫外线,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这类粉体经表面处理后较易加入防晒制品,形成稳定的乳化体,可单独或与其它防晒剂复配使用,化学惰性使用安全。化学防晒剂-紫外线吸收剂具有光化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府辐照下会发生光降解作用,能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避免紫外线的直接损伤,最常用的是UVB吸收剂辛基甲氧基肉桂酸酯和UVA吸收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二者复配使用具有较宽的紫外线吸收波段。防晒剂具有预防紫外线诱发皮肤癌的作用,预防皮肤出现皱纹和皮肤老化的作用与防晒剂引起的皮肤过敏和微量的雌激素活性相比,其利大于弊。据欧盟(EO)化妆品顾问委员会的报告

3、,目前批准的防晒剂的作用只有增强10万倍才会引起对人体的激素作用。植物性防晒剂的流行最新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提取物有不同程度UVA/UVB的吸收作用,可作抗辐射的防护剂,其中的低分子量醇能清除过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剂,达到对紫外线的吸收和降解作用,从而具有防晒黑和防晒伤双重功效,且对皮肤的刺激性和副作用小,因其油腻感小,感觉也舒服得多。一般生物防晒品的防晒指数只有1020,但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外出时的防晒要求。如海藻提取物能减少晒伤细胞生成,芦荟提取液能消除炎症,橄榄树叶提取物所含的齐墩果酸酮能抗自由基,增加皮肤对阳光的耐受能力等。(4)水宝宝spf50防晒霜同时拥有UVA/UVB两种防护。同时拥有轻微

4、水效果,能潜在水里10分钟后还能提供100% 保护。温和、不刺激、不过敏,易敏感的皮肤都可以放心使用,不粘腻。可选题(3道):11. 牙膏的主要成分有哪些?牙膏是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它特殊成分构成的。 (1)、摩擦剂 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 碳酸钙(CaCO3):碳酸钙有重质和轻质两种,重质碳酸钙是将岩石中的石灰岩和方解石粉碎、研磨、精制而成。轻质碳酸钙是将钙盐溶于盐酸中,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沉淀。轻质碳酸钙颗粒细,比重轻,可用于牙膏。 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二水盐CaHPO42H2O和磷酸氢钙无水盐CaHPO4):磷酸氢钙分为二分子水的二水盐和无水盐两

5、种。二水盐和其他成分有良好的混合性,但由于无水盐硬度高,摩擦力强,因此在特制除烟迹的牙膏中,可在二水盐中混入510无水盐。 焦磷酸钙(Ca2P2O7):焦磷酸钙是将磷酸氢钙高温处理而得到的。由于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生反应,故可用作含氟牙膏的基料。 水合硅酸(SiO2nH2O):水合硅酸是非常细的白色微粒,可用于透明牙膏中。另外,由于其比容大,可作牙膏的增量剂和增粘剂使用。 氢氧化铝A1(OH)3:氢氧化铝的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 (2)、湿润剂 湿润剂可防止牙膏在软管中固化变硬,并使膏体具有光泽等效能。用于牙膏中的湿润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多种

6、。 (3)、表面活性剂 为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中性洗涤剂月桂醇磺酸钠。能快速发泡,既能发泡沫,又能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牙膏用的表面活性剂纯度要求很高,不能有异味,一般用量为2。 (4)、粘合剂 为使牙膏中配料分散均匀,可使用粘合剂,如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及其衍生物、角叉菜、海藻酸钠等多种物质。 (5)、香料 牙膏用香料主要是薄荷,它是赋予牙膏凉爽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薄荷类又分为薄荷醇(薄荷脑)、薄荷油、薄荷等多种物质,以及由其派生出来的香料。此外,还可使用水果类香精,如柑橘类香料等,但作为牙膏香料来说是有严格限制的。 (6)、甜味剂 为改善牙膏的口感,牙膏中加了少量糖精。

7、由于用作湿润剂的甘油等也具有甜味,故糖精的配用量一般为o01o1。也可用木糖醇做甜味剂。 (7)、其他特殊成分 为了防治口腔疾病,有的牙膏中还加入了一些特殊成分:为除去口臭常在牙膏中加入双氧代苯基二胍基己烷和柏醇等杀菌剂,铜叶绿酸对防止口臭亦有一定功效。防治龋齿可加入氟化合物,既能抑制口腔中残留物发酵,又使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强化。从安全性来考虑,牙膏中氟含量规定在1ooo微克以下。在钦用含氟天然水的人群中,龋齿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饮用含氟量高的水,牙齿表面会形成白浊状(斑状齿),反而使齿质变脆。 12面膜有哪些优、缺点?不同材质面膜的优缺点:(1)材质:不织布优点:能吸附大量精华液,并且不容易滴

8、落;缺点:敷得过久时,反而会将肌肤的水分吸走。(2)材质:棉布优点:疏适度、透气度都很良好,不容易导致敏感;缺点:吸附力不足,稍一走动精华液就容易滴落(3)材质:果冻优点:有清凉触感并且相当贴合,营养成分容易吸收;缺点:保湿效果较不明显,撕除时容易拉扯肌肤。(4) 材质:生物纤维优点:纤维细致,营养成份能渗入到细小的皮沟和皮丘;缺点:有许多仿冒品,认明半透明及QQ质地才是正货。(5) 材质:需水洗胶状优点:可依肤质或心情调整用量,想涂哪里就涂哪里;缺点:敷上后10-15分钟需要用水洗净,较为麻烦。(6) 材质:需撕除糊状优点:对于去角质、清除深层污垢的功效相当良好;缺点:等干燥时不能有表情,否

9、则容易有皱纹产生。18. 持久型染发化妆品的作用原理是怎样的?其组成如何? (1)永久染发剂的作用原理:通常我们以苯、萘、蒽等芳环或杂环为基本原料,经有机合成引入磺酸基、羟基、羟烷基、硝基、氨基等取代基而得到合成染料。这些反应中所生成的各种中间产物称为染料中间体2,可分为苯系中间体、萘系中间体和蒽醌系中间体, 而永久染发剂使用的是苯系中间体。永久染发剂染发时,将染料中间体与显色剂(即氧化剂)混合涂于头发上,让它们在头发内部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所需色泽。由于染发过程中借助于氧化剂来显色,因此永久染发剂也称为氧化型染发剂。(2)氧化型染发剂的组成:市售的氧化型染发剂有多种剂型,如粉状、液状、膏状及

10、染发香波等,而将含染料中间体的染料基质与含氧化剂的基质分装的两瓶染发剂最为常见。这种染发剂在使用时,只需将两剂等量混合使用后均匀涂在头发上即可达到染发的目的。染料基质染料基质由染料中间体和其基质(即载体)组成。可通过改变染料中间体的种类和用量来控制染出的颜色。以一种黑色染发剂的配方为例,其染料中间体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氨基苯酚、2,4二氨基苯甲醚、4硝基邻苯二胺,用量分别为1.56%、0.20%、0.48%、0.78%、0.02%。基质大致相同,主要含有以下成分: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既可起到分散、渗透、发泡的作用,又可具有清洁的作用。黑色染发剂中含油酸2

11、0,油醇15。溶剂:染发中间体需要适当的溶剂来溶解。常用溶剂为低碳醇、多元醇、多元醇醚,例如乙醇、丙二醇、异丙醇、甘油、山梨醇、二乙二醇乙醚。其中甘油、丙二醇等具有保湿作用,乙醇和异丙醇能促进染料对头发的渗透作用。丙二醇和异丙醇的常用量分别为12、10。抗氧剂:阻滞染料中间体被空气氧化而部分失效,广泛使用亚硫酸钠,用量一般不超过0.5。增稠剂:具有增稠作用,使染发剂易于附着于头发上,也具有稳定泡沫等作用。一般使用纤维素、高碳醇,用量为1.0。抑制剂(又称氧化减缓剂):减缓染发剂与氧化剂反应的速率,使染料中间体有充分的时间渗透、扩散,然后再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锁闭在头发内的大分子化合物而显色。常用

12、多元酚及其类似物,一般用量为0.5。碱剂:使头发柔软和膨胀,有利于染料中间体分子渗透,并且能提高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最常用的碱是氨水,也可采用有机胺如乙醇胺、烷基酚胺等,或用它们部分代替氨水。通常加入适量碱剂将pH值调至910.5时,染发效果较好。螯合剂:染料及其基质中含有的微量重金属会催化过氧化物的分解,加速染料中间体的自动氧化,影响染发的效果。螯合剂可消除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常用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用量为0.20.5。香精:掩盖某些组分(如碱剂)的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并在染后的头发上留下芬芳的香气。避免使用醛类香精,以防止醛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或被氧化剂氧化为羧酸而改变气味。用量一般为0.30.5。氧化剂基质氧化剂是氧化型染发剂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通常使用过氧化氢(含量6),pH控制为34,并加入防止过氧化氢分解的稳定剂非那西汀、磷酸氢钠等(用量0.5)。由于过氧化氢易分解,因此氧化剂基质与染料基质需要分别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