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35480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56700.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依据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4、施工图5、根据现场勘察、施工验收规范及规程、业主要求等进行编制。二、工程概况:1、 本工程为年产5万吨环保装备制造项目A、B、C车间土建及室外工程的西堆场、北堆场、厂区道路。2、 混凝土路面工程做法:整个厂区新建路面7300m,下铺300mm砂砾石,上做200mm厚C30混凝土路面。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技术人员会审图纸,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工艺,然后分别对各部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测量工程师做好施工放样工作。实验室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工作,材料部门已准备槽钢

2、、模板及其它小型机械,技术人员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及时进行。(2)材料及主要机具1、商品混凝土: 商品砼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现场坍落度要求1518cm。商砼站已联系好并签定合同,其中明确所有我方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检查输送泵运转正常。2、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注完毕延续时间不超过120min,混凝土不得产生分层、离析或初凝现象。3、主要机具:汽车泵、15T压路机、打夯机、50振捣棒、抹光机、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锹、切缝机、钢丝刷等.(3)人员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交底并明确人员责任及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指挥1现场指挥调度2木工2模

3、板支拆、设置槽钢3混凝土工4平仓、振捣4机械操作工2抹光操作5测量工1槽钢、地面平整度控制6电工1负责现场动力照明用电7力 工4场地平整、混凝土养护及成品防护四、主要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准备工作地基处理铺砂砾石施工模板支护砼运输砼摊铺砼振捣抹光机提浆抹光砼拉毛砼养生锯缝、填缝成品保护(2)地基处理 1、地基施工时,首先要求清除所有杂填土,且超挖至路面标高以下690mm,用15T压路机碾压3遍,压路机行驶速度2025米/分钟,轮迹互相搭接2030cm.每层碾压结束,用环刀土工试验,确保基土压实度大于0.94。厂房边角压路机无法到达处,用打夯机夯实。2、下部铺设天然砂砾石,厚度300mm,拌和均

4、匀铺设后,覆盖碎石层采用15T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系数0.94,按要求取样实验。(3)定位放线及支侧模1、施工顺序为龙门吊南侧及龙门吊北侧路面交叉施工,最后是龙门吊西侧路面施工.每个区段内横向(30m)隔跨支模,从而做到隔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作为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侧模使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路面外模使用路牙或龙门吊基础做模板,内模采用25槽钢。2、施工定位放线重点在于控制槽钢侧模的标高,混凝土设计厚度260mm,使用槽钢做侧模,具体做法为事先做好50钢管(或20螺纹钢)支架,间距不大于2000mm,用DS3水平仪进行抄测,以控制标高。安装模板

5、前应挂通线,按挂线位置把侧模板放在基层上,初步固定其位置,用水准仪检查模板顶部标高是否附合设计要求(可略高12mm),并检查模板是否平直,待侧模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钢筋钉入地面下与侧模点焊使槽钢水平固定,再在槽钢下方用横向钢筋点焊与立筋和槽钢上,使其纵向固定。从而到达严格控制侧模标高的要求。3、模板与混凝土拌合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4。在现场随时加水以提高塌落度的做法是绝对禁止的. (5)混凝土的摊铺1、混凝土采用跳仓浇筑,施工缝应结合伸缩缝一起设置。本工程分龙门吊南侧和龙门吊北侧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内纵向间距30m隔跨支模,分别对两区域交错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第一次

6、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作为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侧模进行第二此混凝土的浇筑。2、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砼的拌和根据设计的配合比拌制,直接浇筑坍落度控制在进场时150mm,泵送混凝土160mm。由混凝土罐车运至厂房内,将混凝土自卸入模,出料及铺筑时卸料高度必须控制在1.5米以内,以免产生离析,若发现离析,应重新搅拌。3、混凝土的摊铺采用纵向分条的方法施工,纵向分条的宽度与分隔缝同宽。摊铺从端部开始。当混凝土拌和物倒入模内时,卸料要集中,速度慢,虚厚高出模板2cm左右,必要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纵横断面符合要求。摊铺混凝土时应连续摊铺,不得中断。(6)混凝土的振捣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振

7、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2、混凝土表面提浆(采用振动棒)需及时进行,应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浆头覆盖掉露头的石子。3、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7)混凝土的抹光1、混凝土整平、振实后,静停2左右(视气温、混凝土坍落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使混凝土处在临界初凝期,其判定方法是:脚踩到上面有脚印下沉5mm.2、抹光机表面提浆、搓毛、压实:用抹光机在混凝土面上粗抹一、二遍进行提浆、搓毛、压实。3、采用抹光机开始抹面上工作均匀反复抹光压实,每抹一遍结束后,要待砼表面水分蒸发后再进行下一次打抹.4、若遇局部表面有不太平整,应立即先进行人补浆抹平,再进行机械抹面。5、待整个

8、面层抹平压实,调出原浆后即视为粗抹完成,且粗抹工作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后不久完成。6、平整度复核,机械抹光后用靠尺进行检查,以保证面层的平整度,在不平整的地方,还需用手工加工修补抹平。(8)混凝土的拉毛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路面在抹光后,板面应进行拉毛,可采用钢丝刷或排笔,使板面具有明显的横向纹理,深度约0.6-0.8mm。(9)养护1、面层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喷洒养护,薄膜或草包养护,保持表面湿润,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以上停止养护,一般不少于14天,正常保养周期28天,时间越长越好。2、绝对不能出现部分地坪裸露在外,上面既无薄膜,又不洒水的情况。(10)地坪缝的处理:1、 路面采用跳仓浇筑,

9、纵向最大间距不超过30米,相邻的仓分期浇筑。2、 施工缝:缝内填料应富有弹性的沥青混合料,可用石油沥青、锯未、石棉料,其重量比为8:1:1。3、 切缝:宽度23mm,深度可根据铺设混凝土的厚度而定。切缝间距6*6米。4、 切缝时间视气温而定,正常情况下在浇筑后1天左右切割,也可按混凝土强度发展到C10时切割.5、 地坪与墙、龙门吊等之间采用厚度为10mm泡沫板隔离。泡沫板须高出预计地坪约2cm。地坪施工完成后除去高出部分。五、成品保护1、提高成品质量保护意识,明确各工种对上道工序质量的保护责任及本工序工程的防护,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应有必要的交接手续,以明确各方的责任.2、在施工前需用塑料薄膜对

10、龙门吊、门卫室彩板房进行维护,做好成品保护。3、相邻板块施工注意成品保护,其施工间隔应为前期施工路面满足一定强度,一般可为35天。4、抹面施工时,操作人员要脚穿网格鞋.在养护期间,当面层砼强度达到1。2MPa,严禁上人。5、养护期间,严禁踩踏或堆放物品,养护7天后方可掀开薄膜,并应有人看管,做好后期防护工作.6、施工现场设置围护栏杆,并设专人看护。六、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1、各类现浇整体面层的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2、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面层,其质量尚应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4、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表面的水泥浆要及时清理,以

11、免造成标高超高,随时检查混凝土的上标高.5、混凝土的振捣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不得出现漏振和过振的现象。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设专人检查混凝土上表面的平整度,检查工具为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8、填缝时必须遗留的土壤,锯未等杂物清除干净后,再灌入沥青混合料.9、质量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表面平整度70控制在3以内其它不能5用2m靠尺和楔尺检查2缝格平直3mm拉5m线用钢尺检查3其 他1)、地面分隔缝平齐、顺直,分隔缝两侧地面无其他裂缝。2)、混凝土表面无明显裂缝.3)、与现有路面衔接时,注意平顺相接。七、安全管理措施除严格贯彻执行国

12、家颁发的建筑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各项安全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安全措施.1、工人入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操作前进行安全交底。2、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教育,操作前进行安全交底。3、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并派电工跟班作业。4、合理布置电源、电线网络,各种电源线应使用绝缘线,并不允许直接固定在钢管和钢模板上。5、现场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位置保护接地或接零,并必须安装触电保护器,现场使用的电箱、闸刀、触电漏保器必须编号,严格按三级保护用电,做到单机,单触电漏保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6、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定机、定人、定岗位,使用前由机电员负责验收工作,机械使用专人操作,定期维护、保养、做好运转记录。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