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33932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方涛动 和沃克环流厄尔尼诺指的是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相隔几年才发生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半 年以上的大范围海表温度异常现象;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平面气压的 一种反相关关系。太平洋两侧大气的这种反相关关系,与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又有 极为密切的联系。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对风场、降水以及天气的其他方面有重 要影响。当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温升高时,西部的海温往往会下降,温度升高的海水 又使其上方大气压力减小,温度下降的海水则使其上方大气压力增加,这样,赤道 太平洋上空气压与正常情况相比,就会东边降低西边升高,南方涛动指数减小成为 负指数;反之,南方涛动指数值则上升为正指数。鉴于厄尔尼诺(EN)与

2、南方涛动(SO)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科学家把它们统称 ENSO。南方涛动(SouthernOscillation),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 现象。主要指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即东南太 平洋气压偏高时印度洋及印尼地区气压偏低,反之亦然。详细解释为: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当太平洋 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 有反向的变化。其最大正相关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低压区;最大 负相关中心位于东南太平洋高压区,在东北太平洋亦有一较大的负相关区。因此塔 希提(148?05W,

3、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与达尔文(130?59E, 12?20S)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称 为 SOI。当出现低SOI时,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伴随出现异常增暖。由于低SOI与高ENI(厄尔尼诺指数)相互联系,故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 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 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 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 两

4、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 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 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 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 动。SO 是热带印度洋到东南太平洋区域在日界线东西两侧海平面气压反相关的年际振荡,伴随着SO,热带太平洋东西方向的气压梯度距平与纬向风距平做相应振荡。南方涛动指数关于南方涛动指数(SOI),气象学上用南太平洋大溪地与达尔文两地的气压差来 衡量,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活

5、跃程度.南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负值,该年有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地,如果南方涛动 指数出现持续性的正值,该年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也就是拉尼娜现象南方涛动指数 SouthernOscillationIndex(SOI) 根据沃克的南方涛动理论,科学家选取塔希提站代表东南太平洋,选取达尔文 站代表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两个测站的海平面气压差值进行 处理后得到了一个用于衡量南方涛动强弱的指数,称为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Oscillationindex),用SOI来表示。这个指数有效地反映了太平洋东西 两侧气压增强和减弱的演变情况。当这个指数为正值时,表明塔希提比达尔文气压 偏高的程

6、度超过了正常情况,也就是东西太平洋气压差增大;当这个指数为负值 时,则表明东西太平洋气压差减小。当负值极其低时,两地的气压则可能已发生了 逆转,也就是达尔文站实际气压超过了塔希提站。南方涛动指数(SOI),气象学上用 南太平洋大溪地与达尔文两地的气压差来衡量,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活跃程度.具 体关系是:南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负值,该年有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地,如果南 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正值,该年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也就是拉尼娜现象。沃克爵 士和南方涛动【天气在线】英国数学家和气象学家吉尔伯特.沃克爵士(SirGilbertThomasWalker,1868T958)中学时就对数学和力学表现出浓

7、厚的兴 趣。中学毕业后,沃克获得数学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毕业后留 校任教,后升至讲师。因其在理论和应用数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1904 年沃克 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03 年沃克离开大学,次年被任命为印度气象局局长。这项任命在当时有点出 人意料,因为沃克是个数学家,而非气象学家。实际上,这是印度气象局前任局长 约翰艾略特(JohnElio t)的主意。他选沃克作为他的继任者的理由是,他觉得气象 局局长应该由一个有很强数学背景的人担当。印度季风对印度人民的生活影响极大。如果印度季风异常弱,季风雨量少,出 现干旱,或者季风雨特多导致洪灾,粮食都会严重减产,接着就会出现饥荒。1900年印

8、度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因此,季风的预报对印度人民的生活 1899- 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随后的 21 年里,沃克便投入了季风年际变化的预报 和全球天气的研究。1924 年沃克离任后回到英国。为表彰他在领导印度气象局中的杰出成就,英国 国王授予沃克爵士之位。随后他进入伦敦大学,成为帝国理工学院的气象学教授, 继续从事世界天气的研究。在对印度季风年际变化的研究中,沃克发现印度季风的变化和全球天气有某种 关联。他从历史天气记录中找出南美州的一些降雨型并将其同海温变化相联系。他 还发现东、西太平洋的一些测站(如东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和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气 压有联系。他注意到东太平洋测站的气压上升,西太

9、平洋测站的气压会下降,反之 亦然。1928 年在向皇家气象学会提交的一篇论文中,沃克将这种跷跷板式的气压 型定义为南方涛动(SouthernOscillation),还给出了测量两个地区之间的气压差 的尺度。他观测得到,每当气压东高西低时,印度的季风雨量就会很大。而东西气 压差异不大时,雨量则很小,甚至无雨。此外,沃克的研究还指出干旱条件不仅袭 击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还会袭击非洲的次撒哈拉沙漠地带,与此同时, 加拿大则可能出现暖冬。沃克相信,这些不同的天气事件实际上是同一现象的不同 组成成分。后来的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对南方涛动的进一步研究进入低潮。其中最主 要的原因是1930 年到 1950 年之间,表征南方涛动的气候信号较弱,同以前相比非 常不明显,人们对此的研究热情自然不高。直到 1960年雅各布.皮叶克尼斯 (JacobBjerknes)对厄尔尼诺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时,人们才又对南方涛动发生了兴趣。皮叶克尼斯发现热带太平洋存在一种大气环流型。此环流型的 发现,第一次将南方涛动与海表温度联系了起来。为了纪念沃克爵士的开创性工 作,比耶克尼斯把这个环流命名为沃克环流。MSN 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