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336656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格力能走多远?中外管理第九期 封面文章很多优秀中国制造业企业,都是中国巨龙的脊梁。这其中,格力绝对算是名副其实的一家。走过22年历程的格力,在空调核心技术上,不仅打破了外企的垄断,更在很多技术上实现了中国企业“零的突破”。不过,格力每每成为媒体焦点,并非仅因为技术,更与一位与格力画等号的商界木兰息息相关。早在任格力电器总裁时,董明珠便以所谓“偏执霸气”,常常“语惊四座”而闻名。而在2012年5月25日,58岁的她正式独挑大梁,身兼格力集团董事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及总裁三职。格力由此正式进入“董明珠时代”。在外界眼中,格力的“人”似乎压过了“制”。不过整整一年过去了,更加集权后的

2、格力,并未如外界所猜测的那样,充满高压与人治的味道,反倒到处充满有序和融洽的韵味。面对中外管理,营销起家的董明珠,反而一直强调:“企业管理比市场营销重要100倍!”“过硬的产品和技术才是企业的根本。”履新当年,董明珠便将格力电器推上全国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单一家电上市企业之位。随即,她又提出未来五年格力达到2000亿元销售额的宏大目标。从销售额上,等于五年后再造出一个格力。其底气何在?董明珠给出的答案是:企业文化和核心技术。“22年来,格力的实干文化、诚信文化不会因为权力的交替而有所变化。”她对中外管理自信地表示。果真如此吗?在浮躁的商业社会中,格力这个制造业巨头所坚持的专业化道路,所建立的

3、渠道帝国,所坚守的“工业精神”,究竟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优势?格力可见的未来是否能与时代始终同步?(孙春艳)格力行走在22年与100年之间整整100年前,福特因为执著的“工业精神”而成功地为美国进而为全世界“装上了车轮子”;100年后,格力也在用自己的“工业精神”缔造“世界最大的空调帝国”。2008年,曾有媒体记者问时任格力电器总裁的董明珠:你可以一个人来面对格力、领导格力吗?她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有点儿突然,因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尽管如此,这一天还是来了。2012年5月25日起,董明珠独挑大梁,身兼格力集团董事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及总裁三职,格力电器公司创始人、原董事长朱江洪正式

4、交出权杖。格力由“朱董时代”正式进入“高度集权”的“董明珠时代”。2013年7月18日,当中外管理问及权力交接的感受时,一身墨绿纱裙、知性而典雅的董明珠浅浅一笑:“我感觉没什么,自2001年起我就开始担任格力总经理,这种更替很自然,不会导致公司发生很大变化。”变化自然是有的。上任伊始,这位“铁娘子”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2年,格力电器突破1000亿元销售大关,成为全国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单一家电上市企业。一向霸气十足的董明珠随即提出:未来5年实现2000亿元的宏大目标。从销售额看,等于5年后要再造出一个格力。正如董明珠在第二本自传行棋无悔中所说:“我希望有一天能超过朱总,我相信他也希望我

5、能超过他”不过此时外界的担忧与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已有22年发展历史的格力,凭什么5年翻番?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这家空调产销量连续18年位居中国第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的行业巨霸,能否再续传奇?一直在专业化道路上大步前行的格力,是否会遭遇行业天花板,而选择多元化经营?从业务员做起,以“营销女皇”著称的董明珠,能否如朱江洪那样长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一向有“走过的地方不长草”之誉、自称“永远不会犯错”的董明珠,一如既往地无惧外界的质疑。实际上,早在2001年升任格力电器总经理时,她就确立了“打造百年企业”的发展目标。在董明珠看来,而今的格力正站在22年与100年的发展节点之间。“格力一直在打地基,还没

6、有开始盖房子。地基打得实,才能保证房子盖得好盖得高,这也许需要三代以上格力人的努力。”董明珠对中外管理说。她所说的地基,是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文化沉淀。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掌舵早些年,谁能想到,1991年在拱北将军山下北岭的一片荒地上艰难起步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能从产量不足2万台的空调小厂,一跃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进入格力电器总部,宽敞明亮的办公楼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格力倡导的“三公”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与“三讲”讲真话,干实事;讲原则,办好事;讲奉献,成大事等标语。接待我们的市场部新闻公关员凌勉婧称,这座在2003年兴建的总部大楼已经不够用,只能将二楼平台全部改造成

7、会议室。“这几年格力发展太快了。”2011年世界上第一台高速大功率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问世,R290环保冷媒空调、无稀土变频压缩机、双级变频压缩机等多项技术一直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改写了空调行业百年历史。2012年格力电器以14.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央空调销售冠军,首次打败外资品牌而在宏观经济下行、市场低迷的当下,格力各组飘红数据放在一起,更让行业艳羡2012年8月至今,格力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有率持续超过50%,稳居半壁江山;格力产品(包括自主品牌和OEM产品)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格力用户超过2.5亿一直以来,朱江洪、董明珠是家电业知名的黄金搭档。创始人朱江洪稳健仁厚,主抓质

8、量管理和技术开发;董明珠偏执霸气,主抓营销和市场。多年来,格力内部流传一句话:“跟着朱江洪,格力不会穷;跟着董明珠,格力不会输。”两人的搭班使格力犹如一匹行业骏马,势不可挡。难怪竞争对手会说:这两个人要是吵架,或者生病,或有一个人退休就好了。如其所愿,朱江洪正式退休了。但这对格力到底影响几何呢?在采访中,员工的反应是,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将继续做大做强,“工作得更加劲才行,因为董明珠不如朱江洪那样好说话,她挑剔而且追求完美,要求也更加严格”。如果再将董明珠仅仅定位于营销高手,显然已经太低估她了。其实早在几年前,董明珠就提出:企业管理比营销重要100倍。“大家认为,我重视营销,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

9、。我从2001年担任格力总经理以来,就转向重视制度和团队建设了。”董明珠对中外管理说,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出一种饱经商战的淡定、释然。也许在多年的营销之路上,她比谁都深谙过硬的产品才是根本这个道理。“她经常半夜给我打电话,说热水器能不能这样用户会更满意,这个能不能实现?”主抓技术的珠海格力电器总裁助理、副总工程师谭建明对中外管理表示。自从董明珠正式接任董事长以来,她将一线市场的声音结合自己的方向性判断,直接明确到产品的设计上。比如对格力的拳头产品U尊系列,董明珠直接提出要求产品外壳无缝感,将外壳0.8毫米的缝隙指标减到0.3毫米。这一“苛刻”的要求加上其他对产品内部设计的原创性要求,导致该产品

10、面市比既定计划推迟了半年。但一经推出,即获得市场一致好评。跟随者若想模仿,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她上任以来,技术和研发部门的压力陡增,不过市场证明,让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把控前进方向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消费者需求。”谭建明说。正是因为董明珠不是技术出身,所以她没有太多条条框框,要结果不管过程,反倒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设计和创新得以实现。其实,早在2009年一篇董明珠:从营销铁娘子到技术狂人的报道里就称,在她看来,技术与营销也有着共同之处,就是都需要偏执精神。不同之处在于,营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轰轰烈烈的大路,而技术则是一条前景清晰但漫长无比的寂寞之路。格力电器的研发投入不设上限,2011年

11、达30亿元,2012年更达40亿元。只要觉得需要就投入,且不急于求成。格力倡导的是,哪怕证明一条研发思路是不可行的,也是有价值的。以其2011年年底正式下线的我国首台中央空调领域的直流变频离心机组为例,这一不仅打破了外资品牌垄断,还直接节省能耗40%以上的研发成果,是格力研发人员经过10年的摸索和大量投入换来的。人才培养,格力新引擎29岁的湖南小伙曹祥云,早在2005年还是格力电器成品库叉车工时,参加央视想挑战吗,曾两次夺得全国叉车冠军,并创下3分钟内用叉车开30个啤酒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名符其实的“叉车王中王”。这项“绝活”可不是练着玩的,而是与提高叉车司机的工作精准度息息相关。而曹祥云早

12、已能把叉车运用得像自己的双手一样灵活。因技术过硬、爱岗敬业,他曾获得“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和“珠海市十佳员工”等多个称号。根据格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凡是在每年8-11月生产淡季的技术大比拼中获得前三名的打工者,都可以转为格力的正式员工。2008年12月曹祥云正式转正,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翻番,月收入达6000多元。他现在负责整个成品库叉车工人的管理,帮大家一起提高技能。像曹祥云这样的草根创新型人才在格力8万员工中,不胜枚举。作为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格力重视“草根创新”,把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从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格力就提供各种平台帮助其向“技术型工人”转变。导师制度是其策略之一。格力

13、为每一位新员工指定一名导师,协助指导新员工了解工作相关事务,使新员工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岗位。七层高的格力培训大楼里,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虽然如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一样,格力员工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使一大批适婚男青年面临抉择,而这非企业自身能解决的。但格力显然已经在尽其所能。在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的格力康乐园员工社区里,园林郁郁葱葱,景观错落有致,超大规模的游泳池一汪碧水。格力给员工提供单身宿舍、夫妻过渡房等。足球场、篮球场、图书馆、游泳池、医院等一应俱全,夫妻过渡房内电视、冰箱、空调等基本配置也是样样齐备。不少工人在这里结婚生子,一到周末,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一派生机。2012年,董明

14、珠成为格力董事长后,更开始大力推进斥资4亿元的康乐园二期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人一居室”工程康乐园单身宿舍现在是六人一间,目前在建的格力康乐园二期建成后将实现一人一间。“管理的精髓在于,让每个员工都热爱企业;支撑一个百年企业的体系,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而是关怀人的文化。”“在营业收入800亿元时,格力员工数就达8万人,1200亿时还是8万人,人均效益超过100万元。”格力电器市场部新闻媒介科科长蒋育新对中外管理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制造的主要竞争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但数据显示,中国企业90%的质量问题都是员工的“有心之失”。没有员工的幸福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是无精益品质可言的。“螺丝没拧紧,或者在

15、产品把关上搞点小动作,最终反映到产品上送到消费者手中,都是大事。”蒋育新说。硬币需要两面,在大力推进员工关怀的同时,格力同时也不乏铁腕。恩威并施、严爱并举,是其显著特点。“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打造成一个透明度非常高的制度型企业,让每个人在制度的阳光下,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董明珠对中外管理说。在她看来,最容易犯错误的,永远是拥有权力的人,因此对于领导岗位最重要的不是信任,而是监督。格力那项引起争议的制度自2012年10月起,1000多名党员佩戴党徽上班,正是源于此。格力常年设有总裁信箱,每位员工都可以直接向总裁举报自己身边的以权压人事件,该信箱定期有人处理。据了解,格力内部流传这样一句话:“

16、凡发现以权压人的干部,斩立决。”当然,格力有相对严格和谨慎的尽职调查系统,即“三堂会审”制度。接到重要的群众举报后,企业管理部、法务部和审计部要分别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根据调查实情予以处理。这种铁腕政策和企业一把手的风格息息相关。董明珠本人就是从业务员、部长一步步走到总经理、董事长的位置,深谙公正公平公开的底蕴和力量。在格力内部不允许送礼,狠刹吃喝风。不少领导干部说,他们连董明珠家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在这里,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最重要的。正因此,格力才吸引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专才,有家电行业“黄埔军校”之称。格力流传着一个故事,即国内某空调制造商老板曾亲自带领猎头盘踞在珠海达一个月之久,希望从格力电器挖一批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但最终一无所获。“格力人才队伍是在格力企业文化的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