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课程纲要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课程纲要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一、 一般项目1、学校名称:2、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3、 设计教师:4、 日期:5、适用年级:七年级6、 授课课时:35课时二、 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1)课程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2)课程具体目标知识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详细的课程目标如下1)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a) 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区别他们的区别;b)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c)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d)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2)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a)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b)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提
4、供的基本条件c)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d)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e)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f) 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g) 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h)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i)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a)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b)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c)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d)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e)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f) 阐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主要不同点g) 运用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4)
5、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a) 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b) 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c)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d)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e) 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核中f) 认同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物体内特定的物质g)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h) 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5)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a) 说出组织的概念,识别人体的四种组织b) 说明人体的层次结构:细胞、组织、
6、器官、系统、个体c)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d)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e) 说明植物体的层次结构f) 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6)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a) 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b) 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查询到的有关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c)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的关系7)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a)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b)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c)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
7、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d) 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e)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f) 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8)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a) 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b) 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c) 运用实验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调查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 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e) 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f) 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g) 概述花的主要结构h)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9)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a) 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b)
8、 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c) 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d) 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e) 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f) 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g) 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h) 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i) 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10)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制造者a)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c)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d)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d)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e)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11)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a)归纳出光
9、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b)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c)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2、课程内容:本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发展目标教学中的重难点主要如下所示:单元序号单元名称单元重点单元难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举例说出生物的特征2、熟悉调查的一般方法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5、生态系统的组成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2、试着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区分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及分别制作动植物细胞的过程3、初步学会绘
10、制动植物细胞简图的技能4、掌握细胞中的两种能量转换器5、区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明白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并能独立完成相关试题2、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区分细胞和细胞的不同3、在观察中可以区分开动物和植物细胞4、清楚能量转换器的转化能量的过程5、可以独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区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相关特征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3、了解根的生长,芽的结构4、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5、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6、熟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1、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2、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3、在探究“幼根的生长”实验中,耐心、细致
11、、求实第完成测量和解读实验数据的工作4、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5、气孔的作用机制6、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课程实施单元序号学习主题课堂流程学习方法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首先通过图片来了解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通过调查尝试将生物分类。最后则通过知道生物圈的概念,明白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法、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等来了解本单元内容6课时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先通过显微镜的一些使用和观察来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尔后通过类比汽车发动机来讲解能量转换器的原理,最后通过视频来明白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观察法、合作法等等12课时第三
12、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先运用大量的图片来区分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一些相关特征,接着通过实验来认识种子的结构,然后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了解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也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知道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和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实验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联想实际法等等,本单元最常用的是实验法17课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我会穿插运用下列方法:朗读 复述 讲故事 师生谈话 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等等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习收集和分析资料: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拜访有关人士的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己自学课本,解决相关的问题
13、。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探究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4、课程评价:(1)评价内容: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2)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册课本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校评价:可以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特长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评价。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头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等活动后对学生的口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