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232238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1新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期末卷1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A冶炼并铸造青铜器皿B用巨石筑金字塔C磨制玉石饰品D在甲骨上刻字【考点】什么是化学【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冶炼青铜器皿的过程中需要从铜矿石中冶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巨石筑金字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磨制玉石饰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在甲骨上刻字的过程中没有

2、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做玻璃刀金刚石硬度大B石墨做电池电极石墨很软C不锈钢做水壶不锈钢有导热性D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钛合金抗腐蚀性强【考点】碳的单质【难度】易【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刚石硬度大,决定了金刚石可做玻璃刀,故A正确;B、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决定了石墨用做电池电极,故B错误;C、不锈钢有导热性,决定了不锈钢可制作水壶,故C正

3、确;D、钛合金抗腐蚀性强,决定了钛合金可制造船舶设备,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基础3下列各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干冰、盐酸B红磷、食盐、石油C水银、蒸馏水、天然气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考点】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冰是氧化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红磷是单质、食盐、石油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水银

4、是单质、蒸馏水属于氧化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熟石灰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ABCD【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爱护水资源【难度】易【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以及腐蚀品、可回收标志、节水标志等几种常见的图标含义判断【解答】解: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为了防止燃烧和爆炸,应贴上禁止烟火的标志A、图为禁止烟火标志,所以正确B、图

5、为废旧塑料回收标志,所以错误C、图为节约用水标志,所以错误D、图为剧毒品标志,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以及腐蚀品、剧毒品可回收标志、节水标志等几种常见的图标,在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危险场合最常见,明白它的含义,不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该知识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5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6、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

7、g2+,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考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8、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这样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这样可以节约能源,从而防止有害物质的排放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能产生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对环境不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时要充分理解各种活动的利与弊,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考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度】易【

9、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能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解答】解:“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够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或硫酸,当酸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酸雨故选:A【点评】酸雨能够腐蚀建筑物,使土壤、水体酸化,对环境污染很严重,要采取措施防止酸雨的产生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的化合物是()AAl2(SO4)3BAl(NO3)3CFe(NO3)3DAl2O3【考点】元素;化学式【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

10、属元素为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又知铝元素的化合价常显+3价据此即可确定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解答】解:解:由题意可知,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根据选项,可以用排除法:A、化学式中没有氮元素,故A错误;B、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选项B:(+3)+3(1)=0,故化学式Al(NO3)3书写正确故B正确;C、化学式中没有铝元素,故C错误;D、化学式中只有两种元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还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

11、方法和技巧;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地壳中元素的发布与含量9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ABCD实验现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 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AABBCCDD【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解答】解:A、分子很小,需要借助扫描

12、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A正确;B、将 品红溶液加入到水中液体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B正确;C、分子在常温和加热时都运动,在加热时运动速度加快,故C错误;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故不同的物质混合时体积减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的知识进行10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控制的变量是()A过氧化氢的质量B催化剂的质量C反应容器的形状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考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难度】易【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影响到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质量分数;反应

13、的条件:指温度或者类似搅拌等;采用的催化剂的种类和质量还有催化剂的状态都影响本题就是研究不同的催化剂的影响,所以除催化剂种类不同之外,其他变量都应该是相同的【解答】解:A、过氧化氢质量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因此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要相同,此项不合题意;B、催化剂的质量是对比催化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各种催化剂的质量必须相同,不合题意;C、反应容器的形状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所以容器可以是不同的,符合题意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是反应物的要素,必须相同,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实验变量的控制要注意对要素考虑的周全,针对不同的要素进行严格控制,从而让结果更有说服力11用燃烧法除去氮气中混入的氧

14、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最好选用的物质是()A木炭B硫粉C磷D细铁丝【考点】氧气的性质【难度】易【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氮气,所选的可燃物要具备了以下三个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解答】解:A、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硫,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故选项错误;C、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可以除去氧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故选项正确;D、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进行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要求所选的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新的杂质1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