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31851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测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1. (2分)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H2与ICl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比要容易发生是因为反应活化能大B . 反应和均为放热反应C . H2(g)+2ICl(g)= I2(g)+2HCl(g)H= -218 kJmol1D . 反应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 (2分) (2016高三上长春期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S0B . 使用催化剂能

2、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C . 由Ka(HCN)Ka(CH3COOH)可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弱D .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3.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已知反应C(石墨)C(金刚石)H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 . 12 g金刚石的能量比12 g石墨的低C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 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4. (2分)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B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 kJmol1(Q0),则将2 mol S

3、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 kJ的热量C .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D . 1 mol NaOH分别和1 mol CH3COOH、1 mol HNO3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5.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 )A . v(A)=9.0mol/(Lmin)B . v(B)=0.6 mol/(Ls)C . v(C)=0.3 mol/(Ls)D . v(D)=0.1 mol/(Ls)6. (2分) (2016高一下南充期末

4、)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v(H2)=0.2molL1min1B . v(N2)=0.2 molL1min1C . v(N2)=0.02 molL1s1D . v(H2)=0.04 molL1s17. (2分) (2016高二上灌云期中) 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Mg0.1mol6mol/L硝酸10mL60BMg0.1mol3mol/L盐酸10mL30CF

5、e0.1mol3mol/L盐酸10mL60DMg0.1mol3mol/L盐酸10mL60A . AB . BC . CD . D8. (2分) (2016高一下承德期中) 足量的Fe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快,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应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 水B . NaNO3溶液C . NaCl溶液D . CuSO4粉末9. (3分) (2017高二上亭湖期中)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 HI、H2、I2的浓度相等B . HI、H

6、2、I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 . HI、H2、I2在密闭容器中共存D .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10. (2分)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2(g)Y2(g) 2XY(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C . XY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D . X2和Y2的消耗速率相等11. (2分) (2016高二上宣城期中) 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W(g)体积分数

7、增加,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 . 减小X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C . 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D . 该反应可表示为X(g)+2Y(g)2Z(g)+2W(g)12. (2分) (2016高二上菏泽期中) 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B . 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C .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 则K1K2D . 反应CO(g)+H2O(g

8、)CO2(g)+H2(g)的H013. (2分) (2016高二上天津期中) 假设体积可以相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B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 .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D .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14. (2分) (2017高二上盘锦期末) 苯甲酸钠( ,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 , 已知25时,HA的Ka=6.25105 , H2CO3的Ka1=4.17107 , Ka2=4.901011

9、, 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冲入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A . 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B . 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C . 当pH为5.0时,饮料中 =0.16D . 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O3)+c(CO32)+c(OH)c(HA)15. (2分) (2018高二下烟台开学考)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pH2的CH3COOH溶液;pH2的HCl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

10、生成H2的量:最少B . 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C . 将、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D . 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0 mL水后,溶液的pH:16. (2分) (2018高二下湖南开学考) 一定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mol/LNaHCO3溶液与1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B . pH=x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y,则x=y+1C . 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显酸性D . pH相同的CH3COONa;N

11、aHCO3; NaClO三种溶液的c(Na+):17. (2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期中) 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CH3COO+H2OCH3COOH+OHB . HCO3+H2OCO32+H3O+C . CH3COOH+OHCH3COO+H2OD . NaCl+H2ONaOH+HCl18. (2分) (2016高一上福州期中) amL FeCl3溶液中含Fe3+ 28g,取a/5mL溶液稀释到8a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molL1B . molL1C . molL1D . molL119. (2分) (2016高一下武城期

12、末) 酸性干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电池总反应为:Zn+2NH4+Zn2+2NH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为电池的负极B . 氨气在碳棒上生成C . 电流由锌极流向碳极D . H2在Zn片上生成20. (2分) (2019高二上鹰潭期末) 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c(Cu2)c(Mn2)121023B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发生反应: Cu2(aq)MnS(s) CuS(s)Mn2(aq)C . a点对应的Ksp等于b点对应的KspD . 该温度下,Ksp(CuS)小于K

13、sp(MnS)21. (2分) (2017湖南模拟) 环境监察局常用“定电位”NOx传感器来监测化工厂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对电极”是负极B . “工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2e+2H+NO+H2OC . 传感器工作时H+由工作电极移向对电极D . 对电极的材料可能为活泼金属锌22. (2分) (2018高二上沈阳开学考) 用铂作电极电解1L含有0.4molCuSO4和0.2molNaCl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了0.3molCu,在另一极上析出的无色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 A . 4.48LB . 5.6LC . 6.72LD . 2.24L23. (2分) 已知断开lmolH一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lmolH一N键放出的能量为39l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 2NH3 , 反应完1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kJ,则断开1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 ) A . 431kJB . 945.6kJC . 649kJD . 869kJ24. (2分) 利用图中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