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31486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课堂教学论文关键词:活力活力注意力插图漫画科学性兴趣性与时俱进针对性论文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用日常生活中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事例来导入新课,用擂图漫画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科学性和兴趣性的统一;德育老师的科学文化素质;突出职业道德教与学的特色作为职业教育的职业中专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展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那么和道德标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如何让德育课课堂唤发出活力和活力,以便于中职生能主动地去学习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职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浸透

2、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笔者从五个方面作了探究和尝试。一、采用日常生活中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事例来导入新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兴趣是学生主动承受知识和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对课堂教与学中有着宏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引发学生去自主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很多,学生们不见得都会发生兴趣,这主要要由老师来选取,选取那些能让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事例。如?经济与政治?课本中讲“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这一框题时,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时装专卖店的事例,我市近几年来时装专卖店越来越时髦,也越来越多,经营的都是名牌时装,当你们走进专卖也一定非常渴望自己能拥有它,穿上它。是企求营业员无偿奉

3、送,还是像孔乙己那样窃书不算偷?用什么样的正当方法去获取呢?学生们自然而然会说:用钱去买。“钱又是怎么样来的?我们如今手中的钱(指纸币)为什么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名牌时装、鞋子、电冰箱、电脑等产品,钱为何会如此神通广阔,纸币与货币之间有关联吗?想要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奥秘吗?如今就请同学们一起学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货币的产生及本质。有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被调动起来,也肯定急着要知道货币是怎么样产生的,什么是货币等知识,直到点出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与重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到达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漫画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职业中专的德育课本中,

4、有为数不少的插图,这些插图有可能被忽略,假如能加以充分地利用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有考虑问题的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如在?法律根底知识?课中有讲述“宪法的知识点,书中有一插图:根深叶茂。我先让学生们去仔细观察,然后再提出问题:图中有一棵大树,树干特别粗(宪法),枝叶特别茂盛(各种法),有老人和未成年人,老人在给未成年人讲解。通过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得出:树干被喻为宪法,枝叶被喻为根本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没有树干的粗壮就没有枝叶的茂盛,没有根深哪来的叶茂,由此形象地说明了根深才能叶茂,从而说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同其他根本法相比,宪

5、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其他一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都要以宪法为根据,为其指导思想否那么违宪无效。通过插图的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节的重要知识,防止了空洞的纯理论的说教,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才智,挖掘潜力,大大地进步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三、利用文中的小栏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职业中专德育课课本中有许多的小栏目如杳一杳、议一议、想一想等,编者在设置这些小栏目时就是为了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会主动来问我,由此说明已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作为老师就可以充分加以运用了。如在?法律根底知识?课中,有小栏目:法人。学生就问:什么是法人这样的问题,通过对内容

6、的分析讲解,学生懂了,还能去联络现实,理解哪个算法人,哪个不算法人。可见在教学中用小栏目对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才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四、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兴趣性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讲科学性,另一方面要讲兴趣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重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德育课的教与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假如仅仅重视书本中理论和科学性,课堂的教与学就会变得死板呆滞,我认为兴趣性并非是外加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科学文化知识中,要靠老师挖掘教材中的大量感性的材料,要求老师在平时去搜集积累以供教学中可用的材料,选材时要注意新、近、精、实,要有时代感,与学生们的心理上能接近的、典型的

7、、真实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教材中难懂的理论知识,并能从中悟出本节课里的知识和观点。如我在讲解“控制人口增长,进步人口素质,的知识时,引用了一那么材料:陕西省的一个乡镇比拟偏远的小山村,一记者到那边去采访,下面是此记者与一小男孩的对话:记者问:小孩你今年十几岁了?小孩答:16岁了。记者又问:怎么不上学?小孩答:我放羊记者问:你放羊是为什么?小孩答:为了挣钱。记者问:挣了钱干什么?小孩答:娶媳妇。记者问:姿媳妇干什么?小孩答:生娃娃。记者最后问:生下娃娃干啥?小孩最后答:放羊通过记者与小男孩的对话,学生们的兴趣被提起,也能从中意识到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方案生育政策是非常正确的,控制人口增长利国

8、利民,有利于进步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到达了让学生主动承受知识的目的,明白了不能盲目地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势在必行的道理。五、增强课堂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展理论教学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突出的区别在于它贴近社会,深人行业把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如在讲解“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明确双向选择与竞争就业的真实涵义,增强竞争就业的意识,把课堂引人到“人才市场交流中心,进展模拟就业理论,对同学们认识当前就业形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精心准备模拟简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各人的兴趣做了就业选择,甚至还认真准备设计面试的问题。当我带着学

9、生进人“人才市场交流中心时,学生们首先感到的是喘不过气来,再就是扑面而来的招聘广告和眼花缭乱的聘用条件等等,给学生的震动不小,团队的“协作意识、“学历问题、“专业问题、“个人素质问题等都面临着考验,这次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尝试,使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参与其中,这样不仅摆脱了传统的课堂说教形式,而且也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就业压力,认清“就业形势,清楚社会对各类专业的需求情况,以及各种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详细要求和各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等许多本章内容所引伸出的相关知识,实现传统课堂教学理论阐述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六、理解职业中专学生,明确教育目的,讲请教学的针对性如今的职业中专学生缺乏艰辛创业的意识,也经受不了挫

10、折,受不得委屈,在意志力、忍受力、吃苦耐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缺乏之处。从我省近几年中职毕业生就业后的信息来反应,不难发现的问题是:1企业要求职工要爱岗敬业,而学生却向往人往高处走频繁跳槽现象;2.企业要求职工遵守规章制度,而学生却欣赏个性张扬标新立异;3.企业要求职工发扬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而学生却追求自我奋斗,考虑自我价值实现;4社会需要的职业典范如徐虎、李素丽,却得不到学生的崇拜,面学生追捧的偶像却是歌星,影星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其本身缺乏社会所提倡的团队合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高尚道德的理念,而这些恰恰是作为德育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要传授

11、的知识。所以由此也说明这门课程在学生目前阶段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七、在职业中专加强德育浸透的详细方法1.紧扣教材,自然浸透。德育浸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浸透,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承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入的思想教育。假如生拉硬扯,像贴标签一样贴上去,那么收不到预期的效果。2.寻求最正确结合点,增强针对性,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才能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正确结合点,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深人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擅长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浸透德育时对症

12、下药3.课堂教学中浸透德育,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贴近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找准切人点,对他们进展生动活泼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这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例如(1)在学生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别人出错后,其别人便笑成了一团。假如是出了个笑话,倒也罢了,可往往是别人答复错了,他在一边嘲笑、挖苦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先等他们笑够了,便问一句:“你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假如被嘲笑的人是你,你愿意吗?采用换位思想,让学生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下次他们往往记不住还笑,这时我便不再说话,只是看着他们,于是他们便马上意识到了,不再笑、其实有时候,并不需要你说很

13、多,只要针对定的事说出一定有份量的话,学生肯定能听进去,并且会注意改正。(2)再比方上课时,有很多内容需要背诵,学生喜欢大声朗读背诵而不喜欢默背,所以老师说“背诵,下而便呜哩哇啦响成一片,容易影响别的班上课。我便这样要求学生:背,可以出声,但声音越小越好爪不要影响别的班上课。学生一开场声音挺小,越背声越大,我便打手势示意他们声音小一点,再小一点。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习惯:小声背诵。潜移默化中,学生便明自了:无沦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到别人。总之,职业中专学校在教学中既不能为了适应某一行业或企业需要,将教学内容作实用化处理,使教育目的过于狭隘,也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照搬教学大纲,而应该使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与实现上述目的相结合,将理论修养和详细的行为标准养成教育相结合,实现全面进步学生的综合职业才能的教育目的,进展符合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的系统教与学,增强实效性,突出职业道德教与学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