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儿童发展指引测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31445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儿童发展指引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岁儿童发展指引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岁儿童发展指引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岁儿童发展指引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儿童发展指引测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卷姓名:得分:单项选择题(75分)1、语言是(A)的工具。A、交流和思维B、语言发展 C、各个领域2、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B)。A、交往的环境 B、人际交往能力C、学习能力3、34岁幼儿在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C)并做出反应。A、感受到B、听懂 C、注意听4、幼儿在34岁年龄中愿盘在熟悉的人面前能人方地(C )。A、表现出来 B、感兴趣 C、与人打招呼5、必要时,幼儿愿意农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配以(A)农示。A、手势动作 B、关系的句子 C、语气的声调6、幼儿与别人讲话时,能在成人的捉醒下使用恰当的(CA、说话声音 B、讲究语言 C、礼貌用语

2、7、在34岁幼儿中,会主动要求成人(A )并喜欢跟读儿歌、童谣。A、讲故事,读图书 B、耐心倾听C、书写8、平常和幼儿起阅读时,具有能(C )短小的儿歌或故事能力。A、提供 B、反应C、听僮9、幼儿在阅读理解能力中,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B)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A、语言和图案 B、图中C、作品内容10、34岁的幼儿具有初步的书而衣达愿望,女II:喜欢用(A )衣达定的意思。A、涂涂画画 B、符号和游戏 C、书写方法11、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A)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暂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A游 戏 B教育 C劳动12、对幼儿与别人分学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c ),让他对自己的衣现感

3、到高兴与满足。A支持 B反对 C肯定13、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 让幼儿(A )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曲解C 不去理解B 学习理解A14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A )和自信心A自尊心 B自强心 C妒忌心15成人耍(C ),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A珍惜B接纳C以身作则二论述题(25分)谈谈你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以及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什么?对学前教育质量及教育公平的日益关注成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部制定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4、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的重要举措。指南从其研制的过程到最后文本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民主性与先进性、时效性、 操作性等特点。指南的研制工作历时六年,经历了五个阶段:文献研究、文本起草、效度检 验、三次集中征求意见和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审议。笔者作为后两个阶段的参与者,为研制 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所震撼,深深地感受到了在指南文本的背后凝聚了整个研制团队人量 的心血与智裁。在不同范圉内多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教育部决策的民 主性。指南的文本虽然薄的不足五十页,但它所承载的内涵与价值却极其的厚重:既有理性的高

5、度,又有人性的温度;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 几点:一、彰显了 “育人为本”的理念从本源上看,教育是种基于人、通过人而又为了人的活动。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 以促进每个儿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 划纲要提出了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 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但是,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

6、造 成了生命的遮蔽。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 的活动。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徳、美 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衣达的就是“育人为本”的 价值诉求。指南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从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 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捉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这不仅彰显了“育人为本”的理念,还指明了 科学育人的实施路径。二、高扬了 “尊重儿童”的旗帜我国教育史上的伟人先哲孔了倡导“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学记捉岀了 教师教学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

7、弗达”,这些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思想至今仍熠 熠生辉。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 教育观,以及蒙台梭利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等均饱含着“尊重儿童”的人文情怀。感性共情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体现包容与接纳、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对儿童的尊重, 在依据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规定 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 取得良好的成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曾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 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

8、活和活动中生动、洁泼、主动地学习。教育活动目标 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兴 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教育洁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 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但是,这些条目还停留在抽象的理性层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较为细致地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捉 出了具有极强实操性的教育建议。教育是“根据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影响,以培养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健全的教育应该既与社会的根本利 益相致,也与儿童的

9、根本利益相致;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体的需要。长期以来, 人们偏重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妥特征。指南 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 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衣达。三、增强了 “家园共育”的合力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教育不能消极地等待儿童的成长,也不能味地顺应儿 童的本性。科学有效的教育在尊重儿童本性的同时,也主动地干预和理性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 育与人的发展互为条件、和互促进。家

10、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不仅可“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 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也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i舌动中得到应用”。在我国,家长普遍存在着“望了成龙”、“望女成凤”的非平常心态,这种高期待的美好愿望与 科学理性之间尚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指南科学地回答r 3-6岁儿童“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 么”,“应该学习什么(学习内容)、怎样学习(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家长“应该捉供怎样的 帮助与指导”等有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性与根本性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家长科学 施教的意识与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达成基本的共识,从而保

11、持步 调-致,结成更稳定的互惠关系,增强“家园共育”的合力。指南是场及时雨,不仅滋润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也是对抿苗助长的“超前教育”热潮 的有力降温。指南描绘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般样态与普遍规律,无法涵盖丰富的个案,不能简 单的对号入座。儿蚩的发展不仅具有个体差异性,也具有不同步性,即同个体身心不同方而的 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每个儿童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速度,发展得早或发展得快,并不定就意味 着发展得好。指南是价值导向,是行动纲领,不是筛査优劣的“标尺”,也不是统训练的“淸单”。在 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会遇到诸多的困难、疑惑与曲解,但只要我们怀揣理想,不断地修正与完 善教育理念与行为,扎扎实实地沿若指南指引的方向挺进,就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