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304025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为本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课堂不仅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更是学生自主学习、成长的舞台。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让学生自行主动地去探索,去积累,去创新。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充分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一、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此所作的定义性界说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

2、过程当然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读物所产生的心理过程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才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品词品句,通过互评、互读、互思,尊重主体互动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提高,从而体现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教学本体发展的理念。譬如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望,放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脉络,然后马上转入对课文的品读赏析,“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边读边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边读边思、边读边说自己喜

3、欢的原因,从而体会大榕树之美,鸟的可爱。这样教师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二、重视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感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孩子们能在朗朗读书声中积累本领,在语言积累中展现才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譬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通过一遍遍的读,感知草原的一望无际,感知草原景色的美丽。在每一次读的时候,我都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明确读的要求,从而使学生的读具有目的性。这样的教学,事实上是在学生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的,体现了我们课程标准

4、所说的“人文性”。之后,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谁愿意用读来展现草原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热情。整节课,学生自读,集体读,配上音乐读,小组比赛开火车读,学生读书的形式多样,读书的激情被点燃,从而在读书中达到语言文字的积累。三、以读促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也指出,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根本原因,是内在动力。正是因为学生学会了提问题,学会了思考,才能引发学生新的主动思维的火花。问题是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只有拥有了问题意识,才能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才能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善于质疑问难是学生能否创

5、造性阅读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我就特别注重了以读促思,尽可能地给学生留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譬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的难易不一,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其中学生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高度的重视:“为什么文中的我想洗手,却又没有洗呢?”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又一次开始了自主阅读,感悟文本,从而知道了是因为北大荒的景色太美了,太让人喜欢的缘故。虽说学生的说法不一,但都合乎情理,不难看出,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来读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而

6、且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引发学生研究、去探索,有个别学生学了捞铁牛曹冲称象这两篇课文后就去做有关浮力的实验,学了一次成功的实验之后,学生受到了先人后己的思想教育,从而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四、以活动促阅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在参与活动中一步步成长的。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自主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的兴趣盎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会明显增强。你会发现,孩子们在表演课文剧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在吟诵古诗词时能够入情入境,在办手抄报时能够各领风骚,在词语积累大比拼中施展才华,在演讲比赛中力压群芳。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会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如果教师能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学习语文,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譬如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教师可以让高矮不同的学生,模仿着文中几个孩子找木匣的动作,从而感悟到人长高了,步子也变大的道理。在教学完璧归赵一文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对蔺相如和廉颇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可以让学生模仿阮恒的行为,来感知阮恒的内心。总之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促进语文的学习。总之,只要教师能以生为本,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提高,就能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参考目录:1、语文课程标准2、山东教育3、济宁教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