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28050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术复习提要.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技术复习提要 摄影技术是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的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笔试)和实践(摄影作业)两部分。为方便同学们理论部分的复习, 掌握摄影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将各章的重点内容予以说明。一、镜头 1.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现代相机镜头都采用多片凸、凹透镜组成,利用各种透镜的性能互相抵消、减弱像差,提高结像质量。2镜头的镀膜:现代相机大部分都经过镀膜处理,我们看到的镜头表面呈蓝紫色、微红色、暗绿色等现象,就是镀膜的结果。镜头镀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3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选择和使用镜头都应注意到该镜头的焦距和口径。4镜头焦距与成像效果的关系是:(1)焦距

2、与视角成反比。焦距长,视角小;焦距短,视角大。(2)焦距与景深成反比。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5镜头的有效口径:“有效口径”是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口径”通常采用最大光孔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表示。若镜头的有效口径为F2,焦距为50 mm,则最大光孔直径是25 mm。6.大口径镜头的主要优点:(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7标准镜头: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画幅为2436mm的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约为50mm。画幅为6060mm的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

3、约为75mm。8广角与超广角镜头:广角与超广角镜头是指焦距短于、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的镜头。对135相机来说,焦距在30mm左右、视角在70左右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在22mm左右、视角在90左右称为“超广角镜头”。广角与超广角镜头成像的主要特征与用途:(1)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深度大的被摄体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2)视角大,有利于近距离摄取较广阔的景物范围,在室内拍摄中尤为见长。(3)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收缩比例强烈,带来画面透视感较强。(4)影像畸变像差较大,尤其在画面边缘部分。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影像变形失真的问题。9远摄与超远摄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是指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对于1

4、35相机,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左右的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称为“超远摄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成像的主要特征与用途:(1)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影像。(2)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像且不易干扰被摄对象。(3)能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紧凑,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深感。(4)影像畸变像差小,这在人像摄影中尤为见长。 10变焦镜头的优缺点:变焦镜头最大的优点是,一只变焦镜头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携带方便,既不必在摄影中频繁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而前后跑动。变焦镜头的主要缺点是,它的口径通

5、常较小,常会因此而给拍摄带来麻烦,如想用高速快门速度时、想用大光圈时等,往往不能满足需要。使用变焦镜头后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镜头明亮,还常常会使裂像聚焦指示失灵。此外,在质量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总比定焦镜头要差些。 二、 照相机1光圈:光圈又称相对口径,它是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位于镜头内。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表示。光圈系数简称f系数,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流行的f系数标记有:f1,1.4,2,2.8,4,5.6,8,11,16,22,32,45,64.对同一焦距的镜头,系数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孔越大;数字越大,表示光孔越小。相邻两个光圈系数的进光照度相差2倍。

6、任意两档光圈进光照度的倍率可用“2n”进行计算。光圈的作用:(1)光圈的基本作用是调节进光照度。(2)光圈的重要作用是调节景深效果。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3)光圈易被忽略的作用是影响成像质量。任何一只相机镜头,都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即受各种像差影响最小的。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一般说来,最佳光圈位于f8左右。大于最佳光圈时,球差、彗差渐趋增大;小于最佳光圈时,绕射渐趋增大。2相机上的快门速度标记常见的有1、2、4、8、15、30、60、125、250、500、1000等,这些数字均表示实际快门速度的倒数秒。 快门的作用:(1)基本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2)不可忽视的

7、作用是影响成像清晰度。 快门有镜间快门和帘幕快门,也可分为电子快门、机械快门和程序快门三类。3相机聚焦装置的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的结像。现代相机的聚焦有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两大类。4相机的曝光涉及的四个变量是:胶卷感光度、光线强弱、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5自动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式、快门优先式、程序式、自动式和景深优先式。(1) 光圈优先式:这种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定所需要的光圈,曝光时,相机自动调节快门速度。这一模式使拍摄者具有选择光圈的主动权,因而在需要充分考虑景深效果的拍摄中较为见长。使用光圈先决式自动曝光时,要注意观察相机自动控制所显示的快门速度,尤其是在室内或室外弱光下拍摄时,以

8、防快门速度过慢而导致影像模糊。(2)快门优先式:这种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节所需要的快门速度,相机在曝光时自动调节相应的光圈。这一模式使拍摄者具有选择快门速度的主动性,因而在需要充分考虑快门速度效果的拍摄中较为见长。(3) 程序式:光圈和快门速度均由相机自动调节的自动曝光模式称为程序式。程序式自动曝光又分为单一程序、多重程序和自定程序三种不同的类型。6使用相机需要注意的五点是:(1)注意装片与卸片方法。(2)注意持稳相机。(3)注意电池性能与光学系统清洁。(4)注意使用遮光罩。(5)注意维护相机。7维护相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谨防相机碰撞和剧烈震动。(2)清洁镜头应使用专用的“擦镜纸”、

9、“镜头刷”和“吹气球”等,忌用手帕、衣角和用嘴吹。(3)每次使用完毕后,应使快门处于释放松弛状态,把光圈开至最大或最小,调焦于“”处,关闭相机电源开关。(4)较长时间的保存应取出相机电池,并谨防相机受潮、受压,宜置于密封容器中。8.照相机分类:(1)按照取景方式分为单反相机、旁轴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等;(2)按照影像记录方式分为光学相机、数码相机。三、 胶卷1彩色胶卷的两种基本类型是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2彩色负片的主要用途是印放彩色照片。彩色反转片的主要用途是制作幻灯片和用于印刷制版。3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都有日光型和灯光型的区分。在室外阳光下或室内用电子闪光灯进行拍摄,应选用日光型胶片

10、。在碘钨灯或照相强光灯下拍摄,应选择灯光型胶片。如果把日光型胶片直接用于碘钨灯、照相强光灯下拍摄,会使再现的彩色影像产生橙红的偏色。如果把灯光型胶片直接用于阳光下或电子闪光灯拍摄,会使再现的彩色影像产生蓝绿的偏色。4“片速”表示胶卷对光的敏感程度,又称胶片的“感光度”。片速越高,需要的曝光量越小。因此,在同一光线条件下,高速片比低速片使用的光圈要小,快门速度要快。常用日光型彩色负片有ISO100、200、400、1000等。对彩色胶卷来说,片速低的较片速高的色彩更饱和、颗粒更细腻、清晰度更高。因此,只要在光线条件能满足你对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时,对片速的选择宜低不宜高。5黑白胶卷有全色片、色盲

11、片和分色片的区分。全色片对可见光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对各种色光能以黑、白、灰的不同亮度再现景物,其效果接近人眼对景物各种色彩的亮度感受。全色片是黑白摄影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通常使用的黑白胶卷都是全色片,既用于风光、人物、静物等各种题材的拍摄,也用于彩色画面、图表的翻拍。 色盲片只对可见光中的紫、蓝色光起敏感反应。对红、橙、黄、绿色光均不起敏感反应,俗称对这些色光“不感光”。因此,这些颜色的景物均是再现成黑色的了。所以,色盲片不用于通常的拍摄,只用于翻拍黑白文字、黑白线图以及用于拷贝黑白幻灯片。分色片又称“正色片”。它对可见光中的红、橙色光不起敏感反应,而对黄、绿、青

12、、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分色片在现代摄影中主要用于印刷制版、黑白图表的翻拍、暗房特技的拷贝等方面,在通常的拍摄中基本上已不采用。6胶卷的主要性能包括感光度、反差性、宽容度、颗粒度、解像力、灰雾度、反差性、感色性。彩色胶卷还有一个“色温平衡性”。7感光度:指胶卷对光线反应的灵敏程度。是胶卷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能。中国对感光度的标记是“GB制”,在“GB制”中,数值每相差3,表示感光度相差一倍,如GB24的感光度是GB21的2倍,GB27又是GB24的2倍。GB21=ISO100,GB24=ISO200等。8宽容度:胶卷的宽容度是指胶卷能够按比例记录被摄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9解像力:胶卷对景物细

13、部结构表现清晰的能力。能把景物细微部分清晰的记录下来的,称为解像力高,反之,称解像力低。胶卷解像力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胶卷本身质量,还取决于镜头的解像力,并与曝光、冲洗、聚焦、相机稳定性密切相关。 10反差:反差又称对比度。景物(影像)反差指景物(影像)中主要部位的明暗差别。如果景物(影像)的亮部和暗部对比强烈,又缺少中间层次,则反差大,反之,反差小。 11胶卷照相性能的内在规律:感光度高反差性小宽容度大颗粒度大解像力小灰雾度大保存性差。感光度低反差性大宽容度小颗粒度小解像力大灰雾度小保存性好。 12胶卷的保存要求防热和防潮。 13业余型彩色胶卷的最佳使用期:在正常保存的条件下,离标定的有效期还有

14、610个月的业余型彩色胶卷,往往能取得最佳彩色效果,称为业余型彩色胶卷的最佳使用期。四、 曝光与测光1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三方面。(1)对负片来说,曝光过度,密度就大,俗称“底片厚”;曝光不足,密度就小,俗称“底片薄”。彩色反转片的情况与负片正好相反。(2)影像的清晰度除了与聚焦准确与否有关而外,还与曝光量、光圈和快门速度有关。曝光量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被摄景物中纵深的清晰度。光圈大时,纵深景物被记录得较为清晰的范围就小;光圈小时,纵深景物被记录得较为清晰的范围就大。快门速度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主要是指手持相机拍摄

15、时,防止相机抖动带来的影像全面虚糊。(3)在彩色摄影中,准确的色彩再现需要以准确的曝光为前提,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导致影像的偏色。2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光线的强弱、胶卷的片速、显影的条件、互易律失效和器材的准确性。3互易律和互易律失效: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按反比互易而曝光量保持不变称为互易律。当曝光时间太长或太短时,相同的曝光量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并不产生相同的曝光效果,称为互易律失效。4由于黑白片和彩色负片在曝光过度方面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因此,估计彩色负片的曝光量时应注意“宁多勿少”。而彩色反转片在曝光不足方面有较大的宽容度,因此,估计彩色反转片的曝光量时应注意“宁少勿多”。5梯级曝光法:即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通常先按估计的曝光量拍一张,然后再分别增加和减少曝光量拍摄。6现代相机大多数带有测光系统,又称“内装式测光表”。相机的测光系统几乎都属于反射式测光,反射式测光就是测量被摄对象的反射光亮度。7平均测光:是测定被摄体的综合亮度,即把较大测光范围内的各种景物亮度综合,取其平均亮度值,以此作为推荐曝光值或进行自动曝光的依据。8重点测光:它的测光读数是以取景画面“一定面积”的被摄体亮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