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27535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密市实验小学 初次接触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感觉他们天真烂漫,刚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将轻松地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会独立学习、认真思考,分辨是非,找出要点,学有所成。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尤其学生在课堂里度过的时间最长,课堂中的习惯培养就显得更重要。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中的习惯培养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学会听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听的习惯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听老师讲。(二)听同学讲。(三)听自己讲(即自己跟自己说,

2、听自己的心声)。培养听的习惯首先要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我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我同意你的看法”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慢慢地学生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 “会听”的目标。如:“10”的认识,利用计数器,在个位上放9颗珠子,要变成“10”,该怎样放?听懂问题的请举手,因为接下去的这个情形是难

3、点与重点;必须人人听懂,再放一颗就是10,“满十”了,而我们要做的动作是十位放1,个位马上变成0,就表示出了“10”是两位数,同时强调10是10个一,10是1个十。要求边操作边用数学语言表达,在这个背景下,能完成任务的老师还要求每个学生自己跟自己说一遍“我真行!”这样的自言自语,恰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如果没听懂老师的讲解,是无法边操作边表达也无法理解“满十”了。所以,“听”是学习数学的首要因素,该想方设法注重“听”的习惯培养。二、学会说“说”的习惯又包括三个方面:(一)跟老师说。(二)跟同学说。(三)跟自己说。无论哪种情况我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

4、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被纠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如果意见正确,要点头表示感谢,可以说,:“谢谢你,我听明白了。”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说:“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并多次强调用数学语言表达。如:“10的组成”学习时要求学生数出10根小棒,并用橡皮筋捆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一个十就是10;再把橡皮筋拆开,再数一数有10根,强调:10个一是10。这样对“10”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有很浓的数学味,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学会看(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会观察插图(主题图)。(二)会专注地看黑板。(三)会阅读数学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就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

6、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一方面书本中有许多彩色的插图,让他们带着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对“主题图”的解读,常在“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观察得最仔细?、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中展开,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当然,阅读数学书的习惯也该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如:“比大小”学习时,老师要求阅读课本17页,问,你看懂了什么?或有什么疑问?经过阅读,学生确实看懂了一些:如3=3、32、34,而且还会将注意的问题渗透进去,如“=”表示同样多,所以要划得同样长,“与”始终开口朝着“大数”跑的但也有质疑问题特别强的指

7、出:为什么要这样竖起来排?老师就引导学生观察这样能一一对应,便于比较四、学会做 “做”的习惯又包括三个方面:(一)做活动(游戏)的习惯。(二)操作学具的习惯。(三)做作业的习惯。做游戏时要求学生能按游戏规则进行,做到有序、文明。如:再认识立体图形时,师生共同做游戏,即在学具袋中“摸”与“名称相一致”的图形,学生说物体名称,老师闭起眼睛“摸”图形。反过来,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也闭起眼睛“摸”图形。接着同桌生生一组一组做游戏游戏过程中,一方面对各种图形的名称加深了影响,也对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有所理解;另一方面也实践了一次“诚实”做人的经历(闭起眼睛是真实的)操作学具时要求学生能听清要求进行快

8、速、规范操作。如:“比长短”时,操作“纸条”,比“纸条”的长短,通过操作将红、蓝两张纸条,用直接“观察法”就能比长短,而红、黄两张纸条一下子比不出长短,翻过来翻过去,发现“重叠”在一起,就比出长短了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比“长短”的方法。做作业时要求学生能做到书写规范,写好数字、加号、减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等。通过讲解,使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美观的数字印象,理解数学符号的涵义。例如:1像铅笔细又长,我们要把1写得直直的;2像小鸭水上漂,小鸭的头是圆圆的,脖子有点弯,水面是平平的。0像鸡蛋圆又滑,我要求学生写得圆滑一些,不要有棱角。而且要“从上到下,从左往右”地写不但要求将数字的笔顺写正确,

9、同时要求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正确性,将“数字”写得美观。五、学会想(思考) “想”的习惯又包括三个方面:(一)猜想。(二)想方法。(三)想问题(联系数学想问题)。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

10、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如教学“0”的认识这堂课时,上课一开始,老师与学生做游戏,猜老师手上的圆片数,猜想以后“数”的概念出来了,两个小圆片,用数字“2”表示,拿掉两个小圆片,老师拳头里还有数吗?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接着,让学生模仿着做,一个当小老师,一个当小朋友试着操作。这一过程中,有猜想:拳头里的数该用多少表示?当然当两个小圆片,拿走一个还剩下一个,再拿走一个,就没有了。显然在“拿走”的同时,不仅“0”的意义蕴含在其中,更重要的是联系数学问题中的“减法”含义等数学思想“2-1-1”渗透进去了学会思考是将来数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注重对一年级学生以上五方面的习惯培养,能促进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低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中 学习习惯的培养 新密市实验小学 胡 雪 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