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27459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D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1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朗读者节目的推出,使人们重拾朗读之美,也越发喜欢上了阅读。(删去“使”)B2017年

2、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首款干线民用飞机C919试飞成功。(把“首款”调至“具有”前)C航拍中国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D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上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3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

3、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BCD4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B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C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D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5 . 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莫怀戚长篇小说诗礼人家B济南的冬天朱自清小说家、剧作家C

4、观沧海曹操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诗人D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坚定是生命的黄金韩 青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 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 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

5、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 学僧说:“ 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 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 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结局定是平庸、恶俗。当然,做人不能盲目地坚定,有些没有把握的事,就不要随意判断其发生的可能性。 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 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

6、能够飞渡吗? 臣常忧虑自己的官职太卑微,一旦敌军渡江,臣一定能立功当上太尉。”陈后主以为他说得正确,结果也就没有严加防范,不久就亡国了,孔范也窜到边远地区。 可见,没有把握的坚定,害人害己。 所有的坚定都得建立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判断、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光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想入非非,是不可能产生什么坚定的。然而,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 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尚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占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额满。 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

7、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变得不再完整。 也许,他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 了。 当然这是利益至上者,而这样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财色的俘虏,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而没有境界的人,就等于没有世界,就是说,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了。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

8、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坚定,让沙石煎熬住大海的蹂躏,终于化作璀璨的珍珠;坚定,让,终于。坚定,让,终于。要坚信世界的色彩一定会在我们的努力下拥有别样的靓丽,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这样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更灿烂,也更有价值和意义。(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 年 09 期,有删改)6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 仔细阅读第段,具体说说本段的论证过程。8 . 从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为什么不能将第段删去?9

9、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0 . 仿照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画线句:坚定,让沙石煎熬住大海的蹂躏,终于化作璀璨的珍珠;坚定,让_,终于_。坚定,让_,终于_。阅读母亲的羽衣,回答文后问题。母亲的羽衣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母亲的樟木箱子

10、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

11、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

12、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

13、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11 . 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12 . 揣摩并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13 . 第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14 . 从第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

14、用?15 . 请你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16 . 正如文中所言,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的心愿。(50字左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

15、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