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27289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_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篇一: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1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 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2蔗糖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蔗糖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答案:用台秤粗称蔗糖0.5克,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操作略。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 调温。 3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 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4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 答案: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引火丝

2、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 致使点火失败。 5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蔗糖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例两次取水的量都必须是3.0升,包括 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6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 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 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7药片是否需要干燥?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 答案: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不行。 8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 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 9充氧的压力

3、和时间为多少?充氧后,将如何操作? 答案:2.5MPa,充氧时间不少于30S。 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要求约3至10?);检漏。 10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1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 答案: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 12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或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片粒压的太松,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结果偏小(数值)。 13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蔗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4、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C10H8(s)12O2(g)10CO2(g)4H2O(l) C12H22O11(s)+12O2(g)?11H2O(l)+12CO2(g) 14内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 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度, 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 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15如何用萘或蔗糖的燃烧热资料来计算萘或蔗糖的标准生成热。 答案: C12H22O11(s

5、)+12O2(g)?11H2O(l)+12CO2(g) C10H8(s)12O2(g)10CO2(g)4H2O(l) ? ?rH?cHm?C10H8,s?B?fHm?B? B ?10?fH? m ?CO2,g?4?fH?H2O,l?fH?C10H8,s? ?m ?m ? ?fHm?C10H8,s?10?fHm?CO2,g?4?fHm?H2O,l?cHm?C10H8,s? 蔗糖的计算过程同上,注意分子式和系数的差异. 16充氧量太少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17如何根据实验测得的Qv 求出Qpm?写出公式? 答案:QP,m =QV,m+?vB?g?RT实验二 液

6、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 真空泵在开关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大气? 答案:保护真空泵,防止真空泵油被倒抽出来而损坏真空泵。 2. 本实验中缓冲压力罐有什么作用? 答案:缓冲压力和调节压力。 3. 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 答案:重新抽气3分钟,若同一温度下两次压力读数相同则说明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 4. 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气体和液体已达气液平衡? 答案:等压计中的B、C两管液面不再移动。 5. 实验测定时放入空气太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 答案:B管液面高于C管液面,甚至出现空气倒灌。这时重新排气泡3分钟。 6. 本实验如何求取液体的正常沸点? 答案:在Lnp1/T直线

7、上求取p=101.325kpa对应的T。 7. 实验开始前为什么要将压力计采零?如何由压力计读数计算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答案:选择压力计所测表压的相对零点。p(饱)=p(大气压)+p(表压)。 8. 实验开始时抽气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驱赶U型管和试液球间气柱内的空气。9. 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纯物质一级相变有气相存在的两相平衡,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凝聚相体积可忽略不计。H近 似为常数(只针对克-克方程积分式)。 10. 发生空气倒灌后为何要重新抽气? 答案:保证U型管和试液球间气柱内的蒸气为纯的乙醇蒸气。 11. 如何进行压力计采零操作? 答案:打开进气阀,关闭抽气阀,通大气情

8、况下,按下压力计采零键。 12. 如何设定控温仪的温度?该目标温度与恒温槽的实际温度是否始终一致? 答案:操作略,不一致。 13. 什么叫正常沸点? 答案:当外压为101.325kPa时,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14. 如何进行开始抽气时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 答案:关闭进气阀,打开平衡阀,打开抽气阀。 15. 如何进行抽气完毕后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 答案:关闭抽气阀,根据实际情况打开进气阀或平衡阀。 16. 如何正确控制等压计的抽气速率?为何要控制? 答案:气泡应间断逸出,否则无法将AB管内的空气抽尽或导致U型管中乙醇大量减少。 17. 如何调平B、C两管

9、的液面? 答案: 缓慢打开进气阀放入空气(当C管液面比B管液面高时), 缓慢打开平衡阀(或抽气阀)抽气(当C管液面比B管液面低时)。 18. 本实验如何由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求取液体的摩尔蒸发 焓? 答案:以Lnp对1/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H. lnp*/Pa? ?vapHm RT ?C篇二: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

10、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

11、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 和 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 ?T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

12、;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 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如果加入量过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过少则会使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也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 4. 估算实验测定结果的误差,说明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控制过冷的程度

13、和搅拌速度、寒剂的温度等。本实验测定凝固点需要过冷出现,过冷太甚会造成凝固点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需要控制过冷程度,只有固液两相的接触面相当大时,固液才能达到平衡。实验过程中就是采取突然搅拌的方式和改变搅拌速度来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寒剂的温度,寒剂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实验的完成。 5. 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 答: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溶质的解离、缔合、溶剂化或者形成的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出的结果反应了物质在溶剂中的实际存在形式。 6. 在冷却过程中,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

14、有哪些热交换存在?它们对凝固点的测定有何影响? 答:凝固点测定管内液体与空气套管、测定管的管壁、搅拌棒以及温差测量仪的传感器等存在热交换。因此,如果搅拌棒与温度传感器摩擦会导致测定的凝固点偏高。测定管的外壁上粘有水会导致凝固点的测定偏低。 实验三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 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 2. 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 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 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 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H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5. 本实验所测得的摩尔气化热数据是否与温度有关? 答: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