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27187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高二上肥东期中)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中,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 C . 锡青铜 铜锡合金 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 . 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 抱扑子 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个过程为可逆反应2. (2分) (2016

2、高二上抚州期中)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自发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必须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 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称为焓变C . 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3. (2分) (2018高一下南阳期末) 可逆反应:mA(g)+nB(g) pC(g)+gD(g)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现有下列叙述:a1=a2;a1a2;b1=b2;b1t2;t1=t2。 则以上所述各项符

3、合题意的组合为A . B . C . D . 4. (2分) (2017高二上临川期中) 反应2SO2(g)O2(g)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 . 0.1sB . 2.5sC . 10sD . 5s5.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 常温下,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C . 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D .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

4、焓决定了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6. (2分) (2015高一下番禺期中) 常温下,0.2molL1的盐酸30mL分别加适量水与下列Na2CO3溶液混合后,总体积均为100mL,其中最初产生CO2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20mL0.3 molL1Na2CO3B . 10mL0.4 molL1Na2CO3C . 25mL0.4 molL1Na2CO3D . 15mL0.5 molL1Na2CO37. (2分) (2018高二上陆川期末) 25时,在等体积的pH0的 H2SO4溶液、0.05 mol/L的Ba(OH)2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 110B . 15C . 1

5、20D . 1018. (2分) (2016高一上石嘴山期末)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活中使用的漂白粉和洁厕灵都是混合物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化合物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氢氧化铁、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 . B . C . D . 9. (2分) (2018高一下湖州期中)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

6、O(g)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min前v正v逆 , 3min后v正v逆B . 进行到3分钟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 . 10分钟后容器中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D .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10. (2分) 现已知:2H2(g)+O2(g)=2H2O(l),H=572kJ/mol;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O=O 键的键能为498kJ/mol,则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 A . 485.5 kJ/molB . 610 kJ/molC . 917 kJ/molD . 1220 kJ

7、/mol11. (2分) (2016高二下深圳期中)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增加压强B . 降低温度C . 增大CO的浓度D . 更换催化剂12. (2分) (2016高二下乐清期末) 某温度下,关于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H HClCH3COOHB . c(Cl)=c(CH3COO)C . 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H2多D . 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

8、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一样多13. (2分) (2016高二上沈阳期中)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 向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

9、有:KaKh=Kw A . B . C . D . 14.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往2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 , 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时间(min)浓度(molL1)实验序号/温度()01020304050实验1/8001.000.800.650.550.500.50实验2/8001.000.700.500.500.500.50实验3/8501.000.500.400.150.15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验2比实验1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B . 实验2比

10、实验1的反应容器体积减小C . 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 . 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15. (2分) (2018高二上武清期中)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aA(g)+B(g) cC(g)的平衡的变化图象如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表示平衡转化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图象反应中,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 在图象反应中,若p1p2 , 则此反应的S0C . 在图象反应中,说明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 在图象反应中,若T1T2 , 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16. (2分) (2016高二上通化期中)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

11、使溶液中的H+OH的操作是( ) A . 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B . 将水加热煮沸C . 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D . 向水中加食盐晶体17. (2分) (2015高二下霍邱期中)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1.8l054.9l010K1=4.3l07 K2=5.6l011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a molL1 HCN溶液与a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OH)c(H+),c(Na+)c(CN)B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2CO3)pH(CH

12、3COONa)C . 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 . NaHCO3和Na2CO3混合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c(CO32)18.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 A . 导电能力B . 相对分子质量C . 电离程度D . 溶解度19.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期末)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 0.1mol/L、体积均为 100mL 的两种一元酸HX、HY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此时 HY 溶液的 pH=3,则 HY 是弱酸B . 若分别加入 0.01molNaO

13、H 固体,则酸碱恰好完全中和C . 若分别加入 0.01molNaOH 固体,则所得溶液的pH 均为 7D . 若此时 HX 溶液的 pH=1,则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3 mol/L20. (2分) 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NH4)2SO4、NaNO3、NH4HSO4、NH4NO3、 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25分)21. (6分) (2019高二上宁夏期中)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某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态): 时间(min)012345氢气体积(mL)050120232290310(1) 23min段的反应速率比12min段的反应速率_(填“块”或“慢”),原因是_; (2) 求23min段以HCl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_; (3) 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你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